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致使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2.
1953年夏,我志愿军总政治部决定从前线各兵团抽调一批干部到开城,待停战协定签定、朝鲜战争结束后,迅速释放并遣返双方战俘。当时我所在的志愿军三十一师抽调了3名干部,有炮兵团副政委荆乐天、九十二团三营教导员田宗琴和我(我当时任九十二团卫生队指导员)。志愿军共调去100余名干部组成解释战俘代表团,与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记者代表团组成一支工作队,由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担任队长,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乔冠华担任指导员。我在解释战俘代表团担任解释代表。 板门店关于战俘的谈判从1952年12月11日开始,于1953年6月8日达成协议,并签定了《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的文件。根据协议,对一切不直接遣返的战俘,应于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从拘留一方的军事控制下释放出来,移交给中  相似文献   

3.
在朝鲜战争战俘问题上,美英立场迥异。美国坚持"自愿遣返",而英国赞成"强制遣返"这一由《日内瓦公约》规定的原则。两国围绕"阿迪斯报告"和战俘"甄别"、"梅农方案"以及"以打促谈"产生了较大分歧,也进行了艰苦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歧与协调有助于停战协定的早日签署。  相似文献   

4.
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第四项议程战俘遣返谈判中,美国以"维护人权""、反对共产主义暴政"为名,顽固地坚持"自愿遣返"原则。美国利用国民党当局和战俘中的反共分子,采取暴力胁迫和欺骗利诱等手段,制造出多数志愿军战俘不愿回国的假象,丑化共产党和新中国,粉饰曾被美国斥为腐败专制的蒋介石政权。美国和国民党当局在战俘遣返中的互相利用与配合,成为推动"台湾中立化"政策向"扶蒋反共"政策转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来志愿军计划的夏季反击战役因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字,到1953年6月15日24时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南朝鲜李承晚闹事了。 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人民军战俘2.7万余人。并公开表示将他们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一行动破坏了停战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一战初,在中国尚未对德奥宣战时,就有一定数量的德奥俘虏被中国收容.至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驻京德奥使馆卫队及驻天津德奥军队均被加以收容.对所收容之俘虏,中国制定了系列俘虏管理条例,并在伙食、医疗、薪俸等各方面给以极大优待.一战结束后,至中国正式与德国达成和议,中国经海路将在华之德奥俘虏予以遣返.对一战后一些新独立国家的俘虏,中国也一一予以遣返.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奥战俘之收容,既是海牙和会关于战俘待遇之陆战规例第一次在中国实践,也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出某些让步.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亦表示出一定的谈判诚意,在有关战俘协议的细节问题上对中朝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虽然在谈判接近尾声时美方一度发出核威胁的信息,企图逼迫中朝方面尽早同意缔结停战协议,但是这种核威胁根本未发挥任何作用,谈判依自身逻辑而结束.  相似文献   

8.
航运业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航运业的繁荣得益于船员的巨大付出,他们在海上作业的危险是无法想象的,船员应当得到尊重和善待,但是船员遗弃事件却频频发生。船员被遗弃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无法获得及时遣返,这严重侵害了船员的合法权益,船员的遣返问题受到国际组织与社会的关注,如何保障被遗弃船员的遣返权已经成为航运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国籍船员在域外被遗弃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在船员遣返权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我国船员的合法权益及维护航运业秩序,本研究在概述被遗弃船员的遣返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研究被遗弃船员的遣返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总结域外被遗弃船员的遣返权保障经验,针对我国相关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建立专门救助平台、完善财务担保制度、完善法律条款与加强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军事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见于毛泽东关于军队的组织体系、纪律条令以及作战原则、战犯审判等方面的论述。毛泽东关于军事组织法的核心思想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极为重视军队政治工作,将其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同时强调军事指挥权的集中。毛泽东对军事行政法和军事刑法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在实践中严惩违反军纪的行为;对于历史上有军功的人员,主张功过不能折抵。毛泽东在战争法则上的主要思想是自卫原则和优待战俘原则,同时认为战俘与战犯有区别,主张严惩国内外战犯。毛泽东的军事法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事法制建设,丰富了国际军事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丁锐 《今日南国》2013,(9):34-34
1974年1月,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完整,对南越的挑衅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挫败了南越的嚣张气焰,而在这一战中.南越的很多表现。都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是厦门市翔安区大嶝镇小嶝岛人。小嶝岛距台军控制的金门仅3公里,是离金门最近的人居岛。1953年至1955年间,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小嶝民兵在夜幕掩护下,不顾危险,单方面分3次将25名台军战俘护送至金门岛。这是两岸军事对峙中我军首次送俘,因为当时要求保密,至今仍鲜为人知。本文系作者参与组织实施送俘的忆叙。  相似文献   

