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更加重视民生问题,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我们社会中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依然严重,各种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要更有效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找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协调有序状态,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的实质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当前许多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因此促进和实现利益均衡,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均衡和谐,关键是要致力于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3.
高君 《江汉论坛》2008,(3):45-48
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要求、主要基础和重要措施.要分析当前利益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把握社会转型中利益关系变化的规律,寻找经济增长与利益格局均衡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利益关系和谐的新机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各阶级阶层能否和睦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把当今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划分为: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些阶级阶层既有根本一致的利益,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这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阶级和谐或阶级冲突.而实现阶级和谐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各阶级都承认和接受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既不断发展、又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是改革发展稳定相得益彰、和谐统一的社会。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与发展、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常艳 《兰州学刊》2009,(6):62-64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发展差距、利益分化、腐败问题等以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新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都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加强利益整合与疏导协调,加强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生态文明及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提出不同的指标与要求,其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种施政导向,要求政府维护公众利益关系和谐共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政府必须通过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公正途径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正途径意味着政府从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出发进行职能定位,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在提高效率方面,要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结构,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有效聚合社会资金,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实现公平方面,政府必须重视全体公众的基本公共需求,在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定位,承担除旧布新的责任,促进社会合作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4-19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到的公平正义,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应对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纠纷问题日渐凸现,尤其是集体争议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加严重,并引发了其他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正确处理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采取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秩序比较混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界定"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内涵,厘清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与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新的概念体系中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和准确,并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统筹各项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它们既可以说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利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谐利益.和谐利益是指社会利益关系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在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各利益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竞相进发,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同时,个别利益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利益必须具备和谐利益与利益矛盾同生共存、和谐利益是相对的、和谐利益是动态的、和谐利益是历史的、和谐利益是具体的五层涵义.利益关系和谐需要三大构成要素:丰富的物质财富、健全的制度和普遍的精神文明.和谐利益包括主体利益关系的和谐、客体利益关系的和谐以及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三个维度.利益均衡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必要条件,利益共享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充分条件.利益关系的自发和谐与利益关系的人为和谐是和谐利益的两种实现方式,但协调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兴赣富民大业———江西学者论坛的主要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领导作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法制、公民正义、建设良好的国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更加注意统筹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求发展,特别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先进性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实 《阴山学刊》2005,18(4):125-12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稳定的社会、人本的社会、利益协调的社会,更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和运转需要法治机制支撑。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通过立法、守法和司法等重要环节,加强法治建设,彰显法治精神,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和谐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即"和而不同"。发展与和谐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双重主题,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双重张力。它们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合理地处理两者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当前,我们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努力提升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晏荣 《天府新论》2005,(Z1):8-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步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就业问题;建立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