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先秦作动词用的"竟"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其他用法,但一些用法陆续被时代淘汰,而作为副词的"竟"在明末的《型世言》中则用法多样。通过历时角度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竟"从古代汉语的动词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跨类副词,乃至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3.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意义.芮城方言的副词有不少在读音上或用法上与普通话存在差异.本文将从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等方面研究芮城方言的副词,列举并描写一些普通话中没有或读音不同、用法不同的一些常用副词.  相似文献   

5.
湘乡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死"、"几"和"好",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副词比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极具地域特色。"死"能够用在自感性比较差的形容词之前或之后,或者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高程度。"几"不仅能用作数词,而且能够并经常被用作程度副词。"好"能够用于形容词之前询问程度、数量或时间,还具有虚指、任指和反问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程度副词12个:"极"、"最"、"至"、"太"、"大"、"甚"、"殊"、"弥"、"益"、"愈"、"逾"、"滋".其内部发展不善平衡,表达程度高和表达程度变化的程度副词均已成体系,却未见真正表达程度轻微的程度副词.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程度副词与其它先秦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8.
"好不好"是汉语语法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好不好"在《金瓶梅词话》中共出现了35例,有表示询问性质或状态的,也有表示商量、疑问语气的,更有表示威胁义的语气副词。这些用法有的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下来,有的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9.
小议副词“真”和“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真"和"很"都是副词,都能够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作状语,曾经也都被认为是程度副词.文章从传信范畴的角度,通过与典型的程度副词"很"的比较,阐述了"真"并不是一个程度副词,而是一个表示传信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0.
<百喻经>中的"都"全为范围副词.按其语义指向,可分为四类.拿它与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的用法相比较,有两点不同<百喻经>"都"语义指向谓语时,句子主语一般是表示个体概念的单数名词,"都"强调动作本身的彻底性、周遍性.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百喻经>"都"语义指向宾语时,总括宾语表示的全体对象,不受条件限制.而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总括宾语时受限.<百喻经>中的副词"相"主要有三种用法"互相"、"递相"和"偏指",与现代汉语副词"相"的意义差不多,都主要表示"互相","递相"义和偏指用法很少.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是日语副词中重要的一部分。程度副词根据是否限定主体或对象的数量,可分为纯粹的程度副词和表示量的程度副词。副词"多少"就是表示量的程度副词。本文对表示量的程度副词"多少"的用法作一考察,探讨其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部经典已拥有程度副词的多数类别,尚无表示中度、适度和一定程度的词。明清语料与之基本相同。“四书”高程度组和低程度组的副词词次比达10∶1,明清语料低程度组大有发展,调整至约4∶1。递度组发展也很大。两种语料对比,明清组词项增长了66.7%,频率增长了32.1%,程度副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是汉语走向精细化的表现。推测程度副词的起源,表示高程度的早于表示低程度的,表递度的在这两组之后,表适度、中度的最后产生。“四书”程度副词大多是他词的业余使用,明清加强了专业化,但多数还是副词与他词的兼类词,特别是形、副兼类。  相似文献   

13.
疑问副词“还”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句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言环境,"复、又、仍然"义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义基础。正是在疑问句语境中"还"的"复、又、仍然"义弱化乃至丧失,"还"变成了一个疑问副词。这种虚化轨迹可以得到类化机制的支持。疑问副词"还"开始表示询问语气,后来主观性增强,具有了反诘语气。  相似文献   

14.
“果然”的成词过程及用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东方论坛》2007,(1):75-78,118
语气副词"果然"是由名词"果"引申虚化为副词后,与词缀"然"构成谓词性偏正词组"果然"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发展凝结而成的.先秦两汉时,它还只是一个使用频率很低的偏正词组,魏晋南北朝萌生了作副词的用法,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又引申出了作连词的用法.但"果然"作为副词用法的大量出现.是从元代开始的;作为连词用例的急剧增加则是在明清时期.副词"果然"在疑问句中表"究竟、到底"义的用法在进入现代汉语后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很"与"好"作为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比如"她好漂亮"、"她人好好""很男人"等。在这些用法中程度副词"很"与"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有些则不能。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判断句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古代汉语判断句进行了系统梳理:"者""也"相呼应表示判断,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名词性谓语前的副词起加强语气或修饰的作用;作为判断词的"是",是由指示代词的"是"转化来的;"为"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演变出表示判断的用法。此外,文章还对"是"、"为"表示判断的用法与其它用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与比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标记词。根据对“比”字句及特指问句的适应能力 ,程度副词可分为三类 :主要用于程度比较的“更”类、程度确认的“很”类以及兼具二者特点的“最”类。“很”类程度副词所依据的常识标准或心理标准在句法上无须出现 ,这是它们的无标记用法 ;此类程度副词也可以出现于某些有明确比较对象的比较结构中 ,这是它们的有标记用法。程度副词的历时发展表明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的区分并非历来如此 ,《红楼梦》中“最”与“极”功能的相通性 ,正反映了历史上这两个程度副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既"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不但出现频率高,应用时间长,且用法丰富.金文代表了其早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既"有动词、时间副词、关联副词三种用法,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不但可为了解该词的早期发展轨迹提供重要线索,亦可为传世文献相关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20.
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动词从性状量级的角度,可以分为强性状量级、弱性状量级和无性状量级三类,能修饰无性状量级动词的主要有"更""太""有点"。这时的程度副词并不表性状的程度,而是一种虚化的用法,带有主观色彩。另外,"程度副词+是"这一结构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汉语韵律词的节奏单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