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答童书业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月刊”1957年第5期发表了童书业先生的“论奴隶在巴比伦的地位和待遇(上)”,在这篇文中,童先生坚持巴比伦是封建社会的主张。我不想再和童先生争论,因为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科学问题,我们国内连一点亚述学的种子都未播下,我们没有掌握多少材料,仅凭一些手边编译的东西来争,很容易攒到牛角尖去,浪费时间。据我所知道的,在现代史学中,无论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或是苏联史学,都不曾把苏美尔和巴比伦的社会看成两种不相同的社会,它信或则一起被认作封建社会(西方),或则一起被认作奴隶社会(苏联),童先生有新发现,可以和世界亚述学者争鸣去。我这里只想谈两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曹魏开始的公国分封制度,是中国中古社会皇权专制制度下的一种全新的、成熟的分封制度,它是为配合以禅让为名义的王朝更替而实行的政治制度。通过公国的分封,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帝国的母体中诞生了,王朝禅代就在这新旧母子国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后,史学界一向认为,中央集权比分裂割据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对此很少有异议。近年来,由于展开中西比较研究,有人感到,西欧封建社会实行分封割据的制度反而较早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秦汉以来长期实行统一集权制,却始终未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4.
胡新生 《文史哲》2011,(5):157-165
童书业先生从疑古辨伪学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他早年已有的经济史观的思想萌芽不断发展的结果。历史观的转变使童先生的先秦史研究进入新的境界,他对"古史辨派"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疑古论断作了反思和纠正,对典籍文字、社会历史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和准确。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童先生的观点屡有变化,但在这种多变的背后有一种相当执著的不变,即他始终坚持尊重史实的原则和对先秦秦汉社会状况的基本认识。他在考察先秦秦汉社会形态时注重对古代东方史作综合研究,注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东方"特色,显示出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童先生的《春秋左传研究》等著作,将史实考据与历史规律的探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周代宗法、分封、贵族大家庭等问题上提出一系列创见,为先秦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汤因比的历史理论的第一个部分是他的关于“文明起源”(The Geneses of Civilizations)的学说。根据他的说法,世界上迄今为止一共出现过二十一个文明,其中有六个是属于第一代的,也就是说这六个文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中起源的。原始社会是静止的,到今天还是静止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大得多,据说经他们调查登记过的就有六百五十个。为什么这六个社会变成了文明社会而其它社会却没有变成文明社会呢?还有,在这六个文明社会出现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十五个文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汤因比的这个学说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汤因比在阐述他自己的主张之前先批评了两种学说:一个是种族说,一个是环境说。他认为文明的起源不是因为某种族比其它种族天赋优越,也不是因为这个种族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别安逸,特别有利于文明的起源。接着他就提出了他自已的学说,就是所谓“挑战与应战”学说(Challenge a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6.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释、道(主要是儒学)虽然总是以官方的哲学表现在政治舞台上,但这仅仅是思想文化形态层面的一种表象,而在封建统治集团潜在的心灵深处,法家学说才是他们对付被统治者的政治底牌与精神武器."内法外儒"或"内法外佛"、"内法外道"政治无疑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史的社会分期,是历史科学上一个大问题,如果要详细的讨论,至少要写十万字以上的论文,在这篇短文中,是无法作全面的讨论的。在这里,我只能提出几个核心问题来讨论一下;抛砖引玉,希望史学界同人多多发表意见,并指正我的错误。解放以前,一般史学家,不论新旧,对於西周春秋时代,几乎一致认为封建社会,虽然旧史学家和新史学家所说的“封建社会”,含义并不相同。我个人过去曾信仰资产阶级的“经济史观”,也很喜欢研究社会经济史,与其他史学工作者一样:北也曾根据我所搜集的史料,从不同的观点上,确定西周春秋为封建社会,而把战国以後称为“佃农制社会”,就是变相的封建社会的意思。从抗战前一直到胜利初,大体上我是保持着这种看法的。我把欧洲中古的封建社会套在西周春秋的历史上,依据欧洲中古封建社会的定义,到西周春秋的史料中找证据,所以那时我所构成的西周春秋史的系统,是一个典型封建社会史的系统,自然,我那时所谓“典型封建社会”的含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下封建社会的定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新疆维吾尔农村的封建庄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园制度是封建农村中的社会经济组织,也是封建社会土地占有形式之一,是伴随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和经济的技术之狭隘性、停滞性而形成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因此,庄园制度的存在,并不是某一民族特有的,而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辞海》“经济分册”第228页)可见,世界上许多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封建庄园制度。但是,在新疆广大维吾尔农村,一直到1949年前仍有不少封建庄园,在我国还不多见。封建地主庄园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兼并愈强。庄园愈大、庄园经济愈强。现根据解放初期调查成书的《南疆农村社会》(新疆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会长期延续几千年而不崩溃?”是一个很早就被提出,并不断被解读的“古老难题”。以前人们大都局限于历史学学科,从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社会整体结构等角度对这一“古老难题”进行解读。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对于“韦伯命题”的探讨触及到了这一“古老难题”的实质。本文受韦伯思想的启发,立足于社会学学科,从制度和社会信任角度对这一“古老难题”做新的解读,认为正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在支撑的、强大而高度的“内在制度型”社会信任的生生不息,才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几千年而不崩溃。  相似文献   

