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直译意译的基本概念,并指出直译还是意译不但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对象和语篇类型,而且还取决于译者本人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语幽默的语用认知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指示语指代模糊、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违反礼貌和关联原则都能引发幽默的生成,英语幽默具有不和谐性、非真诚性等语用特征,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直译和意译兼用、注解等方法,尽量译出幽默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孙晓波 《理论界》2005,(5):161-161
在语篇翻译中,对于文化成分的处理模式有多种。如直译模式处理、文化阻断模式处理、归化模式处理等。本文从文化和语言的本质关系着手,浅析文化融合模式对语篇文化成分的处理,对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这对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托,佐以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宿州市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为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规范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与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每个社会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与文化的民族特色有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都注意到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但异化论主张直译,强调原文的语言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子,归化论则注重地道的译语形式及相应的文化因子。与微观翻译策略不同,作为宏观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观照和反映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拟从会话含意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英式幽默的语用翻译。基于笔者所收集的真实语料,认为英式幽默汉译可以采用直译法和直译加注法来再现原文的会话含意。若英语原文没有涉及英国特有形象或现象,可以采用直译法来移译英式幽默,再现其话语含意。若英语原文涉及英国特有形象或现象,在直译之外还需对其进行注释。通过直译法以及直译加注法,汉语译文可以再现英式幽默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7.
语篇分析及其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在教学中引入语篇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中国翻译小说空前繁荣,其间普遍采用一种“译意”的翻译方法。所谓“译意”,就是“译意不译词”,译者在保持原文主要内容不变或主要故事情节完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阅读习惯、审美情趣进行删改、增补或发挥。其操作比“意译”还要宽松,涵盖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式;而且在语篇层面上进行,不以句子为基本单位。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把它与“意译”混为一谈,对其特征和意义未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界别“译意”和“意译”这两个概念,分析“译意”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述娟 《理论界》2009,(12):182-183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的语言迁移、中介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文中就语言迁移和中介语在二语习得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其中不乏近些年国外在语言迁移研究中的成果,对我国的语言迁移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黎芳 《云梦学刊》2010,31(3):135-138
语块运用不仅是本族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对二语学习者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语块知识、语法知识与其在阅读理解中的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块知识比语法知识更能预测学习者在阅读理解中的表现.且语块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基本不受语法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外出版物中,汉语文化词语翻译通常采用直译、先音译再加上直译作为注释、音译加脚注、直译、直译与文化对应词并用、借译以及直译加脚注等方法,而汉语文化词语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的概念构成具有异质性,对其基本属性的拓展研究揭示了语用预设的某些隐性功能.文学语篇的篇首预设信息对构建整个语篇的认知语境具有重要意义.线性原则、就近原则和类比原则是语篇认知语境构建的基本原则.篇首预设信息,结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推动了整个语篇认知语境的构建,最终构建了文学语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隐喻翻译方法,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Toury、Nida和Kraszewsk三人各自提出了对隐喻翻译的指导原则;国内学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对汉语中隐喻现象的翻译提出自己的方法。汉语隐喻译成英语有以下三种方法:字面直译法、意义对等目标语隐喻寻求法和纯粹的解释性翻译法。  相似文献   

14.
古诗翻译包括源语形式解码、概念意旨整合、译语形式编码三个步骤,本源概念属于概念意旨的范畴.具有普遍象征喻意和本民族特有象征喻意是两种不同的本源概念.基于本源概念,古诗英译意象重构技巧包括意译、直译、换译、改译、加译、不译,其中,语料库实证证明意译是古诗英译意象重构最常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等效翻译要求译文给读者带来的效果等同于原文给读者带来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注意直译与意译的结合。本文从探讨直译与意译的效果入手 ,讨论了等效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梅 《人文杂志》2012,(4):181-183
文章以名家的唐诗译文为例,对比意译和直译的特点,说明唐诗翻译上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翻译的方法,来传递诗词原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意境与神韵。进而,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应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胡维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111-112
本文尝试结合具体电影译名实例,归纳出电影片名翻译普遍采用的直译、音译、直译意译结合法和另译法。  相似文献   

18.
文字润饰不是简单地变“直译”为“意译”,多数情况下,它是对过分欧化的译话进行汉化,使之在字法、句法上合乎汉语自身的规律。译者如果拘泥于原语句的表层结构,没有自己的笔墨活动,就必然在原作与译文读者之间设置理解障碍。因此,文字润饰的问题也是改善表达方式、消除交流障碍的问题。文字润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含意内化,化繁为简含意内化是指将原文表层信息内化于译文语境,寓意于言外的语言转化现象,通常表现为减词,使译语不带原语语符的痕迹。1.Everythingwasnowaccountedfor,twohundredandsixtypesos—whatthewouldb…  相似文献   

19.
邢襄平 《理论界》2006,(4):192-193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了英语委婉语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英语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属于同一基本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即“原型”)和非典型成员(即“边缘成员”)。禁忌语具有该类范畴的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在概念上更具凸显性,更易引发人们较高的认同率,使人们产生较为敏感、激烈的认知心理反映;与其对应的委婉说法则具有较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且其边缘属性易与临近范畴属性相交叉,人们对此产生的认同率较低,引起人们的认知反映较模糊,产生的不快也较少。而且,人们使用委婉语时,会凸显不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带有个体差异的认知心理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