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县域经济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细胞而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地处西部、面向东南亚的区位性,要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给予充分重视.在分析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希望对地方政府及对此项工作有兴趣的理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领域内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第三部门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与生存的土壤,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火在中华大地上已呈现出燎原之势。通过考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改革运动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制度诱因与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的发展又为政府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后,随着广大林农自治能力的逐步提高,市场和政府不能涵盖的林业生产领域方面出现了"第三部门".本文对"第三部门"的出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制度支持与约束,完善提高"第三部门"自身参与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发展西部县域特色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周期、发展机制、发展趋势,针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资源优势,提出了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国西部的县域经济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错误的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县域经济的灵魂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模式选择 ,关系到一个县域经济资源的配置、重点产业的选择、生产力的布局等重大制度的安排以及具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要认真找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结合自身实际 ,着力实施民营主体战略、产业升级战略、人才开发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 ,构筑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以主动务实的态度 ,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 ,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国西部的县域经济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错误的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观念滞后、产业定位不明确、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政策滞后、生产与生活方式落后。为此,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对县域与产业准确定位、创建新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环境、经营好县城。同时,还应处理好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迅猛崛起的第三部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是现代社会大量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除政府之外还必须有许多第三部门参与其中。第三部门不仅能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而且具有许多独特的社会作用与政治作用。第三部门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它的不足与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完善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广西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各县旅游业发展条件,最后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第三产业其他部门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旅游品牌效应较强的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旅游资源条件;而在旅游品牌效应较弱的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第三产业的其他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三生”共赢即生态、生活和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共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今后我们必须按照“三生”共赢的原则去发展,特别是在县域社会的建设中,一是坚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协同;二是努力打通一、二、三产业,让农民从打通的二、三产业的高额利润中得到合理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找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利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和锡尔系数方法从产业因素和空间因素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三次产业的层面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第一因素,第三产业是第二位因素,而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最小,而且还在不断下降;从空间层面来看,地区间差异和辽南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影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和蔓延,北京市百货类商业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其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本文通过借鉴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对百货类商业企业的发展提出借力政府、转换经营思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两个重要系数,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指标可以分析、比较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或各行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这两个系数实证分析了安徽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总产出最显著,对第二产业的拉动次之,说...  相似文献   

16.
邵东县城经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升级;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工业生产成绩显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一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二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与协作,完善服务体系;三是打造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四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五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17.
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传统基础产业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牧户、企业、市场、研发等多元机构组成的共创性联合体,以牧工商有机结合的融合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化格局,提高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最新阶段,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性、技术密集性和高生产能力、高市场竞争力、高劳动生产率等基本特征。发展现代农业,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最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县域居民收入水平,巩固县域基础产业地位,拉动县域市场需求,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以及维护县域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县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联立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 523个县(市)2005-2010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的推进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过来也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提高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比重是兼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发挥县域中心城镇的扩散效应以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有助于兼顾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投入产出法对陕西省三次产业和物流业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等进行分析,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矩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得出陕西省物流业与其他三次产业的技术经济关系,最后根据陕西省物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促进陕西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