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则是针对“教育异化”而言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教育美”的早期表现形式,“教育美”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和超越。从本原上讲,“教育美”是教育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本质上讲,“教育美”是美学精神在教育中的敞亮与澄明;从方法上讲,“教育美”是师生间立美和审美的统一。“教育美”是对中国教育美好明天的描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及人应如何才能成为人。孔子人学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描述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统率。孔子预设“仁”为人的本质 ,“礼”和“义”则是人之为人的途径。“仁”决定了“礼”和“义” ,“礼”是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 ,“义”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 ,“礼”与“义”相辅相成 ,为人通向“仁”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是内敛的高明,而不是无能的“平庸”;“中庸”是“道义”的“中正”,而不是不恩进取的“中等”;“中庸”是处世的“中和”,而不是软弱的“折中”。  相似文献   

5.
“孝”的本质是“仁”;“孝”的核心为礼;“孝”的表现为“诚”。“孝”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仁”是和谐社会的目标;“礼”是和谐社会的桥梁;“诚”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释“关”     
宁夏方言词“关”的基本意义是:将一物插入另一物中使之不易脱出。这是“关”的古义的保留。“关”和“管”、“贯”等是同源词。“关”和“弯”在“开弓”的意义上是词义引申形成的同义词,不是通假字。宁夏方言词“关”的本字应是“关”。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信”、“达”、“雅” 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是“达” 和“雅” 的基础。“达” 和“雅” 是“信” 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在管理中 ,要“法治”与“德治”并举 ,要坚持“依法治校”也要坚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中的“德治”是以肯定“依法治校”为重要基础的 ;“德治”是把“依法治校”同”“以德治校”看作是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10.
《经》文以“利”释“义”,即用“利”字为“义”下定义;意思是:凡“义”即“利”而非非利,非“利”则非“义”。《经说》三句:(1)“芬”字,毕沅释为“美”,是;其他还有一些解法,则不必是。(2)原文本无讹误,下一“能”字,实应训“安”,是把“义”定义为“能安利”“天下”。(3)墨子实在是十分汲汲于用世的,虽又主张“爱民者非为用”,但并未绝对地排斥“用”,“非为用”也绝不是“必不用”;这里的意思是,“利”天下不是为了“用”天下,即“不必用”而“利之”,是“以天下为芬”而“利之”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截然对立的。在马克思哲学中,自然存在物是人的劳动创造的,“物”或“自然”都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要扬弃和否定“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拜物教唯物主义”,其现实危害相当严重。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灵魂。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人的本质”及“人的自由”等重要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最高原则,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从“物的层面”揭示“资本社会”的“物化”和“物的依赖性”的本质的“实证科学”的总观点和总方法,它绝对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有“实践的人道主义”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哲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天志”是墨子之法的本体来源,“以天为法”就是以“天志”为“法仪”,“天”是墨子之法的本,“天志”是墨子之法的体,“法仪”是墨子之法的用,“天”、“天志”与“法仪”是本、体、用的关系。“天志”就是合乎自然的自然法,是“民意”的反映,是墨子法律思想权威性的价值根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以天为法”不仅是墨子构建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而且是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概念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统一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名实关系论     
“名”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命名的符号活动,“实”是指客观实在本身。“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大体可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名”与“实”存在着对应关系,二是“名”与“实”偏离,三是“名”具有生产“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16.
问方式的疑问代词常用“怎么/怎嘛”的合音形式“咋”、“作”、“啧”以及省略形式“怎”等,少数方言用“阿地”“得嗫”等。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两套,一套是“怎么”、“咋”、“啥”、“甚”等,另一套是“(因)为啥”、“(因)为甚”、“(因)为什么”等,少数方言用“阿”和“争”提问。问程度的疑问代词在晋方言中一般用“多”,少数用“多来”、“多嗫”、“多待”等。“咋”是“怎么”的合音形式,“作”、“争”可能是近代汉语疑问代词“作”、“争”的沿用与发展,“作么”的产生时期应比“怎么”要旱。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因而”“从而”产生于先秦,不过那时的“因”“从”是动词,“因而”“从而”是跨层非短语结构。随着语言的发展,“因而”“从而”逐渐凝固成词,这一过程包括两方面:“因”“从”的虚化和“因而”“从而”内部结构的逐渐紧密。“因而”“从而”词汇化的主要诱因是语境,时间、事理上的先后蕴涵着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所谓“德”,是长期形成的、靠内心善恶观做标准来约束人行为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所谓“智”,是人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德”与“智”两个方面,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德”是“智”的根本保障,“智”是“德”的外延,二者是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即“德”中有“智”,“智”中有“德”。  相似文献   

19.
古籍中兽名“天狗”是今狗獾,“龙羊”是盘羊,“活褥蛇”、“褥特鼠”是红颊檬;鸟名“信天缘”、“信天翁”、“青翰”、“鹚”、“鹛”是苍鹭,“鸽”、“鸽鸹”、“赤颊”(鸽鸡)是白枕鹤,泽虞是骨顶鸡,鸟臼是燕卷尾。  相似文献   

20.
在对待“道”和“艺”的关系上,庄子主张“道”“艺”合一,他认为:“道进于艺”,或“道在于艺”。“技进乎道”是庄子思想的灵魂。同时庄子提出“道通为一”的思想:为达其目标必经分解合同之途。其一,“以道观分”,庄子的意思是,“分”与“成”是同一过程,不是“分”之外另有“成”,也不是“成”之外另有“分”,而只不过从一方面看是“分”,从另一方面看是“成”。“成”与“毁”亦然。庄子有关“分”、“成”、“毁”的论述是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设计思想的总结。其二,“不同同之”,庄子的意思是以道观人察物,万物虽种类不同,形态万殊,但其根本之道是同一的。“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就是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创新的目的。“道通为一”是将个体的“分”与整体的“合”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有分有合的境界,这是庄子技术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