10.
西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实际上是它的国家政体。这一政体的实行,建立并加强了地方政权同周王室的隶属关系,促进了各诸侯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因此,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所曾起过的积极作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我国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当今世界上可以说只有我们才有,它既不是从人家那里照搬来的,也不是谁凭空  相似文献   

12.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法治化并不是单一的过程 ,既要受到内在因素制约 ,又要受到外在因素影响 ,要受到文化、观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法治水平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法治化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观念和文化的束缚  由于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儒家学说成为社会政治的取向 ,决定了中国传统的政府行为文化在本质上是以维护王权为核心的文化。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在政府经济管理方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过分强调人事管理。传统政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从宋代以后,以祠堂、家谱和族田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封建家族制度,成了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牢固基础之一。从封建家族制度方面来探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缓的原因,无疑是史学研究中非常必需而又比较薄弱的课题。早在六十年初期,傅衣凌先生就曾经提出,有必要从乡族势力的作用方面来究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滞的问题,并且写了《论乡族势力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干涉》一文作为示范。本文想依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史实,对封建家族势力如何直接阻滞、束缚、破坏社会生产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作为对傅先生上述论文的补充和诠释,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4.
农民战争是不是社会革命蔡美彪提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战争虽然也是一种革命,“但它是不同于社会革命的另一种性质的革命。”孙祚民表示赞同。他说,社会革命,是由孕育在封建社会制度母体内部的新生产力同原有的旧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其历史任务是推翻旧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制度,导致社会形态的交替。而农民战争,“乃是发生于封建社会中前期、亦即封建社会形态内部的革命。导致这种革命的矛盾,不是新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是封建生产关系固有的矛盾,即封建生产过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学说以调整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指归,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理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这种理论由道德教条,被提升为社会法则,最终凝固成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内在信仰。作为文化传统和历史惰性,它至今仍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不可能揭示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全部内容,仅就这种理论的特质做一阐释,并指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负面价值。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停滞性问题”,实际上是指孕育于封建社会之中,而又处于“封建范畴”之外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姗姗来迟的问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这一问题的本身,即不讨论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姗姗来迟的具体原因,而是把问题摆到更广阔、更绵长的空间、时间中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的一个规律——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早产”与“难产”的交替。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中期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全面继承了传统的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将北宋末年已初具规模的儒家新学说“理学”理论与我国另一传统理论“道家”学说和西方(印度)传人的“佛家”学说融为一体,成为集儒、道、释学说为大成的“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18.
盟誓制度是一项以伦理与信仰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制度,在早期,它是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制度:在封建社会,它是国家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制度;而在封建社会后期,盟誓制度则是民间秘密组织建立的制度。它对社会与民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西周史研究中,“分封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由于夏、商两代也曾有过分封的先例,似乎西周不过是因袭而已,或者认为是权宜之计,所以人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西周分封诸侯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具有了不同的性质。西周的分封制度不仅仅是一项政策,而且已...  相似文献   

20.
嫡妾制度,是分封宗法制度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妻分嫡妾,才能子分嫡庶,有了子分嫡庶,才演绎出了一整套的分封宗法制度。因此,中国的嫡妾制度何时出现、商代有没有嫡妾制度,关系到中国分封宗法制度何时何地酝酿、产生问题。本文拟根据商代帝王的妻、子关系对商代的宗法制度、有无嫡妾之制加以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