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1958年、1970年、1978年出现了三次投资规模大幅度膨胀.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周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1978年投资规模严重膨胀后,国家及时进行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但1982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接近30%,1983年降到10%左右,1984年又增加到25.6%(已扣除不可比因素),1985年又比上年增长5.5%,1986年投资规模继续膨胀.不少同志从经济角度对造成投资膨胀的供给原因(如银行贷款规模扩大、预算外资金来源增加等)和需求原因(如消费结构的变化、非生产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企  相似文献   

2.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膨胀,是造成经济过热,需求过旺,供求失衡,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它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治理经济环境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取决于基建规模压缩的程度。为此,我们必须抓好这个中心环节,坚决刹住固定资产投资不断膨胀的势头,真正把过大的投资规模压下来,以保证治理经济环境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解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加速和市场化深入发展的特殊发展阶段中,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出现了三方面的矛盾。一是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不快,但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幅过大的矛盾;二是虽然物价总水平很低,但人们对未来发生严重通胀的预期值很高的矛盾;三是经济增长显著回升,但失业率却继续攀升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构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正常经济生活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供不应求,从而使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这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二是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失衡。有些商品供不应求,需求严重膨胀;有些商品供过于求,需求不足。社会购买力集中投向少数的几种紧俏高档商品上面,引起少数商品供求紧张,物价上涨,导致人们心态失衡造成购买商品的饥渴症。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供求效应的协调发展王学真余万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供给和需求双重效应,供求效应的作用过程便是经济的增长过程,当固定资产投资供求效应协调发展时,经济便会自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当固定资产投资供求效应不协调时,经济增长便会自我...  相似文献   

6.
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同志对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于探讨,本文也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实质及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对策思路。一社会总需求由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积累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指以货币额表示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和超过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的社会净产品可供量。如果积累需求过盛而消费需求相对萎缩,或者相反,那么,这只是结构性需求膨胀而不是总需求膨胀。所以社会总需求是否膨胀以及膨胀的程度如何,取决于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结合后的膨胀程度。目前的情况是以上两方面同时膨胀而构成了社会总需求膨胀,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且又有相当的购买力结余。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建国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超过国力所限,造成经济过热,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治理整顿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缩减,又造成需求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销售疲软等经济过冷现象。实践证明,宏观经济运行无论是“过热”还是“过冷”,都对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而投资膨胀或投资不足,是造成经济过热或过冷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力争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理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很好地完成。由于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直接结果,其现实承担者是货币,并且同财政活动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总需求膨胀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失误、通货膨胀、财政活动失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等因素激发起了总需求的盲目增长,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在总需求的过猛增长下形成了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的膨胀性总量失衡。因此,就总需  相似文献   

9.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人们已发表了许多看法,但认识并未统一。依我看,通货膨胀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我国来说,其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是消费膨胀和投资膨胀、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双膨胀,引起财政赤字,信用膨胀;表现在市场上则是商品供求失衡,需求过旺;物价也因此而难以控制。过旺的需求又拉动生产造成经济过热。我国通货膨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我国已长期存在却迟迟未能解决,以至于通货嘭胀逐渐严重化。原因何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六五”后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失控,投资规模空前膨胀,在固定资产投资1984年比1983年增长19.7%的基础上,1985年投资额高达1652亿  相似文献   

11.
投资膨胀是指投资需求严重超过了投资品供给。一般来说,投资膨胀的形成是由于投资需求方面的原因,即投资需求盲目增长造成了投资膨胀,也可能是由于投资品供给方面的原因,即投资品供给不足造成了投资膨胀;还可能是由于投资需求与投资品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投资需求增长过猛和投资品供给不足共同造成投资膨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投资膨胀既是投资需求盲目扩张的结果,也是投资品供给不足的结果,属于双向型投资膨胀。因此,研究我国的投资膨胀必须采取双向型分析方法,即从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两个方面来研究投资膨胀。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治理整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需求得到了明显控制,有效供给继续加强,主要比例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涨势逐月减少,在实现供求平衡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8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比上年压缩近500亿元,在总量压缩的同时,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部门的投资有所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6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初步扭转了1984年以来社会需求连年超过总供给的情况;调整产品结构也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745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年来的消费需求不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在经济学者当中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本文从理论模型分析入手,得出经济结构失衡会使产品供求既存在超额供给和价格下降,又存在超额需求和价格上升的论断。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失衡所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最后提出了在经济结构上进行宏观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贷杠杆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通过贷款利率的高低和贷款条件的优劣,影响和调节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稳定协调地发展。固定资产贷款利率过高,会抑制投资需求,延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低,将刺激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失衡。解放以来,国家为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了一些优惠利  相似文献   

15.
投资作为社会三大需求之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合理的投资结构,必然带来满意的投资效果,我国的经济增长有60%左右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所谓‘洞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建立新的固定资产或更新改造原有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行为。换句话说,是指为了完成固定资产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投入资金的经济行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投资结构决定的。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果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就难以发挥,致使经济发展后劲不…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正确的投资政策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1989年起发生的市场疲软着手,认为经过十年发展和投资体制改革,投资需求不足正在取代以往的投资规模膨胀而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新问题,亟需我们制定相应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把主要精力转到治理整顿上来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改革,建设成绩卓著,举世瞩目.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消费基金双失控,国民收入超分配等不良情况.1984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及1985年出现的工业超高速发展,本应进行经济调整,但在一片"软着陆"声中,未经着陆又继续起飞,以致总需求愈益膨胀.新中国成立40年的史料表明,总需求膨胀主要根源于投资扩张——"基建挤财政,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  相似文献   

18.
一、现实中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1.实践中的困惑.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管制经济,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的重点是在经济的微观领域——企业身上;在宏观领域却不那么得心应手,甚至累累失误.如需求膨胀、总量失衡、结构不合理以及增长速度大起大落等均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症.时至今日,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仍不健全,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一直没有一个统揽全局的、具有权威性的宏观调控机构,同时未形成以计划为核心的各种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以致各手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分工,各行其事,没有统一的着力点,形不成合力,甚至有时还相互抵消.由此削弱了对总需求的控制和约束,固定资产投资过猛、流动资金贷款增长过快,以及社会总需求急剧膨胀的状况时有发生.当“瓶颈”产业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搞“急刹车”,即降低速度,减少财政支出,紧缩银根,停建项目,以压缩社会需求.可是,当经济稍有好转,行政管制略有放松,新的一轮需求膨胀又重新开始.至今,我国经济发展仍未走出这个“怪圈”.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是当前经济改革的严重障碍,遏制通胀和物价上涨,是我们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存在的以投资、消费需求双膨胀为特征的通货膨胀,是在总量与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产生的。多渠道地回笼货币,以金融中心调控功能调整结构,治理恶性失衡,是当然的选择。资料表明,1988年末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达3807亿元,还有1500多亿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亚诺什·科尔内认为“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生产资料短缺也是长期存在的。虽然当前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固定资产投资有所紧缩,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银行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得以初步控制,使生产资料供求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这种供求缓和的基础仍很脆弱,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调的大氛围中很难持久,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从国情出发,建立和运行一系列调控机制,加强对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