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13,(36):62-63
她有6个儿女,却被遗弃在救护车上长达15小时,救护车载着老人,一趟趟往返于两个儿子的家中,最终,救护车把她送到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如今,老人又被送到了救助站。  相似文献   

2.
母爱平衡线     
孙鲁宁 《可乐》2010,(1):60-61
她生在农村,嫁在村里,生了个女儿,不得不开始低眉顺眼地做人。第二年,如愿生下儿子后,她在家里就连说话声都粗了不少。她对儿子疼爱有加,一家人都围着她和儿子转。  相似文献   

3.
刘洁 《社区》2011,(28):62-64
韩群凤决意杀死两个脑瘫儿子,然后自杀。 在遗嘱中,她对丈夫说“对不起”,她认为儿子的脑瘫是自己带来的,带来了“十多年的灾难”,所以,她决定让死亡来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独自带走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4.
生病也温馨     
《21世纪》2006,(6)
今天,一年级的中国妹妹病了,并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但总感觉肚子里面好像长了个东西,有个硬块。我们大家都劝她快去检查检查。在学校的医务所里,医生拿着拍出的片子大惊失色,决定立刻让她转到大医院去。我们还想打听转到哪里,如何去,医生就已经调来了两辆救护车,我们都被吓着了。来西班牙这么久,只知道出租车不是普通人打得起的,现在居然救护车来了。车行半个小时开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公立医院。急诊!她被抬上了担架车。验血、验尿、拍片、检查,折腾了一个下午,肚子里面确实有硬块,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得到的通知是:周五来这里重新检查。…  相似文献   

5.
阅读感动     
李业成 《社区》2014,(14):8-8
我看过一个意大利进口的电视剧《警察故事》,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眼睛看不见了,已成盲人。她听到有人翻书的声音,便非常敏感和激动,可见书在她心灵中的位置。她要书,儿子递给她,她用手摸着书,那双手因渴望而颤抖。这本书是但丁的《神曲》,但丁在今天依然是意大利人的文化精神。这是她从前读的书,她熟悉书的被磨破的边边角角和书后的标记。她想起了书中被她勾画过的句子,让儿子读给她听。儿子在做着一件最为孝顺的事,认真而动情地读给妈妈听。这个剧情真好。  相似文献   

6.
赵丽慧 《社区》2012,(24):62-62
一位朋友无意间和我聊起生孩子的事情,她说生了儿子之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动了想把儿子扔进垃圾桶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她—直希望生个女儿。她说女儿多好啊,贴心。儿子小时候还行,长大了娶了媳妇之后就变了。很多老人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花掉一辈子的积蓄,到老了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更有甚者还被遗弃…一怀孕时的惊喜和生产后的失望让原本身体虚弱的她不堪打击,抑郁了  相似文献   

7.
绿城 《百姓生活》2013,(12):34-35
重庆妈妈彭茂琳的儿子在1岁多时被确诊罹患血友病,丈夫因不堪压力在儿子13岁时离开他们。彭茂琳为了救儿子吃尽苦头,在带儿子跟血友病斗争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很多血友病患者及家属。为了和这个群体共同自救,她创办了剪纸微型企业,让患者和家属学习剪纸,成为世界银行、中国扶贫基金支持的项目之一。25年不懈努力,彭茂琳不但带着儿子和这个群体走出经济困境,更走出了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8.
蒋书 《社区》2009,(25):61-64
也许是职业习惯,身为教师的她,为自己的儿子布置好了一切。她以为,乖儿子会在自己的安排下长大成人。没想到,一个督促儿子做作业时的习惯动作,导致儿子奋起反抗。她不明白儿子出了什么问题。做了多年教书育人的老师,在教育自己儿子的问题上她茫然了……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的冬天,一个雪后的夜晚,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女声焦虑而慌乱,她说她是我丈夫宗平的同事,宗平刚刚在单位昏倒,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了。我的脑袋“嗡”的一下,握着电话的手也在颤抖。问清他在哪个医院,我连外套也没穿,就开车向医院冲去。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鹿邑县贾滩乡赫庄村。农妇武文英20年前怀孕期间曾喝下农药想结束生命。后在镇上的医院被抢救过来。几个月后,她生下了双胞胎儿子,都是脑瘫。2012年2月10日,46岁的武文英在含辛茹苦照顾两个患病儿子20年后。又拿起了农药瓶,但这次结束的是双胞胎儿子的生命。村民们认为,脑瘫双胞胎的死对武文英是一种解脱,所以全村人一致对外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1.
开心吧     
《社区》2009,(32):36-36
你为什么要娶她 儿子学习不好,被妈妈痛骂。挨骂后,儿子用哀怨的眼神看着爸爸说:“你为什么要娶她?”爸爸也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儿子:“还不是因为你!”  相似文献   

