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也不会相信:一位96岁的老人,身体仍然硬朗,思维仍然敏捷,眼睛仍然不花,书法仍然苍劲。他就是原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江同志。他不仅是笔者昔日的新闻写作的高师,又是如今的健康良师。  相似文献   

2.
杨凤山  彭红 《老友》2009,(6):4-7
再过几个月,就是老红军周克柳96岁生日了。在柳条泛绿、草长花发的北国初春,在泉城济南一个军区干休所里,我们拜访了从江西于都走出来的老红军周克柳和他的老伴封霞光老人。  相似文献   

3.
有新中国"材料学之父"之称的师昌绪先生,最近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先生一生坎坷,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却能活到96岁高龄。有人向他请教养生秘诀,师昌绪说:"心态平衡,多做好事,不要闲着,多动脑筋。"知足常乐,心态平衡,这是师昌绪老人长寿之源。师昌绪经常教导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孙君飞 《社区》2011,(14):49-50
一个老人在70岁的时候,按照他所在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规定,他将面临着退休。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南96岁的孤寡老人李玉柱,如今却在一个有3代人陪伴的家庭中安享晚年,并且他己经在这个家里住了35年。照顾他的女主人叫房泽秋。今年已经54岁了。现在。房泽秋的儿子于宵宁又开始接过了照顾老人的接力棒。疼妈妈:爷爷期盼的眼神让人心房泽秋称李玉柱为“爷爷”。“因为最早的时候我们都住在曲水亭街附近,隔了几个门,李爷爷和我爷爷认识,关系还不错。我从小也算是李爷爷看着长大的。”  相似文献   

6.
听说雷震一老人要把20多年来印制的20多本小册子汇成一本厚书,记者专门去采访了他。初次与雷震一老人接触,便让记者对他平添了几分敬意。一是这位85岁的老人是放牛娃出身,没有上过学,二是他一年有三四万字的出版成果,这样累计下来,他的作品可就有百万字左右。真是让人折服。  相似文献   

7.
刘萍 《北京纪事》2015,(4):38-39
神路街走出的快乐老人
  郭宝木,今年81岁。从8岁起就住在日坛公园的南端神路街,直到69岁才搬到红庙社区。对神路街和日坛公园,老人有着太多的记忆,他对这个郁郁葱葱的皇家园林的情感,随着参天大树的繁茂而与日俱增。11年来,他在日坛健身园里义务为晨练的人们提供健身器材,带领大家一起快乐锻炼,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便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70~79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米,就说明其健康情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  相似文献   

9.
陈中凡先生原名陈钟凡,宇觉元,号酣玄。他早年曾就读于作为南京大学之源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又曾任教于作为南京大学之前身的东南大学、金陵大学,而从南京大学在一九五二年定名之时起,他就是该校资深教授,直到一九八二年以九十五岁高龄逝世,他可以说是南京大学历史的见证人。一九六二年我考取他的研究生时,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他和师母将我们几个晚来的入门弟子视同“老生儿”,特别关心和爱护。陈老人老心不老,学者之志总是那么坚强,每谈及学问之事,听那口气,看他那一个个计划的安排,似乎他才三四十岁呢。热情、正直之外,我们常常看到他那孩子似的天真可爱之态。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广元市,有一位退休老人,他不是记者,却比记者还忙,整天夹着公文包早出晚归,奔波采访。10多年来,他凭借一颗火热的心,专管老百姓烦心的事,尤其爱帮助弱势群体,常常有居民找他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这个退休老人名叫王开邦,今年73岁。由于他多年来一直热心“管闲事”、做好事,当地群众亲切地叫他“管先生”。  相似文献   

11.
使用生命     
贾易 《老友》2009,(3):1-1
法国有一位老人名叫密特朗,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大学,而上大学却是他多年的梦想。退休以后,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从60岁开始重新学习。经过多年努力,这位老人80岁时上了大学,90岁时成了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老人深有感触地写道:"我觉得,生命的意义不  相似文献   

12.
剑言 《社区》2014,(31):63-63
10月3日的《武汉晚报》报道:40岁的“千万富翁”曾少峰在武昌杨园电力新村社区,开起了四个社区食堂。南瓜面疙瘩汤、青菜糊、豆皮、土豆丝、爆猪肝……在重阳节这天,他还亲自下厨给老人们做可口饭菜,500多名老人在这里享用每天10元钱的早、中、晚餐,而就餐的老人们跟他熟了,都亲切地叫他“干儿子”“大头”。  相似文献   

13.
拼板游戏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少有敌手。 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的一天,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前去挑战,没有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他把那块招牌拆了,不要再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14.
郑小泉  吴建锋  黄彩云 《老友》2013,(11):30-31
许享群今年84岁.是江西省金溪县左坊镇下许村人,抚州市供电公司退休职工,一个志愿军老战士,一个少了一只手掌的残疾老人。有人说他是“傻子”,有人称他是“善人”,有人赞他是“雷锋”,有人当他是“救星”。就是这么一个备受“争议”的老人.在2013年6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5.
王太成 《社区》2010,(22):63-64
不是一家的一家人 宋金萍和夫人杨慧芳都是正儿八经搞体育的,上世纪60年代夫妻俩同时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几十年来,他们像孝顺的儿女赡养亲娘那样,赡养着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那个老人,就是宋金萍小学时的班主任,名叫钟炳堑,已经96岁了。如今,“一家”4口人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西社区一套40多平方米的两居里。  相似文献   

16.
徐晶 《社区》2014,(28):25-25
“爷爷,祝您生刚夹乐!健康长寿!”2014年9月1日是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社区老人赵壁的100岁生日。在生日前一天,大光路社区工作者手捧鲜花、大寿桃来到老人家中,为他送上生日祝福。社区工作者询问了老人近期的生活、身体状况。祝老人健康长寿。看着送来的生日礼物,听着大家诚挚的祝福,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  相似文献   

17.
正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之称。他幼年时身体虚弱,好静不好动,经常生病,智力也差,老一辈曾以为他会夭折,最后却享有96岁的高寿,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相似文献   

18.
1961年12月20日,美国密歇根州马林城的一个小镇到处张灯结彩,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小镇银装素裹充盈着节日的气氛。8岁的米歇尔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平常听课特别认真的他,此时却显得心不在焉,脑海中浮想联翩的都是今年圣诞老人到底在他熟睡的时候会送什么礼物给他?因为爸爸妈妈提前告诉了他。今年圣诞老人给的礼物与往年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5,(14):60-61
初见刘老,是在他公教一村的家里。这位慈祥的老人,眉宇间依然还存留着当初干革命的那股豪气。注视着他,依稀能寻觅到60年前,他在南京开展地下工作时的身影。然而,岁月不饶人,年过九旬的他身体不太好,只能躺在靠椅上接受我们的采访。不过,当他回忆起抗战时期地下工作的种种,精神突然变得矍铄起来。一位90岁的老人,对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20.
李庆钢 《社区》2011,(24):24-25
浙江省桐庐县迎春社区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676人,70岁以上老人394人,80岁以上老人218人,90岁以上老人17人,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