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下面简称”新农合“)是解决亿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新农合”已经覆盖全国86%的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3亿人。目前全国对‘新农合’制度还没有统一的法律出台,因此在有关部委下发关于“新农合”规范性文件基础上,当前对“新农合”制度进行立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立法者的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进行了规范的阐述,以期为立法部门提供立法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农合是政府主导、财政补助较高、农民缴费和保障水平都较低的、处于“试点”中的初级社会保险制度.将新农合提升为正规的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法》确定的发展方向.新农合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和首要任务,是贯彻社会连带、互助共济、社会契约、社会共同责任等社会保险的理念,建立科学的筹资分担机制,并明确参保农民参与新农合管理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交上十元钱,看病管一年”,这是不少农民兄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生动描述。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和推进,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有效降低了农民看病的成本和因病致贫的风险,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一段时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普及和国家对农村医疗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对陕西省687户参合农民的调研表明,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整体评价较高,总体评价为具有“较强”和“很强”的就医保障能力的合计达65.3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模糊评价法对陕西地区新农合保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就医保障能力整体评价为较强水平,定点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评价为“较差”,地方政府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的保障状况分别评价为“一般”、“较强”水平。结论认为,陕西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对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应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保障,健全医疗基础设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论文基于对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合模式与农民就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的不同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个人缴费比例低、财政补贴高的模式下,农民及时就诊率较高;低缴费标准、高补偿水平的模式,并未导致农民选择高级医疗机构就诊;较高的补偿水平,也未导致农民过度利用医疗资源。为了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增强农民参保信心,建立农村医疗机构分级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存在农村地区需要接受医疗服务对象非常庞大与能够提供给农民的有效医疗服务资源非常有限的矛盾。采取完善基金支付制度,建立基金预算制度,政府适当增加投入;探索新模式,以“保险公司”的形式,政企分开,建立相关法律等措施,促进“新农合”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中方县的实地调研,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这一方面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中方县的运行状况,提出了通过降低报账起点、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简化报账手续和改善定点医院条件可以增强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的观点,并通过均数比较分析,证实了报销组与未报销组人群在新农合的满意度、新农合的覆盖面、新农合的报账起点和新农合的付款时间这四个变量中有显著差异,认为,扩大受益面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以期今后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制度中补偿制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以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现就江苏省新农合的补偿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确保新农合具有持续、稳定的高水平经济补偿能力是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减少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本文基于江苏省各地新农合相关机构调研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江苏省新农合的经济补偿能力,宏观剖析了其经济补偿水平、经济补偿结构和经济补偿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合相对经济补偿水平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2)合理的经济补偿结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具有较强经济补偿能力的关键;(3)相比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合经济补偿能力更具有可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应重视门诊服务的经济补偿,以优化新农合经济补偿结构;(2)优化参保人口结构、重视疾病预防、加强新农合与疾病预防体系的协同合作等将有效改新农合经济补偿能力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旨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惠民制度,它的提出和试点,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该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筹资成本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低、医疗服务能力较差、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及加快立法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并推进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几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受到农民朋友的拥护,但在运行中发现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带来基金的不安全,从而影响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医疗机构、参合农民、新农合管理机构三个利益主体对我国西部A市新农合费用控制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实现西部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贵州省已经实施了5年,本文在对全省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广东省3个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公平性方面,参合组农民优于未参合组;在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未参合组农民优于参加组;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未参合组农民优于参加组。建议发达地区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筹资主体地位,扩大新农合受益面,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变自愿参合为强制参合。  相似文献   

14.
经济补偿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职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体医疗保障制度。确保新农合具有持续、稳定的高水平经济补偿能力是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减少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本文基于江苏省各地新农合相关机构调研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补偿能力,宏观剖析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补偿水平、经济补偿结构和经济补偿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合相对经济补偿水平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2)合理的经济补偿结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具有较强经济补偿能力的关键;(3)相比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补偿能力更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政府主导建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因病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主要分为萌芽兴盛、衰退解体、恢复重构、新农合试点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五个阶段。 为实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规范发展,必须在功能定位层面,始终坚持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确保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健康医疗保障的权利;在体系建设层面,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减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压力;在运行主体层面,将“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作为制度持续发展的基点,强化参保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建设;在覆盖范围层面,关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群体的参保补偿方案,考虑建立贫困农民群体的长效参保机制;在发展趋向层面,按照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CHNS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减贫及增收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使得参合农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平均增长了8.94个百分点,且该影响有一定持续性;新农合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在家庭规模较小、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儿童占比较低的家庭中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政府应当继续大力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农户的新农合知识及其他相关教育,并注重医疗补偿机制、监控医疗服务价格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最大限度提高新农合政策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新农合制度是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艰难发展和断裂的基础上,解决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当前,新农合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并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新农合制度产生至今,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但是,新农合制度在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进一步梳理其重构理路,反思其建构实践,以推动新农合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盯上这些新农合资金的,不仅有无证行医的医院科室承包人,更有各种监督管理部门,引起参合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当地影响恶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及农民个人筹集的用于保障农民看病住院报销的资金。然而,河南民权县医疗部门竟然违规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资金,作为个人创收和医院谋求发展的捷径。盯上这些新农合资金的,不仅有无证行医的医院科室承包人,更有各种监督管理部门,引起参合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当地影响恶劣。  相似文献   

19.
参合农民的满意度是评价新农合基金绩效的重要指标。对L市2015年592位参合农民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就医过程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农民满意度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综合费用有很强的相关度;新农合基金管理水平对参合农民满意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制度设计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小。因此,为优化新农合基金政策绩效、提升参合农民满意度水平,应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机制、强化农民主动参与机制、推进新农合政府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对新农合基金绩效开展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取决于农民对制度运行的客观评价,为了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农民的满意度调查。基于湖北省两个村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制度供给理论,实证分析制度供给对农民满意度的作用,厘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制度供给现状和制度供给对农民满意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此项制度存在供给不足与期望差距的状况,制度供给对农民的满意度有着显著的作用,其中筹资机制供给对农民的满意度作用最为明显,部门服务供给、医疗服务供给、报销水平供给次之。由此提出建议:制度的设计者应当提高补助资金和报销水平的标准,规范制度执行者的行为,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以此来提升农民对制度运行效果的满意度,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