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清政府之统治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打击帝国主义在华之侵略势力,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失败的经验教训还给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似乎早已成定论。但是,近几年来党史学界对此提出疑义,主张始于1925年的“五卅”运动。我们认为,以上观点都有失之偏颇之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应以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为标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存在着种种分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准认识不统一。何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从这个定义  相似文献   

3.
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完成的,没有国共合作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敌,对于振奋全民族的抗日斗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10多所干部学校,其中的延安大学及其前身院校改变旧制度、旧课程,实行新制度、新课程,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国后的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延安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并且取得巨大成绩,原因是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采取了正确的教学方法,走出了切合自身发展的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6.
7.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动员和组织人民,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倡议和推动下实现的。它的建立,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随后,日军又向关内发起进攻。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促进者的中国共产党,积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国民党领导的、以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实力派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体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为抗战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表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英雄气概;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正面战场牵制了2/3以上的侵华日军,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掩护了沿海工业内迁,使大后方的工业基地得以建立,形成了支援抗战的物质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除“五四运动”说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主张以“八一”南昌起义为开端者,笔者颇有同感。故为助力,也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标准至少应有三点,缺一不可 新民主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形式所作的科学定语。按毛泽东的赋意,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因此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至少应具备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 ,但缺乏“彻底地不妥协地”的性质 ,它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革命的小资产阶级 ,主要又是青年学生 ,因此 ,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承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民主革命纲领 ,新的革命斗争策略 ,新的革命前途  相似文献   

11.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是我党历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转变。我们党是如何完成这次历史性转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是怎样开创的?这就是本文试图论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其策略方针得以完善、成熟,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中,客观上存在着两个过程、两种演变。一个过程、一种演变是日本的力量由强变弱,由军事胜利推进到最后彻底失败;另一个过程、一种演变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力量朝相反方向行走,人民力量空前强大起来。这两个过程、两种演变是紧密相联的。前一个演变关系中国亡国不亡国的问题,后一个演变关系今后将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的问题。谁在抗日战争中最出力,谁就在抗战以后更有力量,更有发言权,去领导缔造新中国。反过来也是一样。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收复广大国土,得到人民拥护,力量大幅度上升;国民党由前期积极抗战,比较得人心,变为后期消极退守,保存实力,实行专制统治,日益丧失人心,政治影响衰落下去。 抗战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只有  相似文献   

14.
1938 年10 月下旬侵华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是否已经到来、何时到来问题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过程。本文把这个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说明了每一个阶段中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分析了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 并说明了对相持阶段到来问题的认识对党的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停止了对中国的战略进攻。战略进攻阶段的完结,是日本速战速决“一击亡华”计划破产的最主要标志。停止战略进攻,对日本侵华政策的推进,无疑是个带根本性的重大挫折。就军事上的主动与被动而言,“战略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战略的进攻战为较能掌握和发挥。”在敌之战略进攻阶段,日本处于战争中的主动地位。但敌之此种主动地位,进入1938年后,较之1937年时已有所减杀。而且,敌之战略主动地位“随共战略进攻的停止而结束”。在尔后的相持阶段中,敌虽仍有战役战术上的某些主动地位,但就全局而言,日本在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已经基本丧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毛泽东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通过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发展特点,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红色政权理论,从而出色地解决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形成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最为突出。他不仅在实际斗争中首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制定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政策,而且他还不断地总结了全党的经验教训,写出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红色政权理论,成为全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杰出典范和光辉代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团结的丰碑袁东琬维护国家的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基本国策。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相反,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经济萧条、人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提供了极为丰富 ,极其宝贵的经验 ,其中 ,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二、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三、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四、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五、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六、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 ;八、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乃是最基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通过两党遇事磋商谈判这一特殊的合作形式得以坚持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这一特殊合作形式的运作,经历了“三次反共高潮三次谈判,三次谈判后又继续谈判”的过程,呈现出波浪式运行、内部充满着矛盾、不平衡性等特点。深入探讨国共关系这一特殊形式的运作及其特点,认真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有益于以“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担负的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一个主要以战役配合为主向主要以战略配合为主直至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停止的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对相持阶段后期两个战场“地位与作用”的进一步转换和“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斗争的论述,揭示两个战场关系这一时期的这一变化,并进一步说明解放区战场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