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大学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本文分析了大学城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 ,提出了大学城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实现办法。  相似文献   

2.
宫民 《决策探索》2013,(22):45-46
大学城也被称为高校园区,《教育大辞典》中对大学城的定义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人。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此说来,大学城是一个以多所大学为核心构成的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社区,通过大学与城市的有机联系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化战略的一种新形态。作为中部大省,在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中,河南将教育作为全局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信息为中心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城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和地区发展新的重要模式,这种以"集群"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办学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建设热潮。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大学城的布局以及其区位因素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城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国内外大学城发展历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大学城布局基本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试图围绕我国大学城规划布局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州大学城"地王"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对应否在大学城内建设商品房的争论,本文通过对政府在大学城内进行土地拍卖的行为进行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分析,认为大学城的商品房应该建,但是定价不能够过高,政府在当中应该平衡信赖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粉笔+黑板”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单一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介绍英语教育中世界大学城应用的优势,及其常见的几种应用方式,即大学城私信和Research。  相似文献   

6.
该文探讨了福州地区大学城教学资源的共享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和管理模型,并构建基于外包化、信息化、内部强化、合作化的福州地区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阐述大学城建设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对策。由于大学城建设的财务风险是一项业务性工作极其错综复杂,不仅涉及到大学城建设资金周转问题,还涉及到高等院校长远的发展。财务风险对策,是建立合理的贷款规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等,使得财务风险最小化,保证大学城建设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世界大学城空间已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拓展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重庆大学城内,前身是私立胥宇中学,始建于1940年,曾七异校址,十一次更换校名,并于2008年9月入驻重庆大学城。学校占地68亩,建筑面积2.5万m2,投资达5000  相似文献   

10.
大学城是以大学为主体,主要由企业投资、政府协调、指导和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枢纽。本文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福州地区大学城办学模式“独立-共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边济 《决策与信息》2008,(10):40-43
1999年,随着中国大学的普遍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圈地、大发展新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高校学生人数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同几年前各地大建开发区的现象如出一辙,如今“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中国大地突然间演绎出了一场“大学城”建设的豪赌。  相似文献   

12.
学生社团在各大高校中日趋成为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实践平台,是大学生联系社会的重要途径。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福州大学城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建议,促进高校社团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在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及高科技企业合作之下,纷纷出现了规模各异的大学城。一个地区的原有高校在政府的规划之下,校址迁移,重新集中布置,逐步形成高校园区,再由高校园区与邻近城市的互动发展逐步演化为大学城,形成了教育产业聚集区的雏形。而这一雏形的产生并非偶然现象,产业集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区域创新优势等正是促使这一教育产业集群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林勇 《管理科学文摘》2011,(15):113-114
“园校互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调查分析了重庆虎溪大学城与惠普西永微电子园互动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重庆大学城“园校互动”发展路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咨询》2013,(4):2
在重庆西部那一片热土上,"一城三园"以迅猛态势书写着重庆的速度与神奇。大学城第一小学追随着西部新城发展的步伐,傲然屹立在科教名城、学府名街——陈家桥里,彰显着"大与美"的特质。学校始建于1948年,历经64年岁月的洗礼与磨砺,在前任的老领导们带领下,一步步走来,留下无数坚实的足迹,学校由私立到公立,从镇级管理到教委管辖,几易其址,几易其名,直至2008年,遭遇震惊全球的"5·12"地震,区教委在陈家桥镇的大力支持下,在距原校直线距离300米左右的地方征地60亩,投资7500万元修建  相似文献   

16.
餐厨垃圾产量大、含水量高、处理困难,一直是垃圾分类处理推广过程中的"拦路虎"。高校餐饮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尤以餐厨垃圾腐臭横流等问题最为突出。该文调查了福州上街大学城各高校及中学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现状,指出了无害化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广高校(中学)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重庆大学城内,前身是“私立胥宇中学“,始建于1940年,曾七异校址,十一次更换校名,并于2008年9月入驻重庆大学城。学校占地68亩,建筑面积2.5万m2,投资达50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学城地王现象加以思考,揭示该现象背后的深层缘由.  相似文献   

19.
大学周边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目前,学校食堂和周边餐厅所需蔬菜,每天需各自派专员采购,还需配备专用货车,有时因为对蔬菜的来源不了解,造成蔬菜质量难以保证。面对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和庞大的学生群体,保证大学城物流需求,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提出在大学城建立蔬菜配送中心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理论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高校精准应对策略研究方面略显不足。该文基于福州大学城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及特征分析,建议高校从构建教育体系、完善事务管理、丰富文娱活动、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解决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