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张宝林 《决策探索》2002,(11):28-2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韩冰 《经营管理者》2011,(7X):307-307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既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对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思考不足,导致高校的诚信教育总体效果不够理想,需要探索既可操作又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艳萍 《经营管理者》2013,(32):321-321
<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概括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其中"爱国"是对公民提出的最首要、最起码的要求。对祖国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热爱祖国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祖国无限忠诚,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限关心。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是我们民族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相似文献   

7.
吴燕 《决策通讯》2001,(12):35-36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公民道德建设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进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  相似文献   

8.
<正>道德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化层面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能力,凸显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影响力,是助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领导者》2007,(9):58-58
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发出关于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决定说,2001年9月党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广大干部群众热烈拥护,积极响应,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新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六周年暨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近日,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发出《关于在"公民道德宣传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正式启动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6周年暨第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评选表彰道德楷模活动,充分展示了广大公民树立、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风貌,发挥了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楷模、知荣辱、促和谐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2.
杨前 《科学咨询》2009,(11):24-24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努力抗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唤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开始注意西方、学习西方.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结合自己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成为我党、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所提倡的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今天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确定富有时代特点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是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政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唐代有“安民立政”之说,北宋有“修治民政”之论。民政部门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特定的民政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民政文化建设是民政事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民政部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重视和加强民政文化建设,是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甚至产生了"网络成瘾综合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在倡行德治的今天,如何提升7000万共产党员的道德水平,并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是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每个人的道德都是由内外因复合而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培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通过五个方面的结合来构建党员道德培养系统,推动全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而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耀谋  李力 《经营管理者》2013,(13):152+36-152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将道德建设和制度认同有机整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和倡导尊重他人、尊重权益和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制度认同,维护平等互助诚信自律的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已成为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家事牵国事,家风连党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风,才能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家风建设早已成为全国上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其仍然面临着一定挑战。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党员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当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党员塑造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