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设宜居城区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武汉市青山区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比较完善,具有建设宜居城区的优势条件。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青山区要建设宜居城区,必须搞好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建民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必须为人们创造和建设宜居环境。不论城市或农村,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宜居环境必须利用好风、水、阳光,利用好自然景物。建设和谐现代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建设好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陶桦铭 《科学咨询》2009,(17):17-17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必须为人们创造和建设宜居环境.不论城市或农村,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宜居环境必须利用好风、水、阳光,利用好自然景物.建设和谐现代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建设好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承载了群众的宜居愿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市科学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忠县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理念.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半城风光的生态宜居之城。  相似文献   

5.
"村改居"社区作为农村向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应依托在小城镇宜居性建设背景下,自觉与之进行匹配性建设,致力于人与环境、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打造社区建设中观层面与城市整体宏观层面相匹配的宜居空间。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消费品特征,生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等。通过对于唐山市居民生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培育居民生态消费理念,建设唐山市"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决策导刊》2011,(7):50-50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足县城乡建委加快推进“1234”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彰显城市特色,城乡建设呈现出力度大、投入多、速度快、质量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宜居大足建设完成投资24.06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4.03平方公里;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2.5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亿元;建成巴渝新居2598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105户;  相似文献   

8.
颜强 《决策导刊》2010,(8):23-24
2010年.宜居大足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重庆的决定与工作部署。立足“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和“联合国人居范例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宜城市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要求,抢抓“襄宜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高点站位编制规划,强化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社区三个支撑,奋力推进宜居宜业创新之城建设,着力打造襄阳大都市区的重要城区。  相似文献   

10.
当前,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着眼生态宜居,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苏州城市建设的“帕累托最优”,建设低碳苏州是其最佳选择。尽管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起步较早,但由于低碳产业经济总量比重较低、低碳消费氛围尚未形成、低碳技术水平较低,苏州在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建设低碳苏州必须弘扬全社会低碳文化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潘殊 《科学咨询》2009,(15):6-6
对高层建筑无序修建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阐释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主心骨,为达到"宜居'的目的,应根据地区详细规划精心布设,并提出合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眼于新时代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愿景与要求,对自贡发展路径提出发扬光大“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三大绝对优势文化品牌,培育壮大“一老三杰”红色品牌、“三线建设”、“盐帮美食”三大比较优势文化主题,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文化名村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载体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冉杨 《科学咨询》2010,(13):66-68
笔者针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善人居环境,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宜居重庆”建设的重大决策,如何加强重庆物业科学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再就业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重庆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如何加强物业管理的科学发展,助推“宜居重庆”建设提出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重大决策,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规划作为龙头,必须增强其科学性、权威性,以一流水平引领城市宜居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重大决策,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规划作为龙头,必须增强其科学性、权威性,以一流水平引领城市宜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10,(4):49-49
黔龙阳光花园是重庆黔龙阳光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互动公园式社区。互动公园式社区是宜居社区的一种新形式,是对宜居社区的具体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区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正宜居作为一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其工作内容涵盖居住舒适度、出行便利度、环境适生度、服务满意度等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动态、持久的民生工程。"宜居黔江"建设总体目标是:到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商业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为了规范各地的商业网点发展,2005年商务部正式颁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条例》。其中,作为重要的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形态和城市地域类型———商业街也开  相似文献   

19.
同城化已成为区域发展和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方向之一。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分析广州都市圈同城化水平进展、问题和挑战,总结出稳定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基础,优化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关键,开放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动力,共享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目标,创新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核心,绿色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趋势。为未来提升广州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提供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10,(5):I0002-I0002
近年来,丰都县紧紧围绕“到2012年,把丰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2017年,把丰都建设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的目标,抓住“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三大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强化机制保障,全力推进“魅力城市、舒适集镇、美丽乡村”三大工程,不断提升城乡人居品质,建设环境优美、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