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广东省2001-2010年16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结构视角,检验FDI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FDI总体上产生了正向显著的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对民营及内资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垂直溢出效应为负,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FDI溢出、吸收能力与东道国IT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构建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IT产业的Bertrand博弈竞争模型,探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内外资企业市场竞争、行业特征、知识产权等微观、中观、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吸收利用,并以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吸收能力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不大、竞争充分的条件下,竞争机制和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FDI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东道国变量对处于不同分位的FDI溢出存在非对称性影响,具体而言,研发投入对FDI溢出的正向影响在条件分布的高端和低端最为显著,FDI的溢出效应随着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存量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变动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大虽能促进FDI的流入,但不利于FDI的技术溢出,网络效应对FDI技术溢出具有较小但平稳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由外资生产部门转向国内生产部门或建立新企业时,FDI内生的技术溢出将成为可能,而新企业的建立需要向国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因此金融市场将对FDI溢出起到重要作用,其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FDI溢出的效果。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本文认为,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将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人力资本学习水平上升意味着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将增加FDI的边际社会产出,FDI的溢出效应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但受金融发展程度所限,现阶段我国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外溢拉动国内经济的效应尚不显著。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2000-2006年FDI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区域分析,指出21世纪初,中国工业部门引进FDI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正,但这一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不太大且在地域上不均衡.分东、中、西部的研究表明,中国西部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FDI引起积极作用的门槛,而东、中部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当前FDI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R&D人力资本的缺乏抑制了企业吸收FDI知识溢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全要素生产率、FDI溢出效应以及吸收能力3个方面探究FDI技术溢出机制,构建了FDI技术溢出的基本模型和基于吸收能力的溢出模型,并以长春市12年的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的FDI存在正的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吸收能力和技术溢出存在二次函数的非线性关系,当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FDI技术溢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不同集聚度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高集聚度行业应逐步放宽对FDI的限制,发挥规模效应;中集聚度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低集聚度行业应利用FDI先进技术实现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通过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李伟  李凯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5):196-207
针对供应链中渠道势力的变化,构建了不同渠道势力结构下的研发决策模型,考察了渠道势力变化和研发溢出效应对竞争制造商最优研发决策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零售商渠道势力的增强,制造商的研发水平降低。2)研发溢出效应对最优研发水平的影响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有关: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较弱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上升;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较强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下降;当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适中时,随着研发溢出效应的增强,最优研发水平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3)渠道势力的变化不会改变研发溢出效应对研发水平的影响结论,但是会改变结论变化的临界值大小;4)渠道势力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制造商竞争程度和研发溢出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华资、欧资、日资、美资4组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途径,试图从华资、欧盟、日资、美资4个投资方,对比分析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在产品水平、R&D投入、上游产品来源、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并通过这4组企业在成立初期与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来说明对我国企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型国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一国(地区)的R&D投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R&D溢出水平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1年间中国内地全部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通过距离代替贸易衡量国内地区间溢出的相对重要性,将"R&D溢出具有距离衰减性"作为既定前提条件,估计了市场化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工业R&D溢出水平的影响。在控制了溢出接受地自身R&D投入水平、国际R&D溢出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发现:(1)市场化改革提高了R&D溢出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效应,特别是在来源地市场化程度较低时,溢出接受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R&D溢出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2)地方保护主义对R&D溢出有显著的负效应,R&D溢出越大,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负效应也越大。当考虑了距离对溢出的不同影响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提高R&D的溢出水平,除需保证必要R&D投入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进市场化转型与消除地方保护壁垒,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比较了不同技术水平下FDI技术溢出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对创新贡献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引进技术对创新的贡献大于FDI技术溢出;低技术水平不利于引进技术消化和FDI技术溢出;高技术水平企业FDI技术溢出的效果相对减弱;自主研发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总览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外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几个机理,进而针对中国外向FDI分布现实做了必要的修正,由此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正在涌动的外向FDI浪潮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性检验。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企业的外向FDI历史不长,但规模已经不小,这种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已开始显现。通过对FDI流量与要素生产率变化之间相关性的考察,能够较清晰地捕捉到这种影响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为丰硕。本文将对国外学者对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引入FDI通过知识溢出带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是我国区域政府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针对学术界出现的对立的"强化观"与"弱化观",从本土集群企业的视角,基于对嘉善木业集群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FDI知识溢出对本土集群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企业主导的全球网络与本土集群企业参与的本土网络虽然并非完全隔离,但是由于FDI与本土集群企业分别沿着两条相对独立的知识发展轨迹演化,因而获得FDI企业知识溢出并不能直接推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并且由于吸收能力的对象专用性特征,本土集群企业较高的吸收能力在促进企业按照原有路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本地锁定问题,阻碍了企业利用FDI的知识溢出来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FDI对广东技术进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FDI对广东省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进一步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来分析则发现,来自港澳台的FDI对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负面的;而来自西方7国的FDI对广东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的影响。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FDI比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有着更强的溢出效应,而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FDI对广东技术进步的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庄惠明  郑剑山 《管理评论》2015,(2):26-34,98
本文对服务业FDI技术溢出与竞争排斥效应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确实存在,外资进入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各地区技术进步,促进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但技术外溢效应也呈现地区差异,表现为对东部地区的技术拉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会加剧地区技术差距水平;而服务业外资的竞争排斥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即服务业引资相对规模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否则服务业外资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将不再是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中国制造业14,291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行业内、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①的溢出效应。通过使用两类反映溢出的变量指标,且每一类指标按照地区和三位数行业分类标准细分,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本地区某行业外资的进入是否对本地该行业的内资企业有外溢影响?第二,本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相关行业的内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第三,其他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内资企业存在技术外溢?结果表明,在行业内,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表现并不明显;在行业间,外资企业通过人员培训效应或人员的流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在地区间,外资企业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20.
周晓晗  张江华  徐进 《管理科学》2021,24(2):111-126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产出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寻求研发合作.本文探究了存在技术溢出下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合作动机,重点分析了研发合作对企业竞争力、行业总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政府如何在不同的溢出水平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在第一阶段决定是否建立研发合作,在第二阶段同时决定研发水平,在第三阶段进行序贯产量竞争.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于静态博弈的情形,在序贯产量竞争中,只有当溢出水平在较低的范围内时,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才会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其次,研发合作可能会削弱领导企业的市场势力;最后,市场结果可能是无效的.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