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吕坤的实政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政”是吕坤政治思想的核心。他不仅有强烈真挚的忧国怜民情怀,而且有卓荦的政治理论见解,以及从政为官的具体方略。他强调为官者要致力于民务,将关注民生疾苦奉为居官的圭臬;要恪尽职守,不要总是迎合上官;要体察民心,鼓舞民心。他非常重视为政以法,认为既要有“治法”,又要有“治人”,注重对官员的考核和选用。吕坤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诗坛上,于濆不是大家名流,甚至史传和诗话也很少提到他,就连近人写的文学史中也没有见到有他的一席之地。但在晚唐诗坛上,他却能力矫当时“嘲云戏月,刻翠剪红”的绮靡柔弱的弊俗,并继承比兴传统,发扬质朴,平易诗风,是一位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卓然自立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龔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字璱人,号定庵,出身于官僚地主的家庭。他得功名較晚,且終其身是不得意的!他曾写詩道:“精微惚恍,少所乐兮!”“迴念故我,在寥廓兮;我詩座右、縈我独兮!”——由此可知他的郁郁的心境。在学术思想方面,他曾从刘逢祿(一七七四—一八二九)宋翔凤(一七七六—一八六○)治公羊学。而公羊学的所謂“張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如何由据乱而升平而太平,这中間自寓有对政治的必須改革之意。龔自珍受了此学的影响,加上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滿,自亦有从揭露当时政治的与社会的黑暗中而趋向改革之意。  相似文献   

4.
叶适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适是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士大夫,因此他比那些生于官宦之家、赖父兄余荫入仕的人,对当时政治的危机、人民的疾苦更为关心和敏感。当女真贵族军事集团灭亡北宋后,仍不断南下掳掠。叶适希望南宋转弱为强,对“冗官”、“冗兵”耗费民财,吏胥作恶、荼毒百姓等问题提出意见,企图进行改革。 一、国家政治危机在外而不在内 叶适在对待南宋国家政治危机这个问题上,与朱熹等道学人士看法不同。他认为国家的危机在于外患。因此,他是坚定的抗战派。早在淳熙五年春天,他在殿试《廷对》中就说:  相似文献   

5.
墨子务实求真的文艺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先质而后文”的见解和“非乐”思想中。“先质而后文”是针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同时,是墨子提出的一条认识论原则和美学原则。他强调对于客观事物包括文章,必须首先重视其功用,然后才能进一步追求对它的审美。这表现出墨子在内容与形式问题上务实求真的审美认识,对于音乐,墨子《非乐》的核心观点即:“为乐非也”。他注意到音乐对于政治的影响,认为音乐兴盛和政治清明成反比。墨子提出非乐问题的出发点,是对当时统治者奢侈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6.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知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本文论述了时代对杜甫的影响,使他得以成为一代杰出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大量富有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而被誉为“诗史”,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7.
马钧,字德衡,魏国人,生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他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是穷苦人家出身,非常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创造和改革了很多生产工具。当时劳动人民尊称他为马先生,还送了个“天下至巧”的称号。 当时织绫机非常笨重,效率也很低。绫是一种提花的丝织品,径线分成六十综,每一综用一个踏板,操作起来很费劲。马钧决心改革这种织绫机,把六十综并成十二综,还改革了一些别的装置,操作轻便,比旧的机器效率提高了十二倍以上。马钧改革的织绫机,为后来制造和推广家用织布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揭傒斯是“元诗四大家”之一。他主张诗歌宗经明道 ,推崇儒家诗教 ,提倡古雅诗风。受此文学观的影响 ,其诗主要有时事言志和关注民生疾苦两类。前者在感怀言志中寓托了身世之慨 ,后者在反映民生疾苦中揭露了社会的动乱和元朝政治的腐败。与上述诗歌内容相统一 ,揭斯诗歌创作方法更多地表现为现实主义 ,而艺术风格则表现为古雅淳厚 ,具体而言就是 :善于叙事铺陈 ,写景古朴雅淡 ,着笔力求传神  相似文献   

