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民国初年(1912~1916年)交通部对电政营运发展的推动,表现之一是开展、规范业务。开展业务主要是购置设备等;规范业务方面,针对各项电政事业处于无序状态,特别是有线电、无线电等业务线路堵塞已成常态,交通部以电报为重点,通过制定章程,对电报、电话、无线电等电政各项业务进行规范。表现之二是在资费方面进行整顿,针对电政的营业收入大部分来自有线电以及电话,不仅对价格努力进行控制,而且通过限制官电,形成了对价格、收费、盈亏等一系列的经营与统计,促使电政收入有所增加。民初交通部在电政营运方面所做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政事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清末10年是我国社会近代化的关键之年,其为世人注目。这其中,既有民间力量的作为,亦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以电政业为例,邮传部作为主管交通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健全章程、整顿与改良、增费与减费等新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清末我国电政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交通部对民国初年我国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邮政局所建设方面,各邮局总数皆呈明显上升趋势,支局、邮政代办所和次要局所数目增加十分明显。第二,邮政线路规划方面,邮差线增长最快,航船线次之,铁路线即铁路里程数相对保持稳定。第三,邮政运具发展方面,车辆包括铁路邮用行车、邮用自行车,另有船舶及骡驼等形式,均有相当发展。总之,交通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邮政事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邮传部与清末邮政事业的近代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清末10年是我国社会近代化的关键10年。以邮政业为例,邮传部作为主管交通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调查、统计与计划,制订邮政政策与章程,发展地方邮政、联邮等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清末邮政事业的近代化。这其中,邮传部领导的、包括邮政业在内的交通建设革命是不可小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借助《申报》数据库全文检索1872-1911年间我国政治方面的关键词的词频,是验证学界有关清末我国政治定见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在政治体制方面,"民主"比之"民权"更经常被提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保皇派在20世纪才为国内舆论较多关注;清末推行预备立宪缺乏舆论准备,操之过急。在国家存亡方面,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影响巨大;甲午战争的影响不容高估;1905年是清末的关键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事业起步于1880年代,这是此前诸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舆论动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诞生于1870年代初的《申报》就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进行了舆论动员。在1870年代,《申报》舆论动员的形式包括对铁路问题的一般性新闻报道,开展铁路利弊问题的专题辩论,发表连续的铁路专题论说,结合时事评说铁路问题。而就舆论动员的内容来说,有对发生在中国的相关铁路活动的报道,有直接对铁路利益的宣传,还有对国外铁路建设动态的引介。《申报》的舆论动员,使人们对铁路建设事业起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创设了铁路建设事业起步的舆论环境,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奠定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小黄金期,这其中,邮侍部领导的、包括电政业在内的交通利权回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邮传部对清末电政的利权回收之推动集中体现在中俄、中日交涉及中国与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交涉,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进口替代生产,这极有利于该领域的近代化。以往学界仅仅关注民间的利权回收运动,而对政府部门多所忽视,此乃革命史范式在作祟。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下江人"的形成与认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江人"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其内涵由重庆(四川)"本地人"认同的地域范畴、商贸特征逐渐演变为有明显条约体系特征的社会群体.抗战初期,"下江人"获得大后方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形成涵义宽泛的历史名词.30年代长江轮船航运和以重庆为中心的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九一八"以后国内时局的变迁,以及南京中央政府成功整合四川,使"下江人"在较为广泛的层面介入重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而卢作孚以及民生公司吸引并动员"下江人"入川参与西部建设的若干举措放大了"下江人"在大后方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道部为扩大客货流,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促进沿线货品开发,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铁道部基于铁路和沿线出产货品处于一种共荣共存关系的认识,分别从实业救国、铁展会于农工商各界的利益以及于铁路运输重要性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舆论动员.四届铁展会盛况一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铁路运输的效益,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受宣传、地域和铁路自身弊病等因素的制约,活动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铁路运输事业的改进有赖于产、运、销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关键在于对铁路自身弊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英国邮政起源于罗马不列颠时期,其后经历了数次变革。交通工具的改善是邮政得以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铁路对于提高邮政效率、扩大社会交往及促进信息社会的形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革命时期经济贸易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对信息和物品的需求,成为推动铁路邮政发展的深层力量。技术革新则为邮政的变革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市民文化的兴起 ,是清末社会文化系统演变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城市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公共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商业性文化产品繁荣一时。具有开放性和批判意识的市民文化相对独立的品格 ,使它与传统文化系统表现出背离的倾向 ,并成为清末公众舆论空间初步兴起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12.
