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工业统计调查方法采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月、季、年填报全面统计报表,数据实行超级汇总,将规模以下工业的全面报表制度改为抽样调查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科学行。  相似文献   

2.
现行工业企业统计制度中,对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采取全面定期报表的方法,而对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则很难如此。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大、结构复杂、核算基础差、变化迅速、传统的全面报表制度越来越力不从心、数据失真情况突出,这也是工业统计数据中使人产生疑虑较多的所在。如何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真实反映全部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的情况,摸清家底,搞准趋势,为国民经济管理与核算服务,是统计改革与统计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国家统计局已确定,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最终要以抽样…  相似文献   

3.
县级GDP核算的问题有不少行业的基础数据存在漏缺现象。GDP数据的质量是各专业数据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GDP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因此,各专业数据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GDP数据的质量。在当前GDP核算中,农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有可直接利用的资料,但其他许多行业都缺乏可直接利用的基础数据,表现在: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完整的报表,企业数据实现超级汇总,取得资料较准确。规模以下工业虽然实施了抽样调查,但对县(市、区)一级来说代表性不够,推算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总…  相似文献   

4.
随着统计制度和方法的改革的深入,工业统计的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由全面报表向规模以上企业采用超级汇总和规模以下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转变。由于国家、省、地市一级的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抽样框各不同,各级的样本抽取只能满足各自的需求,很难满足县市的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总体推算要求。乐清市规模以下工业有6000多家,个体工业户有12000家左右,前几年乐清市级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工业数据由抽样调查取得,而分乡镇的数据还是由其他部门取得,这使全市数据衔接存在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结合今年…  相似文献   

5.
抽样调查是在事先设计的精度下,通过对抽中样本的调查,推算出总体总量指标.换言之,抽样调查的样本是对相应总体的一种反映,在哪个总体中抽取,就只对那个总体有代表性.2000年,国家统计制度正式取消对规模以下工业的全面统计,改由抽样调查搜集数据,并规定以省为抽样总体.也就是说,国家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只保证国家和省的代表性,不保证市、县两级的代表性,市县不能依据国家的样本推算本辖区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陈三铭 《浙江统计》2008,(10):43-44
以县级为总体的台州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一阶段目录抽样,到之后的二阶段目录抽样,直至现在的企业采用分层抽样,个体工业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案,我市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统计基础不断加强,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县(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经过理论上的努力探索,实践中的认真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经验。2002年县(市)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已由全面报表向抽样调查全面过渡,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采用抽样调查,科学推算,是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飞跃。但县(市)统计在贯彻执行这个方法制度的实践中又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工业统计根据企业的经济类型和规模大小采用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国有企业采用全面统计的方法,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户(以下简称规模以下工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虽然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实践,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方案不断完善、科学,调查和推算结果的质量不断提高,但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搜集仍是困扰数据质量提高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单位的特征和现行数据搜集方法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数据搜集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事项,为搜集较为准确的原始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下工业)生产经营和总量情况 ,余杭市统计局从去年三月下旬起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市为总体推算单位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现状 ,达到了预期目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 ,经过半年来的实践摸索 ,笔者认为县一级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前提———统一思想认识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是国家工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大举措 ,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  相似文献   

10.
一、区级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GDP核算中源头数据存在漏缺 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自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后,即统计口经由以前的隶属关系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转变为国有及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各区的符合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单位数也大幅下降。也就是说,许多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数不再纳入我们统计系统工业专业统计范围,再加上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不尽的话题——搞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十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和迎来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一年。我国的统计设计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2000~2001年度统计设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一年来,全国统计设计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下批、零商业、餐饮企业抽样调查已全部推开根据既定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发展方向,2000年国家统计年报制度中已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全面报表全部取消,逐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数据推算规模以下工业的总体数据。经过四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进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搞准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数据,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给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在省企调队的指导和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各县(区)统计局、开发区的积极配合下,从2000年年报起开展了以市、县为总体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规模以下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GDP核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调查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工业的发展状况。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从无到有.并经历了不断摸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统计》2004,(11):10-11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4年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布置2004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年报和2005年定期报表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历 经三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设计方案是可行的,抽样推断结果是基本可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模以下工业全面调查数据不实的问题,为省一级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但是如何更进一步,将这项工作推行到市、县,满足省、市、县分别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需要,仍是我们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从江苏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和基层统计部门的承受能力考虑,我们在设计省、市、县三级抽样方案时,本着在达到预期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一、源头数据质量差的反映形式 1、单位没有报表或者报表数据不全。主要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中的私营、个体装修及装饰业;个体交通运输业等。这些单位基本上没有建立原始台帐,更不用说正式会计统计报表,报无根据,查无依据。这类源头数据缺口比重大,数据搜集难度高,给生产总值核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比较单一的,是以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汇总为特征的调查体系。改革开放后,开始建立普查制度。为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是,自1994年提出“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至今还未建立起来。八年来,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层层汇总为特征的调查体系依然如故。虽然各个行业在规模以下已经或正在大力推行抽样调查方法,这同“以普查为基础”的调查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一、统计调查体系与统计管理体系的关系“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统计改革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预测》2002,(1):47-47
近年来,工业统计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先是由按隶属关系统计改革为按企业规模统计,随后又将规模以下工业的全面报表制度改为抽样调查制度。随着工业统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业统计实务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也亟待解决,我们在总结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工业统计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以全面调查、层层汇总为调查方法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来搜集工业统计数据。现行工业统计报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定期报表的统计范围包括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年报的统计范围包括全部工业企业(单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县级统计局在近几年内,经历了第三产业、工业、农业、基本单位普查之后,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普查资料,对普查工作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积累了工作经验,也暴露了普查与经常性调查之间的一些问题。一、普查与经常性调查的关系《统计法》对普查和经常性调查的统计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它们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文指“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为补充……”。经常性调查基本是指抽样调查和必要的报表两方面的统计调查。其中必要的报表是指日常的、常规的按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实施的逐级上报的报表统计。如工业、农业、财贸、劳资、基建等专业的月、季、年报表制度。十年或几年一次的周期性普查,是对国民经济发展一定时期的情况的重大调查。以此为依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宏观决策和调节。在信息功能上,对以往起到了反映时期发展的作用,对以后起到了奠定基础,掌握基数的作用。而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和日常统计报表,是为了了解每一普查周期内每个进程的经济发展情况,为决策和调节提供信息,两者是不可缺少的两种调查。从制度角度说,普查与经常性调查对抽样调查而言,是基础和主体的关系;从信息功能上说,对日常统计报表而言,又是主体和补充的关系。二、普查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