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危机管理思想,其整体更为重视危机预防。在危机预防方面,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强调道德及社会责任;法家强调制度化、创新与识危除奸;道家强调领导者"有为乱之首"及处于成熟阶段的组织的危机预防;兵家强调对信息的系统搜集。在危机处理方面,儒家强调"不仁则失";法家注重运用激励约束机制;道家注意到在危机中的机会;兵家强调信息管理及对危机的快速响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制造危机,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2.
兵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纷繁复杂的战乱环境中,它崇尚功利、重视理性和实用性。兵家的这些特点对于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思想领域,兵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思潮向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理性现实精神转型;在政治实践领域,则主要表现在对法家变法运动的影响上。兵家思想作用于政治,开创了法治、刑赏和君主专制制度,造就了一个统一的秦帝国,但也为这个帝国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3.
评岳飞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英雄岳飞,在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近二十年实战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德为先、以智取胜、治军以严、临战以勇、用人以信五个方面。其中尤以以智取胜、严以治军最为突出。他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和岳家军“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已成了治军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自孔子以后分为两支,分别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孟子注重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主张推行仁政;荀子则在发展儒家思想的同时,融法家思想于儒家思想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5.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的兵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姜太公《六韬》《司马法》中由政治到军事的思路,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固国强军方针,在文武兼修、以德治军的基础上提出“义兵”“慎战”的军事主张,首开《论将》《治兵》篇,专论“总文武”“兼刚柔”的将领管理要求和“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治兵理论,论析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作战原则,对于丰富先秦兵家军事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先秦兵家的性质及其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个部类书籍之后的类序和后代目录学家对书籍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代人是把兵书和诸子同类看待的。虽然诸子和兵家的形成吸收了“王官之学”的某些思想资料或文化元素,但直接说学派本身源自王官某职是不确切的。从历史的递进层次来看,第一阶段是有兵事而无兵学,第二阶段是有兵学而无兵家。从《兵书略》和《诸子略》对先秦同一作者的文献采用在不同类中进行“交叉著录”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到战国初才正式产生兵家。而且最早的兵家人物与法家人物常常是二位一体,其共同渊源则是在孔子身后分散各地的“别儒”。  相似文献   

7.
兵家与儒、道、法等诸家思想的交融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兵家思想体系及特征,旨在领悟和传承先秦兵学的文化精髓。采用分析、归纳、对比、论证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指出先秦兵家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吸收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借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兵家虽然不同程度地融会了儒家、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但却是以兵法、兵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兵家和诸子百家思想虽然在某些表述上字句相似,但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兵家和诸子百家之间论兵最大的区别在于执著功利原则和崇尚人本精神的对立,从而决定了在军事思想方面的差异,即讲求用兵操作功能和追求用兵思想境界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兵家和平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兵家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伟大精神成果.和平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古代兵家的战争观;和平既是古代兵家赢得战争的战略,也是兵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本文以辩证的观点,挖掘了古代兵家和平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打着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古代兵家和平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法家到近代新法家,国家主义构成了两个时期法家思想的重要主题。先秦法家并没有创建专门的国家主义学说,但通过对先秦法家具有国家主义倾向的思想予以萃取、整合,可以概括出法家的国家主义观;而通过对近代新法家尤其其代表人物的国家主义观点予以梳理、拣选,则能够总结出新法家以 “国家主义”命名的系统理论。在对新旧法家国家主义思想予以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提炼出可以明显助益于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和民族国家构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治军方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作为近代盛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家,其治军方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作仗之本;二是实行“训”与“练”兼施之法,训营规,训家规,练技艺,练陈法;三是协调军队内外的各种关系,使诸将一心,万众一气。曾国藩治军思想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成才与就业》2009,(7):49-49
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学校一贯积极传承和实践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近年来更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百所职校重点建设工程合格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中等职校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并连续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一切干部都是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根据这一精神 ,在中国教育工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 ,尉健行同志明确提出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在学校的贯彻落实 ,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 ,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在此精神指引下 ,校务公开相继在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开来 ,并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实行过程中 ,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州市各区的40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广州市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低,与国内正常成年人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教师之间男教师心理健康状水平总体比女教师低,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学校教师,而且在个别因子上达到极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文学批评领域出现的一场学院派批评成败得失的争论,有其复杂多元的思想与时代背景,它是有意义的。但学院派批评尚非严格意义的学派批评,它存在的某些不足与缺陷,从理论美学上加以检视可知,要建设起真正的学派批评必须解决好三个重要理论与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学校的内涵是丰富的 ,以电化教学为主要手段 ,网络教学构建现代化学校的基础 ,详细地描述了现代化学校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陆九渊与朱熹的分歧开始,心学与理学的纷争就没停息过,并在现代学术发展中延续着。冯友兰以“底”和“的”的区分来标志真际和实际,认为有真际的宇宙之心,而没有实际的宇宙之心,这就把心学问题变成了一个逻辑问题;熊十力则想要以性智统量智,在证会本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这是以心学统理学。现代人对心学与理学的理解不可偏颇,心学挺立主体、提倡自由,理学注重文化、倡导实践,二者相互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先生认为宋明儒学有程朱理学一派,陆王心学一派,还有从张载到王船山的"气学"一派。牟宗三先生则认为在理学和心学之外有从胡宏到刘宗周的"性学"一派。实际上,气学一派与性学一派可合并为一,他们都从周敦颐以诚论道、以诚论性开其端绪,其特点是理气合一、性气合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他们都以"诚"作为其哲学宇宙本体论的最高范畴,由此,可以称其为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  相似文献   

18.
从道统的角度审视清代宋学、汉学之争的实质和影响。分析认为,清代宋学和汉学之争的实质是儒学和皇权的道统之争:顺治、康熙等以宋学的名义逐渐从儒学士人手中夺取儒学道统,清代宋学在皇权面前集体失语;然而,儒学士人的道统情怀及其惯性使得清代汉学家另辟蹊径,尝试建构新学统,以重获对儒学圣道和经典解释的话语权,重塑儒学新道统;只是清代汉学家狭隘的学术视野、怀疑作风和排斥思想的方法不仅未能完成重塑道统的使命,还从内部瓦解了儒学价值及其载体;在欧美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儒学变得日益支离破碎,加剧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贫困。  相似文献   

19.
权力下放与校本管理运动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称。享有一定自主权力的学校,必须承担起学校发展成败和教育品质高低的责任。但有了权力,又具备绩效责任意识的学校并不必然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而创造未来的组织,它还必须拥有自我评估、自我完善的机制与能力。赋权、问责与增能的有机结合才是学校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是全社会的示范区,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指校内各种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目前高等学校校园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校内各种利益关系不协调、经费投入和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矛盾。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是,以人为本,注重内涵,民主法治、协调利益关系,凝练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