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西班牙与拉美殖民地贸易对双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西班牙与拉美殖民地贸易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张家唐自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班牙宗主国对西属拉美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达300余年。在此期间,西班牙封建专制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把它与拉美殖民地的贸易作为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西班牙人通过不等价交换、专卖...  相似文献   

2.
拉美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殖民地时期克里奥尔人的本土意识,到独立战争的英雄们的美洲主义思想,再到19世纪末知识精英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以及二战后作为推动发展与变革力量的经济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美民族主义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多元化的形式对拉美内政和外交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时期来,史学界对美国革命(北美独立战争)以及美国立国初期对拉美的积极进步作用,论述甚少。本文试图简要地论述美国建国初期至19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与拉美的关系。一、美国的建立和18世纪末拉美的范围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当时美国是一个弱小的农业共和国,它的领土包括从大西洋岸至阿帕拉契山脉和密西西比河间北起加拿大边境、南至佛罗里达边境的原英属北美殖民地;直到1790年,美国人口只有400万,其中70万是奴隶,国库空虚,没有名符其实的陆军和海军;宪法只不过是个梗概,缺少如后来那样许多详细的条目。  相似文献   

4.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5.
拉美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较少的排他性,因为混合文化的本身就是不同文化因子的组合,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文化。拉美文学中各种不同流派的发生和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魔幻现实主义便是阿斯图里亚斯、乌斯拉尔.彼特里、卡彭铁尔将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用于拉美现实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拉美的各种文学流派是世界文学思潮在拉美的投影,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都能从拉美文学中找到对应的东西,但拉美文学从未被其他文学所同化、所取代。拉美文学本身就有一种自我净化的系统,这就是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这种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便是拉美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战后经济以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美国吸引了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无数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截至21世纪初,拉美裔移民已经成为美国战后第一大少数族裔。拉美裔长期以来的城市贫困问题也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若干主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提高之外,美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对拉美裔移民摆脱贫困和向上流动起到了钳制作用。本文从拉美裔移民的城市贫困现状入手,在理性认识美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教育、政治结构的同时,采用大量研究资料和相关数据,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拉美裔移民贫困的内在成因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7.
征服与殖民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拉美现代社会结构是征服战争的产物.征服者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与被征服者印地安人构成基本的社会结构;征服者对被征服者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绝对优势和权力.拉美征服型社会结构有三种不同类型,即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这种结构历经19世纪拉美独立战争和20世纪的工业化、现代化转型时期直至今日,其根本特点和结构未变,不同点在于混血人种作为中间阶层已占根本优势;这种社会结构阻碍着拉美经济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5年来,拉美经济保持着5%的年均增长率,通货膨胀普遍较低,但在2009年,他们新设立的弹性机制将面临严峻考验。富裕国家消费的减少将导致拉美的出口和价格下降,融资将愈加困难。出口多元化和政策合理的国家,如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会比那些大把挥霍商品并忽视私有企业的国家要更容易度过金融风暴。从政治角度而言,艰难时期和开始试图脱离左翼党派并不相悖且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拉丁美洲史研究的深入,我国一些学者对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性质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①。为了从总体上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本文试从世界历史全局的角度,从剖析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拉美独立运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民众主义是20世纪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思潮、政治运动、政策倾向和政权形式,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城市性、多阶级性、广泛性、选举性、大众性及魅力领袖主导性.拉美民众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早期民众主义表现为20世纪初自由主义改革运动,30至60年代民众主义运动处于鼎盛期,70年代后趋于衰落,但至今在拉美政治中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银生产是殖民地美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白银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拉丁美洲内部殖民地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而且是不平等世界分工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文章以安第斯白银产区为例,分析白银生产对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探讨拉美后来依附性发展的早期症结所在.白银生产和安第斯地区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过程,突出反映了拉丁美洲沦为欠发达地区的过程.白银生产是拉美依附性现代化形成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极端贫困化是导致墨西哥恰帕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国内多外因素盘根错节,使拉美贫困化问题日趋恶化。贫困人口猛增、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和部门经济差异扩大、贫困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这些贫困化加深的表征困扰着拉美各国政府,并成为影响拉美政局稳定、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一大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拉美的城市化与"城市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拉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极快,令世人注目.伴随拉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城市病态发展问题.总结拉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加速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和防止城市化病态发展问题的出现,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军人干政在拉美是一个长期的普遍的历史现象,“在拉美,要将军队和政治分开来介绍和研究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军人干政的实质与特点也是有区别的。大体上说,拉美军人干政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830—1880年,是考迪罗(军事首领)统治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考迪罗利用军队通过武力夺取并维持政权,以维护大  相似文献   

15.
拉美扫毒──21世纪面临的挑战蔡焰毒品是危及拉美大陆稳定与安宁的严重政治社会问题:拉美地区的毒品生产经历了怎样的三部曲演变?心狠手辣的贩毒集团有着怎样的内部结构?面对日益猖撅的毒品生产和贩运,拉美国家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拉美国家的毒品...  相似文献   

16.
当代拉美小说以其新颖独特的内涵与风采驰名世界文坛。拉美小说今天的繁盛与它的历史发展的轨迹、与作家对拉美术体的认识的深化紧密相连。从拉美各国取得独立后进行的《野蛮与文明》的大论战开始.拉美文坛的争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漫长的争论过程中,作家们的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探索拉美民族的本体意识、寻求拉美文学的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的努力却是一致的.当代拉美小说的繁荣正是拉美文坛数代作家不断深入认识拉美民族本体的结果。了解并研究这一现象对发展与繁荣我国当代文学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殖民时期遗留至今已经达到了极端化程度,收入分配的极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而且影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导致拉美国家收入分配极度不公的原因,既包括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因素,也有拉美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的制度因素。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三点有益的启示:要把民本思想作为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原则;要加强政府的社会功能;3.要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黑人奴隶制是近代美洲出现的一种普遍历史现象,是“美洲全部历史中最可耻的一页。”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史学界对拉美黑奴制的研究极为薄弱,著述也较少。本文拟对拉美黑奴的法律地位、拉美黑奴同英属美洲黑奴法律地位之间的差别以及拉美黑奴法律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后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略萨小说的艺术特色——兼谈拉美文学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拉丁美洲新小说时期。拉美文学以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质,在群星灿烂的世界文坛上夺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在这期间,拉美文学形成了社会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四大流派。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的大师”。本文对他的创作道路及其优秀作品的艺术特色略加探讨,同时也兼及当代拉美文学的某些特点。(一)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出生在秘鲁的阿雷基帕市。在玻璃维亚的柯恰潘巴上小学。在利马和皮  相似文献   

20.
19 世纪是拉美出口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有关国家的自由派政府实行了类似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改革政策,没收了教会的土地,对印第安人村社土地实行了私有化,但并没有完成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原因是自由派代表了从事出口经济的大地产主的利益,改革没有触动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