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特征,它的产生既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结果,又是加速各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它对加强区域经贸集团内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及促进区域经济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二战”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国际生产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的国际生产已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地区或全球范围内按照各国的比较优势配置其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且将各个环节采取多种方式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战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日益一体化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公司外部经济环境看,主要是由于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各国经济结构的变革与企业的私有化以及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成本的不断下降。从公司内部因素看,它是跨国公司趋于成熟的表现,代表着现代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战后国际一体化生产的发展加深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促进了公司内部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零部件贸易的发展,增强了国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联系,也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提供了机会,对各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强化专业化分工、提高内部经济依存度是东亚经济体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内部化程度以及产业分工模式可以得出结论(1)在东亚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大都在区域内有明显的垂直分工;(2)东亚地区的内部最终消费比率较低,即最终消费品的内部市场依存度仍远未达到能有效降低外部冲击的水平。因此,加速一体化的推进对于东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极为迅速,以传统的国内生产、对外交换为特征的贸易主导型国际分工逐渐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转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更加剧了各国企业的彼此介入和渗透,促进了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这预示着跨国投资经营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和推动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参与国际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应在全球寻  相似文献   

5.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日益融合。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本文分析了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格局中目前的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将向巨型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利益中的动态利益地位将日益突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更强调贸易对就业、技术进步、税收、GDP等的促进作用;保护贸易政策中的保护对象日益难以确定,保护效果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歧视性下降,开放性增加。对这些问题进行层次的理论探讨,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卫锋 《兰州学刊》2014,(7):164-170
差异化最终产品的垄断竞争市场本质上是综合性的市场,它的产业内贸易本质上是综合性的贸易,最终产品及其不同类型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分别具有不同的起因。运用企业范围不经济对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进行一般化改进之后,新模型的分析表明企业较大的范围不经济效应是其实现产品内分工的起因,但在缺乏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类产品内分工一般属于国内的产品内分工而不是国际性的产品内分工,同时,这类产品内分工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为完整理解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业内贸易运作机制、制定贸易政策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虽然没有一部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著作,但他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国际价值、对外贸易政策等重要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报酬递增视角出发,对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做了梳理,包括规模经济(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工和专业化、正反馈等对国际贸易及其模式的形成的影响做了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评论,另外还将经济地理纳入到我们的视线中,我们发现分工和专业化理论在解释如生产全球化和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产品贸易等新现象时,比规模经济概念更具有解释力,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现实的分工和贸易模式现象的解释能力比较弱,基于规模经济的经济地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是指为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它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服务贸易的发生、发展源于国际生产分工的深化,同样国际服务贸易也支撑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完善与深入,服务产品的专业化外包生产与服务业资本的国际流动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要素分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戴翔  张二震 《江海学刊》2012,(4):88-96,238
当代国际分工正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这种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要素分工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活动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资源整合。在要素分工条件下,各国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以什么样的要素参与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中国应努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提升企业整合各类先进要素进行创新活动和全球化经营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脱离传统"渐进一激进"的讨论模式,从分工演进的视角来解读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本文认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分工与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即不断地以分工深化来推动交易发展,不断地以包括国内交换和国际交换在内的交易扩展来提升专业化深度和分工广度.中国30年改革的重点是改变社会对专业化分工的协调方式;而开放则是一个解除对分工发展的市场规模约束的过程,以及解除限制专业化发展的技术约束的一条途径.30年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发展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解除对分工和交易发展的束缚、实现分工与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个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贸易利益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根本动力.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国际分工扣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分工和贸易相互伴生的关系引发了贸易与投资利益一体化、利益分配主体的多样化和分配机制的复杂化,传统贸易利益理论解释已显乏力.因此,建立适应全球生产网络背景的贸易利益理论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对传统分工模式下的贸易利益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品和要素国际流动的障碍 ,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进而对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增长、国际分工方式、国际竞争格局以及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分析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揭示出全球化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和重组.<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发展研究>一书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培养新的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要素,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转换,进而提高贸易效益,并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经济失衡的特征出发,本文提出了从"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视角理解国际经济失衡的成因,并分析了其引致失衡的机制.新形态国际分工下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开放的非对称性是导致失衡最为直观的原因;国际分工演进中不断恶化的收入分配导致了"服务"国经济的虚拟化、过度需求和贸易逆差,"制造"国的内需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和贸易顺差;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则是新形态国际分工下美国利用金融"跨时比较优势",满足其过度消费需求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桢 《学术论坛》2005,(11):73-76
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资源禀赋限制,由此催生出的新贸易理论在抛弃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性经济的基础上,比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通过对国内厂商进行补贴和对进口品实施关税,以达到扶持国内产业发展和转移国外厂商垄断利润的目的。其借鉴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广泛的国际贸易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不应只注重贸易伙伴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因为资源和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产业内贸易也具有很大潜力,国际市场细化引起对贸易品需求更多的是异质产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补产品。关键是选择适当的贸易保护方式,避免导致不合理竞争、贸易摩擦及报复。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企业国际化一般通过按部就班的线性次序完成,因此,关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学术探讨大体上按照“替代和互补”的思路展开。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传统理论的研究基础和说服力受到削弱;新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但还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冲击。疫情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全球产业链布局,弱化对价值链效率的追求,更加强调供应链安全和弹性。疫情期间,西方国家加速调整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向化转变日趋明显。疫情叠加经济、技术、政策多重因素的影响,驱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短链化、区域化、增加值高度集中、治理模式变革,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趋势,将对我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带来严峻挑战。对此,我国需要转变发展战略,对产业发展、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合作等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0.
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贸易和投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促进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共同增长.本文对有关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从而引出第二部分--传统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分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