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儒学造诣颇深的好友蔡方鹿研究员惠赠其新著《朱熹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出版 )。忙里偷闲 ,细心拜读 ,掩卷沉思 ,深感她是一部集朱熹研究之大成的佳作。博采众说 多有创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对宋代以降的中国社会乃至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都具有相当影响。为了深化学术研究 ,弘扬中国文化精华 ,作者在精读朱熹原著的基础上 ,博采众家研究朱熹之说 ,与文化传承和现当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依山铸铜 ,煮海为盐 ,多有创新。譬如“心性论”是朱熹哲学的…  相似文献   

2.
常言说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镜子可正衣冠 ,研究历史可知兴替。那么研究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可知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和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 ,揭示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由孙春日主编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 ,阐释了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指出了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对一个民族的研究历来角度繁多 ,而本书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 ,从中回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民族的生存环境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9月24日,来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的30余名专家学者聚首蓉城,参加由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编辑部主办的“《道德经》与当代社会”研讨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就“《道德经》与当代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讨。为弘扬学术、传播信息,特将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一、《道德经》与当代文化多数与会者认为,当代是多元文化竞放异彩的时代,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是当代文化百花园中一枝耀眼的奇葩。老子的《道德经》言简意赅,内蕴丰厚,乃中国优秀传…  相似文献   

4.
英敛之、《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创办人英敛之及其后继者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和王芸生等大公报人的历史考察 ,探讨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认为《大公报》的出现与持续发展 ,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作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 ,《大公报》不仅记录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 ,而且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周杰伦的《东风破》确立了"中国风"这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引发了流行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比较的研究浪潮,但对于隐藏在浪潮背后的社会文化问题,少有人探讨,本文列举了"中国风"音乐研究的主要论点,同时对隐藏其后的社会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蔡方鹿教授的大作《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于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册,共135万字,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蔡教授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稳定是具有深刻蕴义的文化问题。中国特点的社会稳定取决于人民 ,由人类的自身和谐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即通过修身实现人际和谐 ,通过治国实现群体和谐 ,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向 ,是其中心价值系统的现代转化 ,即对优秀传统实行弘扬超越 ,实现文化价值观的升华 ,成为中国特点社会稳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张玲丽 《理论界》2006,(11):126-127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在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她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对于民族的复兴、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再造与复兴具有根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评介弘菁《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归纳论述,而且着眼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宏阔背景,从更深的层次去揭示邓小平建设有...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程额、程项及其思想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蔡方鹿先生近著《程领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将二程置于中国文化这一宏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无疑是一部贯以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并得出许多新的认识的优秀著作。该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二程思想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二程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第一部分贯穿于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依次为“时代、生平和著作”、“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与以前所有研究二程及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精神文化正在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而且文化的主导性正在由理想型主导向世俗型主导转变。面对这一当下语境,研究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心理机制,对于构建新型的精神文化大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匮乏与满足从历史上看,每当社会处于大转折的时期,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分娩的痛苦和迷惘。由于传统的价值系统已失去存在的合法性,而新的价值体系又不能马上确立和完善,这样,人们一时失去了心理平衡的支点,处于一种精神的失重状态。但是,作为生命个体,还要在夹缝中生存下去。于是,这一时期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樊孝东 《河北学刊》2014,(2):253-254
正2012年12月,由河北省民族与宗教研究会主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基督教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地区及意大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宗教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基督教的中国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等问题展开研讨。一、中国基督教的生存现状:"复兴"与挑战1980年代后,伴随中国社会"文化热"的出现,基督教亦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个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社会。但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这个传统的乡土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中国华北农村》和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均是从文化的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乡土中国的权力与文化的关系。虽然他们所分析的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在书中所揭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些问题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秩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缘于思想政治文化的变迁.人的社会角色变换与思想观念的更新,促使社会结构由封闭稳定走向开放流动.要确保社会结构转型的平稳过渡,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刘志琴 《河北学刊》2008,28(1):67-70
[主持人语]中国古代社会是缓慢发展的还是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身能否滋生近代因素,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中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争论,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历史面貌、发展走向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革命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而争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明清之际的人们常说,晚明是一个"乾坤迸裂"的"极乱世界"。晚明社会发生了巨变,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那么,晚明社会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性质是什么,走向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障碍,它是不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为此,《河北学刊》与中国明史学会组织了这次《晚明社会变迁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专题讨论,以期通过学术争鸣和互相切磋,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古老的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特别是在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入侵,中国思想文化中原有的大同思想也呈现出近代特色——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鬼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中国鬼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其社会作用靳风林(河北大学马列部)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态势,在这一热潮中,有一种普遍性的倾向,即大都着眼于代代相传的辉煌经典的研究,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及各类佛学著作等,...  相似文献   

18.
蔡方鹿先生长期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著作宏富 ,最近又推出了《朱熹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出版 )一书 ,这是他数年来孜孜 ,潜心探求的心血结晶。本书是以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朱熹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大型论著。作者把朱熹置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多层次、多角度和全方位地审视朱熹学说 ,即从各个不同的领域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朱熹思想及其与理学思潮 ,与同时代的各个文化派别 ,以及与整个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深入论述了朱子学的理论构成、特…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知名学者萧基父先生南来广州,我们趁便作了一次学术性的访问,萧老即以‘冲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化”为题旨,纵谈了近年的思考和新观点。我们深为先生的谈话所启发,谨征得先生俯允,将谈话内容略加整理,复经本人过目后,公诸学界同好。萧:最近学术界有一种新气象,就是高品位的民办学术刊物比较活跃。象北京刘梦溪主编的《中国文化》,出版了好几年,全靠自己向社会募捐。四I!I的《中国文化论坛》,也是企业界支持。你们广东有个《现代与传统》,听说是由霍英东基金会资助的。北…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先生所写的《中国文化要义》并不能简单地认作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它更是一部历史哲学著作。《要义》提出的人类历史发展殊途同归论正暗合着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的多线型理论;并据着这种历史观对中国的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变迁进行了自成一家的演绎。在其中,家庭与教化在中国社会结构形成和稳定中起了重大作用,由此而形成“伦理本位”的社会;以及在中国历史上阶级划分的不明显而表现为职业分途的社会阶层特征: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国家观念;等等观点,既是这位智者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领悟,同时至今仍可为后学者的启迪:只有真正认识了老中国,才能找到建设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