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课题。综观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史学界主要就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戊戌变法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人物评价、维新派的变法纲领评价、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论洋务派在戊戌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戊戌思想解放运动,洋务派从多方面作出贡献,如:推荐早期维新派的著作,积极支持办《时务报》等报刊,鼓吹变法等。但在变法运动走向高潮之际,洋务派把批判压制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放在首位,从而又严重阻碍了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世纪之交,回眸百年前的戊戌变法运动,更可见其对中国历史近代化的影响至深至巨:它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精神解放的闸门,酝酿发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面的改革创新;作为变法运动的重中之重,政治体制改革更引人瞩目、发人深思;作为广义的社会文化变革运动,更为以后中国的一系列革命与改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4.
评述了建国后史学界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几种观点,辩析了戊戌变法作为改良主义运动具有两面性。但它所起的历史作用是进步的,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本质。我们应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去理解维新派在变法中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1898年10月,继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在山东、河南、直隶一带酝酿已久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又从山东首先爆发了,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政治口号。为了能全面地理解这一口号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魏源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学习西方主张的思想家。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所谓“师夷”思想,对我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乃至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均产生过极深刻的影响。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和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时值得总结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是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顺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性和进步性彪炳史页。康有为发功的这场运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他认为“变之之法,富国为先”,显  相似文献   

8.
《戊戌奏稿》是康有为戊戌年间的变法奏议辑录,戊戌政变后,由其长女康同薇搜集抄存,麦孟华编辑,清宣统三年(1911)在日本横滨铅印出版,收录康有为戊戌年正月至七月(1898·2—8)间所撰奏疏20篇,附录进呈编书序文5篇,共计25篇。此外,还开列有奏疏存月13篇,无正文。据麦孟华《南海先生戊戌奏稿凡例》所称63篇之数,所收录者仅占三分之一。《戊戌奏稿》所收康有为奏疏虽不完备,但刊行以来,长期被人们视为信史,成为学术界据以研究戊戌变法运动以及戊戌时期康有为思想和政治主张的重要史料。70年代,台湾学者黄彰健首次对《戊戌奏稿》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黄彰健根据《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有关材料,对《戊戌奏稿》进行考察审核,认  相似文献   

9.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历史也成了他们任意宰割的对象。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除了捏造的所谓儒法斗争的线索之外,几乎骂倒一切。对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运动,就是其中的一例。他们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把戊戌变法一概说成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狗咬狗的斗争”,是一场“保皇运动”,甚至说它是一场“卖国主  相似文献   

10.
论戊戌变法时代精神的精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是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冲突及挑战的回应。维新派在这一过程中所凸显的价值批判精神、对待的融突精神、整体的平等精神、思维的辩证精神、经世的致用精神、形上的贯通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仍有其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近代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近代法治主义的最早宣传者和鼓吹者。他的法治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系统总结,更是他在政治实践中对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大胆接受和吸收的产物,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结晶。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在当今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洋务教育启蒙不仅引起了近代部分知识分子结构的转型,而且促使他们的政治思想主张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他们从旧知识分子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社会变革的积极倡导者。他们与新生的民族资本家相结合,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一支完整的社会变革力量而开始走向中国历史的前台,孕育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13.
论谭嗣同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既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中坚,又是近代中国宣扬人道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仁”为理论旗帜,提出了要求人的平等、价值、权利的人道主义思想,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法礼教展开了极其猛烈的抨击。他这一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差异;但在本质上也未跳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窠臼。  相似文献   

14.
吴玉章同志(1878~1966)的一生,主要是进行革命斗争和办教育,同时研究历史并推行文字改革,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 吴玉章生在清朝末期,在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报国。他从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起,到辛亥革命、第一次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近代化是指中国人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而言。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部分两步走的尝试:第一步搞君主立宪制;失败后又搞了民主共和制。这两步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戊戌变法运动;第二阶段的立宪运动;第三阶段的民主革命运动。三者的关系是,戊戌变法可谓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先导;立宪运动是戊戌变法继续和发展,开创了政治近代化的端绪;民主革命运动是立宪运动的飞跃,实现了民主共和制建立的尝试。一、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先导戊戌变法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日本式的君主立宪政治体制,从这…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之一.他不仅领导并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而且在近代思想、文化方面也卓有建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把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推向最高峰;把进化史观与民主政治有机联系起来;集大同思想之大成,提出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传统儒学作了民主主义的新解,成为新儒学的鼻祖;大力倡导发展现代科技;对书法艺术也有独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现代化,其发端既非西学东渐的19世纪后半叶,也非辛亥革命后制度大变迁的转折点,而是始自于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运动。这主要基于运动的几个突出特点:立宪运动立足于体制上的根本变革,它有别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次变法运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立宪运动的实质是以"法律救国"为宗旨,寄希望于挽救大清的同时挽救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主要模式;立宪运动跳出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变迁和调整过程所贯穿的三个观念(华夷之辨、义利之辨、体用之辨);它不仅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更是转型中的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广范围参与的民众社会运动,所以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清朝末年先后掀起了三次中国现代化运动高潮,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运动从温和到激进,改革探索前后相继,继承和发展相结合,虽然后两次运动具有激进性特征,但总体上逐渐深化呈现为渐进式的发展路径。这种快速而渐进的现代化探索对此后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慈禧太后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表现与她在晚清主导的三次变革中的表现是一致的,慈禧太后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守旧派,她总体上是倾向于缓进变革而反对激进变革的.但这种变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她的专制统治的需要,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禁止.她残酷地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就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韩国)尹美英一、维新派的不缠足运动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挟平等,恢复妇女的“自有之权”必须实现妇女形体上的解放与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为,形体上的解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决条件;而思想上的解放,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所在。戊戌时期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