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90年代中期,菲律宾华人人数约110万人,福建籍占85%以上。其中又以福建晋江、惠安和厦门占多数。其次是广东籍,约占10%,其余地方约占5%。菲律宾华人主要集中在吕宋岛,占了70%,其中又以首都马尼拉最为集中,约有对万人。维萨亚地区约占20%,棉兰老岛约10%。宿务也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约有4万华人。战后,尤其是进入70年代末期以来,菲律宾华人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华人社会逐渐融于当地主流社会,用另~句话来说,就是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婚姻与家庭开始的。家庭一位西方学者…  相似文献   

2.
骆莉 《社会》2003,(8):62-63
东南亚华人社团曾是东南亚华人社会 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 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人社团在东南亚各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二战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采取了限制华人的政策,华人社团活动受到很大约束,曾一度走向低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人政策由排斥、迫害逐渐转变为引导、利用,在此情况下,华人社团开始从低迷走向复兴,并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Miss南 《东西南北》2009,(5):64-64
在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许多由于华人不懂当地文化,而触犯了当地法律,从而锒铛入狱的悲惨故事。从前比较出名的一个是,有一个小男孩,有一天调皮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撒尿,一不当心被邻居一名中国老伯伯看见。老伯伯为了表现中华文明和蔼可亲的一面,就很友好地碰了一下说:哦呦,小鸡鸡哦。  相似文献   

4.
费晟 《太平洋学报》2014,(11):55-62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移民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由此确立起较高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过,华人移民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所波及,并受到部分西方媒体及少数政客的借题炒作。本文认为,从我国发展对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关系的角度看,岛国华人社会将扮演日益重要且积极的纽带角色。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5~17日,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和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联合主办,爱德基金会协办的第五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匡亚明报告大厅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内  相似文献   

6.
“五缘”文化与亚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变化的现实,从文化史学的角度考察以伦理主义为中心,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人际联系网络为表现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深刻影响;从经济、文化互动,即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与区域化双重导向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和在变异中延续的“五缘”文化产生的凝聚力相互作用中,考察了世界华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华人,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今,加拿大华裔的人数不多,约为三十万,占全加人口的1.5%。近年来加拿大移民政策有所改变,以及1997年香港将回归大陆,华人移居加拿大的数量也许在今后十年内有所增加。加拿大华裔较少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长久以来加拿大政府在移民问题上采取种种歧视政策的结果,也是欧裔加拿大人排外心理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对决定华裔人数以及制约华人移居加拿大后生活状况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一简略考察。首批华人移居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正值弗雷泽河流(Fraser Valley)发现黄金的19世纪50年代。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自美国加州,曾在那儿当过矿工,而另一些人直接来自于中国。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颇受欢迎,因为当时采矿业以及铁路、公路和隧道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6日-11日,本文作者赴澳大利亚悉尼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政策研讨会和澳大利亚社会政策研讨会,并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社会福利署官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的华人可以分为 4部分 :( 1 )集中在唐人街的华人 ;( 2 )在夏威夷的华人 ;( 3)学者与专业人员 ;( 4 )暂居美国的华人。图书馆和信息领域的华人属于学者和专业人员 ,他们大多是在国内完成了学业 ,具有较高学历后移居美国的。以前的中国移民主要是从事劳动和服务业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接受良好教育的华人形成了中产阶级。在 1 965年以前 ,由于美国移民政策的改革 ,中国专业人员移居美国的人数大大增加 ,其中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2 0世纪 60年代美国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求很大 ,图书馆工作对许多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民族志》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我国积极筹备 2 0 0 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时 ,阮西湖教授的《澳大利亚民族志》一书于今年 5月出版 ,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有助于大会的筹备工作。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还存在着少数原住居民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成分异常复杂。1 973年 1 1月 ,澳大利亚正式采纳“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30多年来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亚洲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十分有利于澳大利亚接近亚洲 ,并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尽管澳大利亚在生活方式上与加拿大和美国有相似之处 ,但澳大利亚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香港在拆毁一座旧海车船场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大批华人遗嘱档案。这批遗嘱材料的发现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遗嘱继承制度在香港的变异发展提供了宝贵而又丰富的材料,不仪开辟了一个透视占据香港主导地位的华人社会历史的奇特窗口,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中国文化及家庭制度与以英国法为代表的香港两方制度相互作用的历史。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对比,揭示了香港华人遗嘱所保留的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其重实而轻形式之特点竞与现代遗嘱继承法的发展趋势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2.
当代澳洲社会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特殊事业——思想库。20世纪80年代,是澳大利亚的思想库诞生与成长的年代,大多数思想库都产生于这一时期。思想库的出现,对澳大利亚的公众、政治和社会生活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使社会政要、大学教师、工会和其他的传统思想堡显得黯淡无光了。澳大利亚目前拥有七所思想库。就办公条件来说,一般都很简陋。条件最好的是维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美国华人的就业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红 《求是学刊》2007,34(1):138-144
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特别是《1965年移民法》的实施为华人移民美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美国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学历构成有所提高,来源结构更加丰富,性别比例日趋平衡;在就业市场上,职业层次空前提升,地域上的分散化趋势有所加强,华人社会内部就业的多样性特点也日趋明显。但作为外来移民,华人仍面临种族歧视、语言障碍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后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进入了一个变革时期,即“朝向亚洲”时期。这一重大转变,主要是基于经济因素和安全战略方面的考虑。本文就上述考虑,及澳大利亚在新时期的一些具体作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参与度是留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由于受语言和文化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并没有充分地与当地主流社会接触的经验,这不仅限制了他们人际交往的空间,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留学生较为集中的6所大学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影响留学生社会参与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以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娴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为支撑,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态度是提高社会参与度的因素;遭遇种族歧视的次数、对待种族歧视的态度和自我种族身份的认同,也是影响留学生社会参与度的主要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学业特征也都与社会参与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个澳大利亚人的视角描述了法律高等学位课程的国际化的背景与现实。(一)澳大利亚大学的设置首先,重要的是要了解澳大利亚大学体制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那时起教育基础变得更加广泛,而非只面向精英,同时第三等教育环境的影响也使得大学开设的法律课程数量大为增加。澳大利亚大学的模式起源于优秀的英国模式,在20世纪后二十年,出于对未来利益和社会技能的考虑,即所谓“知识经济”的考虑,政府的政策持续强调第三等教育作为公共福利的重要性。与以往相比,中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的比例大为增加了,尤其是法科课程增设了不…  相似文献   

