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养老方式和我国的社会养老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近(?)亿,他们的生活如何安排,养老事业怎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同时,“养老”与“生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搞好养老事业对于有效地控制我国人口出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养老方式,并及时掌握这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采取相应对策。所谓养老,即赡养老人,主要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等,以满足其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养老的具体方式,可分为子女赡养(或称家庭养老)和社会赡养(或称社会养老)。子女赡养方式的特点是,在某个老人的生活中,其生活费用主要由子女提供;或者,在一个国家、地区范围  相似文献   

2.
一个文化社会学的新视角管窥农村养老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村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家庭养老是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与依托、当前农村养老文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以期构建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原新 《人口研究》2004,28(5):48-54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年递增,其家庭养老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代际年龄、人口和支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以往的许多相关研究过分地夸大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供养的严重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生子女是可以胜任老年人照顾的;独生子女家庭是被简化到极至的高风险家庭结构,要对"空巢"家庭给予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赡养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养老负担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如何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家庭的赡养功能,是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过去的许多研究只是笼统地谈论家庭养老负担,因而模糊了这一问题的实际情况。本文依据大型的抽样调查数据,将家庭养老负担量化成三个指标,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家庭养老负担的现状。结果发现:中国老年人在经济自立、日常生活自理及精神生活三个方面的独立性均较高,总体上中国家庭养老负担并不沉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不同类型家庭的养老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在今天仍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化的发展趋势决定着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存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家庭在经济上赡养老人的功能逐渐被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所代替,但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仍是家庭养老的主要内涵.然而,家庭作为养老的依托和载体,其结构、规模正逐渐核心化、小型化,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这对家庭养老又将产生什么影响?所以研究分析目前中国城市家庭结构与老年人生活起居及精神面貌的关系,对巩固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养老方式可分为家庭赡养和社会赡养两种。前者是晚辈对上辈的赡养;后者是由社会通过养老金、退休金、“五保户”、“敬老院”等形式对老年人口进行赡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养老方式的趋势正在逐渐由家庭赡养方式转向社会赡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周云 《人口学刊》2002,(5):48-51
中国家庭养老的传统在今天仍被社会、家庭和个人所重视和依赖。这种传统的部分基础是亲属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家中的每个人有其约定俗成的权利和义务 ,在赡养老年人的问题上也如此。亲属数量和类别的多少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晚年接受各方面照料的力量 ,也会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认同、接受和依靠家庭养老这种方式。国家法律也对家庭养老传统的延续起到了监督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尽管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劳动力资源减少 ,劳动年龄人口老化 ;老年人赡养系数增加 ,总供养系数上升 ,国家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增多 ;有储蓄能力的人口及储蓄额减少 ;家庭赡养照料老人的资源减少 ,功能弱化等诸多不利影响 ,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 ,只要深化老年科学研究 ,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 ,及时采取科学的对策与措施 ,充分利用老龄化的有利因素 ,老龄化与社会经济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初级水平,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完善,在贫困地区大多数老年人由于缺乏收入和服务保障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他们是当前最需要关注的群体。然而,了解贫困地区老年人家庭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为此,文章利用"河北省贫困地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老年人家庭的贫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老年人家庭的致贫原因进行Ordinal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第一经济来源以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家庭的贫困-富裕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初级水平,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完善,在贫困地区大多数老年人由于缺乏收入和服务保障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他们是当前最需要关注的群体。然而,了解贫困地区老年人家庭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为此,文章利用"河北省贫困地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老年人家庭的贫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老年人家庭的致贫原因进行Ordinal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第一经济来源以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家庭的贫困-富裕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CHARLS 2011年全国基线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社会地位、家庭经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复杂交互影响关系,解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社会地位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表现出双面性和复杂性;家庭经济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家庭经济对身体健康影响不显著,老年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还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12.
面向老年人的居住区规划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满足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建配置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社会与渐趋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如何使老年人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老年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1)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论何种养老模式均要求有较方便的医疗保障设施为其服务,对千名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的需求调查也表明了这点(表2)。社会养老要求有老年公寓,护理中心设施为支撑;社会家庭共养模式要求有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为依托。而老年人具有更多闲暇时间的社会特…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三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历来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近年来,这三国都经历着传统家庭解体的变革,尽管国情不同,这三国子女赡养老人的意识日渐淡漠,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减少,单身老人与老年人夫妇单独生活的家庭增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及养老观念等因素的差别,三国在人口老龄化方面所采取的具体对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健康老龄化”社会评价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基于对“健康老龄化”科学涵义的理解,尝试性地建立了一套由老年人自身健康指标,老年人家庭和物质生活指标、老年人所有社区指标和“老龄化”社会指标四个层次构成的“健康老龄化”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城市和广州市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  相似文献   

15.
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社会中,家庭一直是老年人口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实际上,即使在西方社会中,家庭也是老年人获得帮助和关怀的主要来源。 从目前情况看,家庭养老不光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也是城市老年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当人们经历了其生命周期的前几个阶段,进入到人生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时,他们往往会退出其工作岗位及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一些机构,回到家庭这块唯一的生活基地上来。  相似文献   

16.
<正> 敬老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伦理道德规范。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事了。现在,在日本,由于许多经济、社会因素已无法控制,尊敬和赡养老人“今不如昔”了。原因是:(一)靠工资过活的工人家庭,入不敷出,无力赡养父母;(二)伴随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的变化,核心家庭取代了大家庭,老年人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7.
长期照料护理是老龄产业重中之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邬沧萍 《人口研究》2001,25(2):28-31
1 老年服务业和护理业是我国老龄产业的重点 老龄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发展,老年人收入的提高和赡养老年人子女和亲属的收入水平的是搞;其次,取决于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老年人收入的提高和赡养老年人子女和亲属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次,取决于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如果老年人没有特殊需要就不会有老龄产业;其三,取决于国家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是否鼓励和支持发展老龄产业等.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及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日益关注经济赡养的健康效应及其对精神赡养的替代作用.为克服经济赡养与老年健康间因双向因果关系而导致的内生性、以及多层数据产生的生态谬误,本文构建了两期因果模型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利用2008-2012年CHARLS项目组在浙江、甘肃两省的两期调研数据,回归发现,经济赡养能促进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在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方面,对精神赡养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职工养老保险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城镇地区老有所养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这些进步还只是初步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老年人口的诸如家庭照料与社会化服务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据统计,1994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5%,与1990年相比增加35万多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无疑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与社会在照料和赡养老年人方面如何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家庭养老的传统与急剧变迁的社会观念之间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老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全国1亿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不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对“老有所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看到,在大多数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年纪大、身  相似文献   

20.
从浙江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变化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态势王先益人们对我同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重新认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农村人口家庭规拟Z和缩小,老年人家庭增多,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些地区赡养纠纷案件呈增长的趋势,老年人供养问题日渐突出;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