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按要素分配的内涵与资本主义按要素分配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有着密切关系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形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偏差的探析马振杰,马振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份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公平兼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分配理论的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局面,产生了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状况,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4.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方式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支柱.搞好收益分配,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忽略竞争,失去效益讲公平的平均主义弊端,我国进行了以体现竞争、公平和效率原则相结合为目标的分配体制的改革。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分配格局正在出现,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宏观收入分配调控机制,都是对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与突破.这些并不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否定,而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发展创新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新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给按劳分配的实现带来新的特点,但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被“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代替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翻版。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激活社会主义经济;创新所有制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位一体公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位一体公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余陶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给按劳分配的实现带来新的特点,但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被“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代替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按生...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内容,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等重要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方面身体力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计划经济思想,另一方面都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提出商品货币关系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发挥国家对经济集中调控的优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  相似文献   

13.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总结提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为中心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论提炼,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面临三大经济理论问题:一是如何分析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三是如何科学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需要在系统分析上述三大理论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三大理论分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构筑开放型经济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要求;就业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区分开来,揭示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范畴,而是经济体制范畴;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范畴;把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这一理论突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一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基本要求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二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分别解答中国共产党“如何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和“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两大问题,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经济理论分为4个阶段:(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通过土地革命等,使人民得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2)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以计划经济理论为依据,大力发展工业化,加快步伐恢复经济、维护国防安全,通过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3)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全新概念,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等,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飞速发展,逐步摆脱短缺经济的状态,使人民收入大幅提高;(4)2012年至今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目标、方式的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改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看作统一的整体,致力于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济理论以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基本原则,逐渐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原则,带领全体人民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特殊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资本的运动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其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利用世界经济舞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的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最高最后的形式,因而市场经济将伴随资本主义走完全部路程,未来社会只能建立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基础之上.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它的充分发展,人类才能建立产品经济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实现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在国内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能终止市场经济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在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消灭了市场经济的未来社会模式,指导现实的还必须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失误,甚至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皆源于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填补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页空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者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而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从产品经济的基础上推进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提前上百年乃至几百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胆识和勇气,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