12.
汉初长沙国独传五世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所述汉初不废长沙国的原因,未构成长沙与其余诸国的根本区别。刘邦在楚汉战争后,违背其分封原则,将军功并不显著的吴芮封在长沙为王,并遥夺南越三郡以予之,实欲利用其在越人中的威望和手下军队习于水战及南方气候的特点,阻挡南越北犯和平定南越。南越一日不平,则长沙国一日有存在之价值,故长沙国传五世后方以无后而废。  相似文献   

13.
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具有战俘死亡率高、专业性强和在押战俘级别最高等突出特点,它记载了日军践踏国际准则、人道主义原则和所犯战争罪行的历史,这为当代人对这一史实的认识和评价提供了事实基础,作为特定的战争历史的实证和历史文化遗产,沈阳盟军战俘营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蕴藏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打造地域性文化品牌和传乘中外传统友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祝洁云 《新天地》2012,(6):26-27
南海争端波诡云谲20世纪50年代,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占领了西沙的永乐群岛,而中国则在永兴岛驻军。双方从此在西沙海域武装对峙了十几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加快了从南越撤军的步伐,为了把美国佬拖住,南越政权对西沙这个战略要冲蠢蠢欲动。1973年9月,南越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划人南越版图。南越还偷偷地把中国在南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首新近发现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奉天盟军战俘营的诗歌.诗歌诞生于日军的严密监控之下,诗耿被日军发现后引起强烈反响.该诗歌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奉天盟军战俘营的概况和盟军战俘的劳役状况及生活境遇,是一份难得的史学性和文学性兼备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南越侵盗长沙"是西汉高后七年九月(公元前181年9月)发生影响深远的军事、政治事件,波及南越国、长沙国和西汉帝国。本文基于《史记》、《汉书》、《南越五主传及其它七种》和散见于其他史书记载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做深入考究和辨析,理清了战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对战争爆发原因和战果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对《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关于"南越侵盗长沙"的个别记载进行辨析,提出新的观点和补正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于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支援军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的过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我东海舰队援舰在通过台湾海峡时,“蒋介石大开绿灯,又是照明,又是护航,还供给养”。另一说却是:当时蒋介石同侵犯中国西沙的南越政权站在一边,我军通过台湾海峡,是我们“计划周密,从头到尾没蒋介石什么事”。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笔者作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译电员,目睹了此次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历时近3年的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中朝军队为一方,最后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双方随即开始交换战俘。当时,有一批美军战俘和少数仆从国战俘拒绝遣返回国,要求到中国居留安置,渴望在华读书学习和工作。中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参照国际法,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将这批人集中安置在北京、山东、天津等当时条件较好的地方,按专业技能和本人志愿,分别将他们分配在工厂、学校、医院工作,有的还保送到人民大学学习汉语。十多年以后,这些“战俘”不仅融入中国社会,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且不少人娶妻成家,生儿育…  相似文献   

19.
李昌森 《中华魂》2011,(11):29-30
据英国路透社消息,一位美国高官近日表示,美国将与中国合作,以遣返在国内面临腐败指控的中国逃犯。报道认为,这一举动为数百名正遭通缉的贪官被遣返铺平道路。(光明网8.1)又是一条利好消息。相比前不久赖昌星从加拿大引渡被捉拿归案的消息,中美合作遣返外逃贪官的消息,更有普遍意义,更有震慑力。对于那些正在策划外逃的贪官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20.
目前加拿大方面启动移民遣返程序欲将原中国银行案主犯高山遣返回中国。即使移民部发出遣返令,高山还会像赖昌星那样申请难民保护,从而启动刑事嫌犯遣返程序。由于加拿大司法程序特点,这两个程序走完会拖上很久,而且并不能保证高山被遣返回国,所以,中方应当依据1999年加拿大《引渡法》新规定或者《联合国反腐败国际公约》直接请求引渡高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