17.
195 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立了第一个中文教授职位,到2 0 0 3年正好5 0年。紧随其后,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分别于1 95 5年和1 960年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从这些教授职位的确立开始,澳大利亚的中国文学研究日益多样化并因其创新性而赢得国际声誉。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一些成立于2 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学也设立了中文或亚洲研究的教授职位,以此表明这一此前“神秘”的研究领域在这些学校中得以规范化。数十年间,在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基础上,一种澳大利亚的视角逐渐形成。澳大利亚人口的多文化交融以及最近以来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热情都有助…  相似文献   

18.
走入21世纪的澳大利亚社会科学——构成、变化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在近几十年 ,尤其是在 2 0世纪 90年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论的变化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在应用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为社会、政府以及企业带来了即刻的和长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梳理了1973年至2007年间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废除了"白澳政策",并针对越战后的难民危机开始制定新难民政策。自此之后,从弗雷泽至霍华德时期(1975—2007)的四任政府都采取了严厉的边境控制措施,尤其是霍华德的"境外收容"政策成效显著,但却缺乏人道主义精神。陆克文上台后废除了"境外收容"政策,然而同党的吉拉德上台后却又回归日趋严厉的难民政策。论文认为,吉拉德政府的难民政策改革有其国内背景与全球背景;其次将吉拉德难民政策的改革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开始吉拉德出于政治考量试图回避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并在人道主义与国家利益的妥协中寻求改革,却在国内博弈中受挫失败,最终不得不重启"境外收容"政策;最后,吉拉德及其后的各届政府在实施强硬难民政策上达成共识,两党政策逐渐趋同。在人道主义和国家利益之间,澳大利亚最终选择了国家利益优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杨适近现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历史变动,造成了如今大陆、台湾、香港在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差别。华人散布于全球,受到了西方和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更使中国人在文化上显出多样性。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否定中国人在文化上和伦理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