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13,(36):62-63
她有6个儿女,却被遗弃在救护车上长达15小时,救护车载着老人,一趟趟往返于两个儿子的家中,最终,救护车把她送到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如今,老人又被送到了救助站。  相似文献   

2.
3.
7年多之后,她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形。那天,她在家里打扫卫生,五岁的儿子不停地跑来跑去,一会儿碰倒椅子,一会儿撞到她,故意跟她捣乱……五岁,正是男孩子最调皮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何蒲 《社区》2008,(22):55-55
高考分数线刚公布,二婶就从老家打来电话,告诉我家里刚刚发生的事。 二叔和儿子进城去“看榜”(取成绩单),他们是满怀信心地去的,因为儿子说他考得不错。可看完“榜”,二叔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回家。回家了也没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老无所依》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创作的最深奥的当代故事之一。主人公莫斯由于对金钱的贪欲而惹祸上身,他的遭遇代表着人类的普遍欲望,以及因欲望而经历不断的痛苦和恐惧,人物的结局给人很多的启示。本文从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入手,深入探究莫斯悲剧的根源所在,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无所依》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莫斯出于对金钱的贪欲而惹祸上身,因欲望而不断地经历痛苦和恐惧。他的遭遇代表着人类的普遍欲望,人物的结局给人很多的启示。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入手,深入探究莫斯悲剧的根源所在,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与玛丽莲·罗宾逊于新世纪分别推出老年身份书写小说《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前者重在对资本逻辑摧毁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而后者重在权力话语的领域性建构,两者均以老年主体经验为文学再现的路径,旨在突破西部青年神话的物质经验,用以保守精神与价值坚守为核心的老年模态重构当代西部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长达近40年,男性人口过剩导致的男性婚姻挤压已带来系列严重后果,婚姻成本不断攀升、高价彩礼难以遏制、农村家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合作的“中国女性缺失背景下男性家庭性别角色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和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于2018年在全国11个省份收集的农业户籍人口专项调查数据,构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分析框架与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分析框架,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界定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的主要场域,为婚姻场域、健康场域与养老场域;识别出各场域典型风险,为成婚风险、性健康风险与自身养老风险;构建出以国家治理模式为核心,以社会发展制度与家庭发展政策为支撑,以弱势群体家庭发展促进工作平台为突破点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治理模式;定义了农村男性婚姻成本概念,包含婚房、彩礼、媒人中介费、婚礼四要素,识别出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四种类型,为偏重彩礼型、偏重婚房型、彩礼-婚房并重型与混合型;揭示出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变迁特征、结构性差异与关键影响因素;在对各级政府现行农村地区彩礼治理政策进行回溯分析与效果评价的基...  相似文献   

9.
老北京的饭馆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情味,有的奢华到了极致,有的便利实惠。这些老饭馆里发生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感受到那个时代北京城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如果某一天,有个女人说,也想家外有家,请你一定不要误会她要红杏出墙。  相似文献   

11.
陈瑜婷 《社区》2014,(18):40-41
5月1日,阳光明媚,阿瓦汗·孜热普到隔壁邻居关秀英家串门。关秀英正在院子里坐着,听到阿瓦汗的声音,她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你三天没来了’是不是回老家了?”关秀英问。阿瓦汗走到关秀英面前,也找了个椅子坐下来,“这几天家里有事,没能来。”这33年来,阿瓦汗几.乎每天都来陪关秀英说话。阿瓦汗今年65岁,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坪东街,隔壁的关秀英71岁,两人认识48年,当邻居33年。关秀英天生弱视、还有高血压,跟长年患病的儿子杨勇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张莹  九儿 《北京纪事》2011,(8):78-79
成贤街我去过很多次,看过它在艳阳下的明媚,亦看过它在暗夜里的萧索。而最爱的却是黄昏时,老街半透明的样子,大杂院的居民蹬着自行车下班回家,浓郁的生活气息,拉近了历史与现世的距离。成贤街是老街的旧称,现在叫国子监街,位于雍和宫和安定门之间,是北京城内现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街内有始建于元代的国子监和孔庙,  相似文献   

13.
耀忠  秋雨 《社区》2012,(6):47-48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剃头匠敬大爷的故事。这也是靖奎老人的真实生活故事。电影里的敬大爷原名叫靖奎,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至今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北京城内最底层最普通也是最平淡的生活,这一年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老主顾们的喜爱。现在每天仍旧骑着三轮车上门给顾客理发,沿着一条单调平淡的轨迹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地图刚刚完成不到一年,可怎么看,它们都像是年代久远的"古董"。这30份卷成筒状、裹着报纸的地图,每张足有一开大。抽出一份摊开,泛黄的纸面上,黑色墨水的笔迹,密麻麻地画着北京二环内,曾经的胡同区、老字号、四合院原址,甚至颇为写意地标出了现存  相似文献   

15.
那年月北京城的商业店铺,有的在门口悬挂年代久远的行业招幌,有的在门窗上撰写商业内容,有的商铺则雇佣西洋乐队大肆宣传赔本甩卖,有的商业店铺不惜花钱利用电台广播节目的间隙传播商业广告。这在当时可是最流行、效果最好的宣传方法。因为那时电台广播是人们唯一的消遣娱乐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6.
宗义 《新天地》2016,(1):36-37
“孩子说我有医保社保,不想给赡养费”,“拆迁款被儿子强行截取该怎么办”……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类似的家庭纠纷每天都源源不断涌入法院,考验着法官们的审判经验和生活智慧.最高人民法院日前通报了30起家事纠纷典型案例,其中不乏对一些赡养纠纷的判例.  相似文献   

17.
王欣 《百姓生活》2010,(2):20-20
他妻子在一家公司当销售部经理,经常加班或出差,很多时候,接送儿子上幼儿园、照顾儿子吃喝拉撒,都成了他的事情。那天,妻子在外出差,午夜时分,儿子突然发起了高烧,他心急如焚。但一个人开车带儿子去看医生谈何容易,他是扛着儿子出门的,因为他要腾出一只手去锁门。  相似文献   

18.
正"违建"——记忆中这词儿从来就没像当下这么火过,随着三环路旁某高档小区楼顶颇为雷人的"多功能花果山"被媒体曝光,违建现象一下子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热点词汇。想想这所谓的"违建",不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私搭乱建"吗?其实这词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从古至今人丁兴旺的北京城,违建似乎从未离开过这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1):35-36
在很多父母眼里,对于孩子的未来而言,拥有一家企业是比一纸毕业文凭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候建中 《北京纪事》2013,(6):110-112
说起“打鼓儿的”,《残冬京华图》里随处可见。不仅是因为过去旧社会北京城里操这种行业的人数众多,就如同当今满大街的“收废品的”;还因为那年头家里穷,三天两头和“打鼓儿的”打交道,卖一些旧物件疗穷救急。因此对“打鼓儿的”印象特别深。那年头“打鼓儿的”与现如今“收废品的”有相似之处,都是收购废旧物件。不同之处在于,“收废品的”以收购可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为主,兼收旧家具、旧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