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因此,笛卡尔并不是从思维推到存在,思维与存在是同时出场、直接同一的,但这最终使笛卡尔在本体论上陷入"二元论".  相似文献   

2.
1762年前后的康德哲学,在基本主题上有一个明显的“反转”,即从追求确然性的“知识”到穷究知识的“确然性”。促成这一反转的根本动因,正是那篇就康德哲学进程堪称“思想事件”的“应征作品”,即1762年12月完稿的《关于自然神学与道德之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其中,康德通过对比数学知识与哲学知识之间的本性差异,探得“在形而上学中达到最大可能的确然性的惟一方法”即牛顿物理学式的“分析解剖和综合重建”法,终于明确了形而上学确然性的独特内涵及根据,这在康德哲学思想的进程中,有着根本性的转换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和现状看,无指代词的研究是古汉语代词研究中最薄弱的一部分。就“莫”、“无”而言,没有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他们认为是代词的记录。莫、无的无指代词用法,直到《马氏文通》才开始被提出来。它称之为“约指代字”,表“无入”之意。二十年代末,杨树达先生研究了“莫”的无指代词用法。他称之为“无指代名词”,“为无人、无地、无物之意”。但是他在论及“莫”的后面粘附“者”的形式(莫……者)时,又发生了偏差。1963年杨伯峻先生著文,论述“莫”等字的无指代词用法,很有意义。惟惜其简略,且亦未论及“莫……者”中“莫”的词性。今天,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无指代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应万变不离其“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应指耐读性而非易读性 ;译文的得体性才是交际价值的最高体现 ;以忠实为文学翻译的首要原则 ,既可以保证译作的可读性与原作的可读性最大可能地相一致 ,也可以保证译作最大程度地达到“得体”。“优势论”常常追求超越原文的“深化”和脱离原文的“精彩” ,有违文学翻译的本质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提出过一个很值得注意的观点,他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意思是:诗歌创作应当追求“奇趣”,而“反常合道”就是“奇趣”。不难理解,所谓“反常”,是指要冲破常规,摆落俗套,出人意外;所谓“合道”,是指推陈出新、开拓创造,都要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苏轼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文艺活动中创新意识的神髓。纵观苏轼一生的艺术创作,可以发现,他追求“反常合道”的“奇趣”,已不单单表现在诗歌上面,而是贯穿在其全部创作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6.
关于助词“他个”的来源, 有学者认为它来源于双宾语结构“V+他(间接宾语)+(一)个+ N(P)(直接宾语)”中“他(一)个”的虚化, 笔者认为这一结论还可以商榷。从语言的历时演变来看, 助词“他个”的来源其实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化的, 即它实际来源于领属性结构、复指性结构和双宾语结构中的“他+一/这/那个”的凝固与虚化。换言之, 语气助词“他个”的最终形成实际是这三种结构历时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荀子“性恶”论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苟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分水岭在于荀子以“生”论“性”,他讲的“性”是人生俱来的自然情性及其自然的本性,它与庄子哲学有很大关系;孟子讲“性”是指人之异于禽兽的人之性,即我们现在一般之谓“人性”。这一概念荀子称为“朴”、“资”,它指礼义、人道。在这一点上,荀子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然而首先需要理解却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是,荀子的“善恶”概念也与孟子有所不同,它突破了一般道德观的局限而以国家、社会的治乱为背景,以是否合乎礼义来论善恶。  相似文献   

8.
江藩是清代著名汉学家,在《汉学师承记》中,他第一次流露出划分乾嘉汉学为吴、皖两派的思想。章太炎认为江氏在此书中对戴震多有批判之辞,存在“扬吴抑戴”的倾向。然而,通过考察该著中戴震、洪榜、孔广森的传文、《经师经义目录》之内容以及其中围绕《孟子字义疏证》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汉学师承记》确然体现着江藩较为明显的“尊戴”思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幢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阈限空间”指一种临界的、边缘化的他者空间概念。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诗人朱英诞也随古城进入“阈限”状态。无题诗本身带有的形式意味、古典意蕴,以及隐晦朦胧、模棱难解与虚空孤寂等中国式美学特征,实为朱英诞带着双向他者视角进行“言与不言”间丰富探索的有效工具。朱英诞“与古为新”的无题诗,使得沦陷之阈限空间,藏纳了矛盾性、混杂性与不确定性,具有了包容性与扩展力,并展现出中国诗人的“另类现代性”追求。其在帮助诗人建立起自我阐释世界新框架的同时,亦暗含着诗人于北平沦陷时期对存在之真实状态的坚守,以及对独特美学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