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于美的理解,大致有认识论美学和价值论美学两种路径.价值论美学是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与将美认识论化的倾向不同,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一种审美价值属性.价值论美学主张美是主客体关系的统一,认为审美价值是人类在长期的主客体审美活动当中确立起来的事物属性之一,作为主客体统一论美学,价值论美学是一种相对论美学,只有在确定的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实践当中,审美价值属性才表现为有条件的客观性.价值论美学主张,审美价值并非是与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等其它价值完全割裂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复合价值构造,它主张审美价值是一个开放的、融合了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价值构造,需要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出发综合各方面要素来探讨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角度谈诗歌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翻译中的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第一审美同第二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力求用美学理论阐明译坛上多年争论的关于“创造”和“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英语诗歌语言的美学特质及其可译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的本质是再现原诗的美学特质。英语诗歌语言的可译性障碍在于诗歌文本内涵的复义性;在于诗歌语符向多维空间扩展所获得的审美张力;在于诗歌功能在多层面上展开而呈现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之诗心论着眼于史、诗之本体,既论史有诗心,又云史诗有别。史有诗心,明史文重律之义,文求宫商,史文亦当如诗文可咏可诵;诗之持谓止,史不仅求律亦当重止,把握好史实与情感的分寸,遵守史法,正是历史科学追求的崇高境界。钱钟书论史与诗通,但知史有诗心,尤须知史、诗有别:史重求真,诗则虚构。以历史美学为视角,钱钟书诗心论对于历史学研究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西诗歌的美学比较要从情感比较开始,情感或感觉是美学的核心问题.西方美学常把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讨论,而中国美学则更注重化情感于理性,或化理性于情感.不管中西美学的情感侧重在何处,情感在中西诗歌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讨论诗歌要从美学角度出发为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8.
苏轼诗歌美学理论是一个极其丰富、深邃、广博、璀灿的艺术宝库,有待作系统、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研究。其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如:贵传神,崇妙理,尚自然,主情致,求含蓄等著名论点,既是其创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其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艺术理论结晶,更是其诗歌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且构成了苏轼诗歌美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钱钟书先生的语言风格独特而多彩,本文试图从语体角度加以分析探讨。透过钱钟书的语言现象,先分析讨论他在各种语体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所运用的风格手段,然后总括他超越各种语体规范而形成的稳定统一的整体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0.
11.
李晓洪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112-114
新生代诗歌的出现,是社会对诗学追求的一种新潮流。新生代诗人以提高诗性精神为旨归,在立足民间的的基础上力求超越民间。其群体的理论言说、创作实践并非达到了完全一致的效果,但其主导倾向基本表现为以“解构”为指归的个体生命意识崇拜和超语义崇拜。新生代诗人个体生命体验隐存于世俗化日常生活底下的个人·心灵大海,这种转移把诗歌的主观心灵性突出到诗歌创造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奇诡、晦涩,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倾向。这种追求与倾向,与李贺的自身经历有关,更与其所处的大唐帝国由盛变衰有关。把握住了这两点,也就把握住了理解李贺诗歌的关键和钥匙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在其文化巨著《管锥编》中 ,对中国古代语言细心爬梳 ,探寻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汉语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本观念、民族意识、伦理观念、认知观念 ,钱钟书先生的语言研究为整体把握中国文化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有意指未来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体系中,“势”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美学维度上有其独特的意蕴。“势”的学术渊源一是先秦思想史上慎到和韩非的重“势”思想,但还是在政治学规畴中的。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论家刘勰在《化雕龙·定势》篇对“势”的编译论述,这是建立在章学意义上的。王夫之对“势”这个古已有之的概念做了大幅度的改造,结合其原有内涵充实进丰富的美学思想素质。王夫之关于“势”的论述,都是在对一些诗作的品评 相似文献
16.
17.
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可以诉诸语言坐标系两轴关系的帮助.从语义关系上说,诗歌的上下文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横轴,意象词语的各种文化语境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纵轴.纵、横轴上的语义组合关系和语义聚合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诗歌意象语言的深层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特征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诗歌语言不仅具有简洁性和用典性,而且允许在句法和词法方面可以破格。译诗时必须注意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使译诗在语言方面能接近原诗。 相似文献
20.
作者首先对诗歌语言作了界定,然后讨论了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语言与古典诗歌语言的关系。这之间虽然存在断裂,却不可能绝然分开,现代诗歌语言还不成熟,应当充分地从古典诗歌语言中吸收养分,熔铸成新的诗语。最后作者从语言本质、语言变化、语言教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诗歌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