12.
因言语不和,前夫又一次怒气冲冲地摔车门而去。
  她愤愤然,开车便走。
  她边开边想,让他开个家长会也能搞得如此不欢而散。“家长会”一词闪过之际,她猛然想起儿子还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她从后视镜中瞥了儿子一眼,只见儿子面色很难看,嘴唇紧绷,虽然努力克制但还是泪流不止。她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中的怒火立马被担心儿子的心情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1,(6):17-2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赛场上,有一位非常特殊的选手,她参加比赛的目的只是为了利用比赛挣得的奖金来挽救她儿子的生命。她就是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她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她说:“:如果我不参加比赛,我的儿子就活不了了。”所以无论她的腿再怎样的肿胀,她的背部受了多重的伤,她都不能停止比赛。她的儿子还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无论吃多少苦,她都必须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4.
你为什么要娶她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又因数学屡教不会,被他个性急躁的妈妈痛骂。爸爸在书房外,听到儿子被骂得很惨,心想儿子出来后要安慰一下他。儿子被骂完,垮着一张脸出了书房,为了了解他被痛骂后的感受,爸爸问儿子“被妈妈骂,你有什么感觉?”儿子用哀怨的眼神说:“你为什么要娶她!”  相似文献   

15.
蒋书 《社区》2009,(17)
也许是职业习惯,身为教师的她,为自己的儿子布置好了一切。她以为,乖儿子会在自己的安排下长大成人。没想到,一个督促儿子做作业时的习惯动作,导致儿子奋起反抗。她不明白儿子出了什么问题。做了多年教书育人的老师,在教育自己儿子的问题上她茫然了……  相似文献   

16.
刘洁 《社区》2011,(19)
韩群凤决意杀死两个脑瘫儿子,然后自杀。在遗嘱中,她对丈夫说对不起,她认为儿子的脑瘫是自己带来的,带来了十多年的灾难,所以,她决定让死亡来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独自带走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17.
易立竞 《今日南国》2010,(15):30-31
冯小刚的新片《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一对7岁的龙风胎在大地震时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李元妮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个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得过一场大病的弟弟。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姐姐劫后余生,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7,(10)
叶卡捷琳娜是农奴的女儿,有过三个孩子和一个丈夫。快满加岁时,她只剩下最小的一个儿子索索。她从事着一个让她骄傲、满足的职业——裁缝,终生都在为格鲁吉亚的穷人缝补衣裳。儿子却不喜欢穿她缝制的衣服,布料太粗糙,腰身又紧,夏天容易被汗水浸掉颜色。叶卡捷琳娜依然给索索缝了许多衣服,款式、颜色从不改变。这个固执的母亲一直  相似文献   

19.
他和她     
《北方人》2007,(10)
她成了婴儿。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  相似文献   

20.
《山西老年》2013,(11):30-30
罗长姐,土家族,1928年9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35年来,罗长姐精心照料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重智残、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的儿子。虽然充满艰辛,甚至被儿子打瞎一只眼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儿子是立过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