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作品出自作家之手,必然会受到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又不断地从作品中汲取养料,以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赛珍珠在其代表作《大地三部曲》中成功地塑造了王虎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并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倾注了浓烈的个人色彩。本文通过对王虎太太的分析和诠释,剖析了赛珍珠本人的思维观念、婚姻观和人生观等,从而使读者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解读和领悟《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2.
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的真伪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而应转移到异国形象创作诸问题上。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家的角度对《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的生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独特的生活经历让赛珍珠在文化和身份认同时产生矛盾和焦虑,宗教的宽容使她希望人们在信仰上抛却狭隘和偏见,最终形成了她混杂的双重文化身份并由此思考它的文化意义。于是在提笔写作时,她开辟了一个阈限性写作空间,以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人和人是有同一性的,完全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差异达到沟通和理解。《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正是这三者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通过对王龙、王虎、王源为主的一家三代人在长达近一个世纪中的命运浮沉和思想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她对中国社会、中国农民及其未来的思索和看法,不过这些都打上了西方人的烙印,另外她写作的传统也主要来自于西方。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降,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运渐恶化。然而,20世纪30年代,“中国形象”却产生了重大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作品《大地》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分析电影《大地》中所体现的正面为主的“中国形象”,以及这一积极形象背后的历史、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妇道观以其特有的形式指导着中国妇女的言行举止。赛珍珠——一个美国女作家,用她细腻的眼光和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妇女在传统道德的压迫下所处的境遇及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谈“史诗”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史诗”精神,其中心是艺术家对人的个人命运以及个人同人民的关系的理解、对历史过程的实质的深刻认识。具体地说,赛珍珠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些作品,艺术地处理和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史诗”精神:(一)生命的意识与创造的过程;(二)深暖的人性与坚定的信念;(三)社会的背景与生存的时空。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中国叙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与她敏锐而深切的"现实感"密不可分。这种"现实感"与赛珍珠早期在中国比较独特的生活经历有着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联系,同时亦与她破除一切自我禁忌的以"生存—生活"为中心的现实哲学浑然一体。而她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发自生命本体的超越种族、国家与文化的悲悯意识,为她突入到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超越时代主流意识和思想的个人精神信念。而在理性与抒情之间的适当平衡,不仅成为她的中国叙述的方法支点,亦成为她的中国题材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的小说<大地>问世以来,已有70年,它的意义有三一是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状况,二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没落趋势,三是生动地塑造了一批中国农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一直被喻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桥"。众多相关研究是从文化角度研究赛珍珠如何成功地将中国人民的生活及文化传统介绍给西方读者,而很少对其语言风格展开研究。语言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引起读者不同的理解。文体特征反映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赛珍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大地》中有许多词汇属日常用语,这些词汇与中国农民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赛珍珠不仅通过《大地》的故事情节,而且通过描写故事的语言特色,发挥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非常关心中国普通老百姓,关注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下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她把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种种思考,形象地写入到小说《大地》三部曲中,通过王龙及其家人的故事,进一步反思小农经济下的“造反”和等级制度等问题,探讨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赛珍珠的思考给现今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对《大地》三部曲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性.她赞美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更珍视现代妇女的现代美德.正是后者指引着中国妇女解放的方向,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以《大地》三部曲中文版为例,探讨西人撰写的中国作品中人物话语的翻译问题。翻译不仅要译文正确,还要反映出作品中语者的社会地方特征和时代风貌,以达到真正的“信”。这是翻译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赛珍珠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大地>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还未有人从语用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及准则来分析<大地>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并以此角度展现赛珍珠如何借助丰富的人物语言来塑造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期对作品人物更为透彻而真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赵东  姚慧卿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41-44,74
赛珍珠小说《大地》写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作品反映的是旧中国动荡不安、瞬息万变的社会画卷。《大地》在问世之时遭到中外文坛的普遍非议,这部作品超越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显示出跨时代的特征。《大地》无论从写作视角还是从文化意义上都明显带有超越作者所处时代特征的跨时代性,《大地》的跨时代性表现在作者用艺术和哲学的眼光和东西文化比较的方法来审视当时中国社会特征和精神图景。作者赛珍珠独特的文化身份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主要原因,她对中美两种文化充分了解,中美文化的互补性使这部小说天然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品。《大地》在文学艺术理念上采用的中外艺术兼容并包的手法也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大地》的跨时代性对于今天考察当下社会现实以及开拓文学创作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的婚恋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描述了封建社会末期、军阀混战时期以及现代中国初建时期女性的不同婚恋模式,包括传统型、传统与现代并存型以及现代自主型,并由此揭示了中国女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命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大地》蕴含丰富的土地意象。同类题材作品中的土地意象仅是作用于视觉物体的描写,恰当地点缀在人物所在情节的必要部分即适可而止;而《大地》中却延伸至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乃至温觉的、幻觉的,土地这一景物在作品中已被多重感觉所具有的品质、价值和意义多重再现和表现;进而土地的意象还联结了主人公与自然与他人的种种关系,使得上述两个层面的描写渗透到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由此,土地与大地的意象同广袤的自然社会无不相连,所指向种种层次的意旨成了再也剥不开的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地”的想像入手观照陈勇及其诗歌,把他的诗歌中体现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及其遭遇命名为一种“囚禁”的状态,一种诗歌真诚歌唱所无法回避的“冥界”。这种“囚禁”状态是中国公共领域面临的现实处境,诗人们的歌唱只要是朝向“大地”的,都要经受这种“囚禁”的炼狱,而陈勇的书写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