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姝 《晋阳学刊》2011,(1):43-47
20世纪90年代始,政治营销理论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该理论借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工具分析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政治市场化运作的理论范式和策略工具,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用西方政治营销理论观照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考察其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探究政治营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营销哲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市场营销学可分为实践营销学、理论营销学和营销哲学,首次提出“营”和“销”的矛盾是营销的基本矛盾,营销哲学中不存在科学和艺术的划分,“4P范式(正题)——[RM范式(中介)]——4C范式(反题)——全新的营销范式(合题)”是营销范式形成的第一个营销范式周期,4P可以减为3P,整体性、自动性和持续性是营销的3个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营销学理论根基的消费者行为学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评介了目前西方消费者行为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把一个完整的消费者身心假设为各元素和局部过程的简单组合;缺乏横贯不同层面的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论;静态、局部现象代替整体心理行为规律。要突破目前难题必须构建一个关于消费者气质—行为这一整体系统的理论范式,研究消费者身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营销到城市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营销理论是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科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研究者学术背景不同,研究重点也各异.本文基于文化消费与城市营销理论,提出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框架--文化发展模型,模型包括文化发展的五个内在要素和五种驱动力,为城市文化发展与营销城市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悦 《河北学刊》2002,22(1):20-23
文化研究经历了形而上学范式、文化批判范式和解释学范式之后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方法论上看 ,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体现了方法论上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的研究重心从先验的抽象实体转向现实的生活实践 ,二是研究的目的从单纯的文化认识转向文化的应用 ,三是研究视野从地域性文化转向全球性文化。这种转变将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建设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典科学和系统科学向来被认为是科学范式及理论传统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的科学,实际并非如此.从方法论的角度讲,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内部事实上孕育了二者沟通与衔接的信息,或者说,量子理论提供了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沟通的可能性.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作为研究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新制度学派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把企业问题仅仅置于交换领域中;老制度学派采用进化论方法,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而马克思则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若使企业理论更加完备和科学,在方法论上必须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也面临不断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出现了以信息科学研究为对象的信息科学范式架构,范式架构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研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构架,范式架构的确立是从科学发展史和理论评估标准审视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范式是那些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或发现的方法论规则或规范.本文提出和分析了信息学范式架构确立的四个层面或条件:技术及时代预测学的角度审视,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信息学学科方法论的形成与完善,形成学科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理论范畴构架.  相似文献   

9.
归纳、演绎和心理的逻辑是科学方法论原则所表征的科学理论生成的基本逻辑,它们以经验为核心,归纳、演绎证实或证伪科学理论,基于科学史对科学发展状况作出判断的模式,表征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科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经验—分析"和综合演绎内在逻辑,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科学工作者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各环节中应该遵循的思考问题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追溯方法论的历史演进为逻辑起点,阐明理论思维方式的两种类型,即分析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并对以往研究生态的人类主义范式、自然主义范式、经济主义范式和科技主义范式等几种常见范式作了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根本缺陷。力图阐发生态研究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抛弃旧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其核心内涵应当包括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多元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