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对外传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曲折。本文探讨了对外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概念之辨、统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国内重大负面事件与对外首发报道、中外意识形态差异与对外传播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元"文化。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原文化失语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现在跨国家跨文化以及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中。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中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视角。在分析中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阐释中原文化失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多模态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播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当前应理性面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和劣势,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指导下,选取中华文化资源来满足他国受众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从而使中华文化得到理解和认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以下策略:坚持人际传播是基础,推动文化传播日常生活化;大众传播是关键,突出文化传播的大众化、本土化;拓展群体传播,建构文化体验式传播。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对外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这一工作还比较薄弱,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为此,优化对外传播策略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解读为基础,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话语体系的建构,实现话语体系的对外转换,着眼对外传播实效,改进传播策略,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对外宣传,同时优化具体策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念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在传播中,通常仅仅以传播的主体和媒介形态将传播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而换一种视角,从传播的行为取向和施力程度不同又可将文化传播分为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传播向度。强势传播则具有传播取向的扩张性、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传播意图的明指性等特征;柔性传播具有方法的含蓄性、内容的曲指性、行为的内敛性、目标的暗指性等特征。强势传播和柔性传播各有优长:强势传播可析出"有的放矢"、"反客为主"、"多管齐下"、"与时俱进"等途径;柔性传播可分为"抛砖引玉"、"他山之石"、"绵里藏针"、"求同存异"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国际粮价上涨和国内CPI高位运行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粮食价格出现了稳步上涨的态势。然而,在粮价上涨的同时,粮农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粮食产量,反而出现了持续减产甚至土地抛荒的现象。本文对这一"悖论"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一现象背后引发的政策失效问题做了反思。基于当前国内通胀恶化以及粮食增产乏力的现状,本文认为,需要着力解决粮食政策制定中出现的"隐患"、"死角"及"差距"问题,并逐步实现国家粮食政策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伴随"西学东渐"大潮,"人类学"一词经由日本传播至中国,有关人类学的译介也逐渐见诸报刊。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关于人类学方面的论著在国内大量出现,同时许多西方人类学著作也不断被翻译到国内,这标志着人类学在中国的正式起步。20世纪20年代末,以国立中央研究院为开端,人类学学科建设得以启动。在众多学者、高校、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学在经历最初的介绍与传播,很快在国内"生根发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以温瑞安为代表的马来西亚"华侨生",最早将其引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人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实系傅伟勋教授,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郭齐勇、陈卫平、胡治洪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术界的提倡者.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各个朝代一直存在的"周易热"这一问题,将"周易热"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对《周易》在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关照,围绕传播者与传播内容的神秘色彩、媒介的推波助澜、受众的推崇与需求三方面,研讨传播者、文本、媒介和受众是如何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促使《周易》获得惊人的传播效应,进而揭示出现这一文化现象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翻译伦理建构中,过度强调文化异质差异,会造成目的语受众的排他性。于是,译者应采取"先认同再分级说服接受"的翻译策略,这是一种尝试性的等级式信息比率传播模式的翻译策略。此策略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该传播模式运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文化侵入的嫌疑,于是开放、互动、包容、互惠翻译伦理观的建构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赋权现象突显,传统的赋权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网络时代的赋权现象,去中心化和去组织化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常态。公共传播视野下我国网络赋权的传播特征可以从传播主体、内容、对象、效果以及传播力这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明确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促进我国网络赋权良性发展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载体的中国电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竞争,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必须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实行"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在电影传播的文化策略、题材策略、艺术策略以及运作策略上广泛借鉴,大胆创新,以"和而不同"的目标作为跨国传播的文化诉求,开创中国电影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人口流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人口流动对社会文化中人际传播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一种生存与适应的策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构建了新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他们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群体的生存方式、行为规则以及关系网络等,这一社会空间使人际传播产生了全新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审丑”现象出现在传媒文化中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公众的认知和审美有着巨大的改变.针对这一现象,从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等关键词入手对其进行分析,试图从学理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此现象应当采取的策略,希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价值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其传播过程中的伦理失范现象日益严重。面对挑战,这需要从新媒体与传播伦理的概念界定出发,列举新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分析新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波希米亚是一个当代文化时尚中颇为吸引眼球的词汇,卫华博士于浙江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现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深入探讨了这样一个舶来词和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起源、概念发生和精神谱系。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波希米亚"文化现象的学术专著,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波希米亚文化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凭藉。  相似文献   

17.
"两级传播流"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时代,更重要的是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突出个人影响——面对面的交流弥补大众传媒宣传的不足,因此,它不仅是一种"信息流",更是一种"影响流"。本文从"两级传播流"的第二级入手,运用"意见领袖"、个人影响和人际传播等概念,通过对四川彭州宝山村在5.12地震前后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得出人际传播是农村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的结论,并基于个人影响广泛存在的事实,认为在中国农村存在着"两级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精神内涵。目前中国武术文本的对外翻译实践却存在着一词多译、误译、乱译等普遍问题;在翻译策略方面,异化与归化之争旷日持久。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与杂合理论的内在契合性出发,提出“归化+异化的释译求‘合’”翻译策略,探讨武术文化“在对话中求生存,在杂合中求主宰”的社会价值,以期为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传播历史中,"硬传播"曾是一个极为长期的现象.就是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硬传播"仍然是最为基本的传播方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传播形态发生了不同以往的"质"的变化.过去一直居于主导的"硬传播",正在悄悄地让位给登场不久的"软传播".这是一个历史的征兆:"硬传播时代"正在结束,而"软传播时代"则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0.
一、"公共性"概念内涵与建立"新公共性"的必要"中原根文化"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处核心地位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对于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原根文化最重要的特性是根源性和主导性,但是这两个特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目前都缺乏公共性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借助现代新兴传播媒介,对中原根文化进行新的公共性构建。如果梳理一下中原根文化研究及传播的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