清末国内的速成教育涉及师范、法政、军事以及学堂、外文、卫生、工艺、农桑、铁路、警务、监狱等多个方面。速成教育之所以得以开展,根本原因一是毕业于正规院校的师资缺口巨大,二是舆论导向也起了助推作用。速成师范在发展过程中,不时有批评的声音,症结在于速成学堂学时短促,速成过速,还有学生自身不良、私立速成学校为牟利不择手段等问题。民国时期,速成教育并未消失,不过其影响、地位式微,与清末相比可谓天壤有别。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末民初,武汉凭借在交通、贸易和地理位置上的比较优势,一跃成为国内重要的工业中心,并获得"东方芝加哥"的美誉。但是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沿海地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交通路线的变化、政治风云的影响等原因,武汉之前所具备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即便国内舆论和学界反复强调武汉作为工业中心的重要,但是因为之前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已不复存在,其工业中心的地位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14.
《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从清末的新军失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报刊舆论失控、民众运动、财政危机、教化危机等方面对清政府的危机应对进行考察,加深了对清末社会复杂性的理解。该著立足政府视角阐述历史发展中的诸多"偶然因素",呈现出新颖的研究取向、敏锐的问题意识、充分的学术对话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等特点。其着力探讨清末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优劣得失,得出诸多发人深省的结论,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裁驿问题是我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此,当时舆论争论纷纭,而直接关涉此中的主要是邮传部和陆军部,两大职能部门表面上的裁、存之争的背后,掩藏着的是利益驱动。在今天看来,清末裁驿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于交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相关部门的利益平衡则是制约裁驿进程的关键因素,我们从邮传部与陆军部的折冲中即可洞悉端倪。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东方杂志》是见证与传播"辛亥革命"政治事件的重要文本。清末,它以立宪派的舆论机关身份在场参与了具体的政治变革活动,并以"选报"的体例广泛记录与"革命"相关的历史事迹,对"革命与改良"的重大政治议题发表了自己的声音;民国以后,它以公共媒介的定位对"辛亥革命"进行持续的追忆,不断激发"革命"符号中的价值元素,从而在其存世期间较为完整地建构了自己的"革命"话语系统。《东方杂志》这种成功的传播现象,既在丰富"革命"话语的内涵与文本样式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近现代报刊媒介如何进行长时段的、有效的社会舆论动员与思想启蒙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政事业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1912—1916年间之所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部的努力至为关键。以电政基本建设为例,交通部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之一是规划线路,其特点首先是设计追求实用性,这既与民初我国交通依赖外人、应“列强的要求建线”有关,又与各条国有线路的支线几乎都靠地方局自筹资金,新线建设则靠几个局筹款,因此在规划中大量出现已有路线的延长工程有很大关系;其次是电政业务如有线电、电话、无线电等,在民初均未出现应有的大统一局面,设计主体趋于多元。体现之二是统一标准,包括相关组织的创设以推动统一标准的制定、改进细化标准两个方面。体现之三是清查线路障碍。总体来看,交通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政事业的现代化,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少研究者将清末民初由报刊、出版等传媒力量所形成的“公共舆论”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混淆 ,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在厘清这一错误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众传媒在近代发展的基本形态、文学“公共舆论”的作用、学会社团的公共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 ,探讨了影响近代社会变革的传媒力量———“公共舆论”的特点以及它对文学变革、文化思潮变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上半叶英国早期报纸开始出现并获得迅猛发展.早期报纸出现顺应了英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的变更.17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以及英国国内的战争和革命则为英国报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不仅促进了报纸在数量上的狂飙突进,而且使得报纸的形式及内容都有了革命性变化,因此有"文化革命"一说.这种文化革命恰恰发生在17世纪还得益于此时英国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英国国内邮政事业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清末立宪时期的《申报》作为一家民营报刊,同其他民营报刊一样,言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晚清的宪政进行了客观的评论,打开了国民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舆论效应。文章从《申报》舆论的兴起?舆论的主要内容?舆论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试图折射出清末民营报刊舆论的活跃性,反映出当时民营报刊舆论的特点及舆论活跃的原因,以期对清末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