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60%以上的老人生活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正逐步成为我国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渠道和形式。本文以威海市经区、环翠区和高区的198名农村老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农村老人入住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意愿和服务需求,并结合社会养老服务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12):F0004-F0004
正"医养相结合"成养老服务新模式亮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解读:以生活照料为主的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已不适应老年人的需求。老人希望在社区或解读人: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工作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时期,老龄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在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面临巨大压力,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养老资源供给矛盾突出。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13亿人口,约有1.3余亿是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数10%左右,在这10%的老龄人中,只有25%是城镇户口,75%以上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面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之路。  相似文献   

5.
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使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舟山市在2007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达16.08万人,占总人口的16.56%,是浙江省老龄人口较多的地区.机构养老是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可以有效避免独居和空巢老人发生意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调整养老机构的结构,加强人力投入,建立综合社区服务网络,完善机构养老的制度建设等措施,可以扩大养老机构的规模,提高养老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张琛 《经营管理者》2014,(17):163-164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是保持劳动力的正常供给的重要前提。而养老同样是一个市场,一个待开发的产业。目前,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医疗饮食等服务的一些养老机构纷纷兴办起来并初具规模。苏州市在全国养老产业化中走在前列,因此本文选择苏州市的养老机构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对这一市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现象,资源整合和养老机构服务转型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从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出发,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相对比,其在医疗硬件配套和及时救治服务的提供方面存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总量供给不足、服务层次待提高和护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杭州市各城区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各城区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分析目前各区养老机构床位缺口数、影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因素,为政府提供现状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14.9%。蓝皮书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老龄化形势则更加严峻,东北农村老人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文章基于东北农村的养老现状,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变量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影响,并针对东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方针,在家庭养老逐渐式微、社区养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机构养老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承载中国老龄化重担的养老模式。对于机构养老,我们应针对其问题优化发展,并进一步借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所拥有的优势,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郭佩 《经营与管理》2013,(12):27-30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进程发展较为迅猛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老龄照护需求,200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属于国家立法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的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照护服务的主要机构有,社会福利法人、地方公共团体、医疗法人、营利法人及非营利法人等。日本老人可以享受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机构养老、上门护理、托老所照护、短期寄宿照顾及生活援助等服务。其中,上门护理和托老所照护成为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居家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公民提供养老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对政府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在广大西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不断增加,政府承担着老龄人口养老的巨大压力。本文从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现状入手,分析县级政府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出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施的好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养老模式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来解决中国农村人口存在的养老问题,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和相关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区别了两类不同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得出目前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改变养老现状,要改变观念、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建立"以老养老"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而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6%。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日益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而社会亦由于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和有限的经济条件也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一种适合农村发展的养老模式,即农村社区养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农村社区养老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发展农村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及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农村社区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文群 《经营管理者》2009,(19):227-227
采用家-社区-机构互动、互补的养老模式,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适合市场需求的养老机构,既减轻政府负担、充分调动、利用社会力量,又满足不同层次老人晚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调研,提出了多渠道扶持家庭养老、探索家庭、社区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健全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关注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多种养老模式,结合自助养老资金、社会养老保障与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渠道形成养老资金支持这一系统化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宜就镇位于永仁县西南部,全镇国土面积331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19个村民小组,居民4132户、16962人(其中非农人口735人),人均耕地面积1.23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54元。到2012年底宜就镇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3494人,占总人口的20.6%,其中空巢老人149人,占老龄人口的4.3%。全镇99%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随着农村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宜就镇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和农村养老问题主要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包括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和文化体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由于缺乏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已成为农村养老的突出问题。本文运用供求分析方法,对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需求特点和供给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需求价格偏低抑制了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的供给,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的工作环境较差和劳动强度偏高是造成我国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供求矛盾的核心症结。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情,文章提出发展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失能老人照顾体系,在降低照料成本的同时提高照料的综合水平;同时,在形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前提下,通过将照料人员纳入到事业编制,以刺激农村劳动力从事照料岗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