9.
《吕氏春秋》寓言的思想内容,不同于只宣传一家之言的诸子寓言。它是用来针砭当时的社会现实,宣扬编纂者的“杂家”思想的。其中较有进步意义的是:反对独裁、暴政,揭露统治者的残酷、贪婪、荒淫,替人民鸣不平;强调人才在治国安民中的重要作用;赞美关心人民疾苦,秉公办事,执法不阿的圣君、贤臣;还有一些寄托了作者深邃的哲理。他的产生是顺应当时时代发展要求的。它为我们探讨先秦诸子学说及其寓言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后代寓言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诗中的时务及其文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反思中西冲突,并试图重振世道人心、捍卫中华文化本位,体现并实践了“酌经史文言而济当时”的文学观。简朝亮的诗歌创作,典型反映了传统知识分子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困惑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晚年,假如可以从他谪居岭南的时候算起,则他这个时期的思想与以前是大不相同的。谈佛论道的兴趣比前浓烈;关心国家大事和体察民生疾苦的心情也未衰减,但却时时流露出“去国投荒,不得言路”的愁怅;祖国南方大自然的秀美景色陶冶了诗人的性灵,使他更坚定了平淡、自然、朴实的审美观,因而也创造了不少优美的诗篇。下面试从他的岭南诗作中去探寻这些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党和国家历来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注重改善民生,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但在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明湖居听书》选自《老残游记》中的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的下半回。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以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应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他坚决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此,《老残游记》是部暇瑜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诗歌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坚强战士和新诗运动的积极推进者和实践家。陶先生从民国三年即1914年开始写新诗,其时尚在五四运动以前。至1946年7月逝世前止,他在繁忙的教育工作和紧张的斗争生活中,勤奋地写下了十大卷诗歌。从陶行知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剪影,能体察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赤子之心,能看到诗人成长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革命历程。他的诗歌曾被人们亲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于。他把“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作为自己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25页。以下简称《上卷》)他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呼吸相通,时刻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他以一生的光辉实践,为全党树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堪效法的典范。“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两句话充分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他是一个从来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的  相似文献   

16.
历来論杜詩者都认为“老杜各体皆精”,对他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乐府体,五、七言古詩,五、七言律詩,評价很高,独对杜甫的絕句,貶辞較多,明人胡应麟甚至粗暴地把杜甫的絕句一棍子打死,說:“子美于絕句无所解。”(《詩藪》) 杜甫的絕句和杜甫其他詩体的成就比較,相对地說,絕句中有一部分艺术性較差。他的絕句与传統慣見的盛唐絕句比較,格調极不相似。但是否因此就可以忽視或否定杜詩絕句的成就呢?本文打算在这一問題上提出一些初步的、不同于前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吴敬琏先生不怕挨骂,在“两会”期间直陈己见,果然就被骂到头上。他说铁路春运不涨价不合经济规律,有人就骂他不关心人民疾苦;他说城市征地补偿“不用按市价补偿”,应谊根据城市发展具体情况处理补偿,  相似文献   

18.
陆玉林先生否认白居易对民众有爱意、对民生疾苦有同情的论断,是错误的,说明白居易还应是一个热爱民众、同情民生疾苦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金时习是朝鲜朝16世纪著名的“异端派”诗人,作为一个在黑暗的王朝统治时期选择绝意仕进、浪游归隐而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异端分子,他创作了大量汉诗,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关怀民生疾苦。而对金时习的生平、人格、诗学观、独特诗风的简论,对部分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原因的解析,都有助于深化对其诗歌的“异端”特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在乾隆十一年至十八年(公元1746——1753年)任山东省潍县知县时曾作《潍县竹枝词》四十首。这些竹枝词,真实地记述了当时潍县城市的繁华和城乡的社会风尚,揭露了“乾隆盛世”的阴暗面——贫富的悬殊和对立,批判了富豪的奢侈腐败,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寄予深刻的同情。在竹枝词发展史上,象他这样关心民瘼、同情人民疾苦的作者实属罕见。这是值得特别重视和要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