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莱布尼茨开始,一些逻辑学家严格区分了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视角,分析了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并非泾渭分明。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它们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此二者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呈现出一种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企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莱布尼茨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所谓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他严格区分了这两种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实际上,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4.
"真理"概念在不同的逻辑形式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形式逻辑中就已经显现出关于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态度:经验的和先验的。在康德哲学的先验逻辑中,这种倾向进一步明显化。黑格尔哲学的辩证逻辑在试图克服这两种对立倾向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真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逻辑,真正科学地把人类历史纳入到了"真理"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思想在经验世界中的有效性乃是真理的源始意义和真实意谓,符合论则是关于这一有效性事后给出然而逻辑在先的本体论解释.针对长期以来关于真理效用论的种种误解,本文一一加以辨正,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论证了效用论与符合论在"主客间性"层面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真理越辩越明是人们使用较多思考较少的一个命题,不少人对“辩”与“真理明” 间的关系缺乏清晰深刻的认识.从逻辑学的角度,“辩” 不是使“真理明” 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使“真理明” 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分析牛顿、爱因斯坦及汤川秀树等科学家在各自的自然科学实践过程中对真理问题的看法。他们的真理观与他们所从事的科学实践密切相关。他们所谈论的真理,不是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议论,而是和他们的科学思想相互贯通的朴素的观念。他们的真理观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将他们的观点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在真理观这个问题上,需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在新的问题不断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真理观便得到了发展。要想全面地理解真理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和逻辑的领域,而忽视科学家对真理的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8.
逻辑真理既非纯形式、无意义的 ,也不是独立于人们经验之外的存在 ,它与事实真理一样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受生活经验的检验 ;具有经验性、系统相对性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待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 ,既认识到二者的区别 ,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联系 ;既不能否定逻辑真理 ,也不能无限地推崇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日常语言和哲学讨论中,“事实”是一个基本词汇.通过分析这个词的若干哲学用法,可以揭示哲学家赋予它的重要预设:非认知性预设、原子论预设和相符预设.“事实”的功能在于解决争端,这个词有三种典型的哲学用法,分别针对三种类型的争端.符合论的有效性限于一种范式的内部,在跨范式的争端中,符合论失效. 相似文献
12.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以至于我们身边,一直贯穿着一种“符合真理论”的哲学主张。在现在看来,这种哲学思想有其认识论上的缺陷。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论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实践真理论”是对“符合真理论”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3.
在各种不同学科的真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真理的等级论长期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亚里士多德为真理等级论做出了经典论证。近代出现了真理等级论的三种不同模式 ,它们在现代被进一步发展 ,并遇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由此出现了消解真理等级论的趋势 ,这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消解真理的等级论并不意味着否认不同学科真理间的制约关系 ,并不一定要陷入真理的“原子论”。真理不是一种封闭的属性 ,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各个学科之间的真理是相互制约的 ,真理是在文本间碰撞过程中显示出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15.
海德格尔所追问的真理既不是高山仰止的神秘事物,也不是一朝掌握就永恒不变的绝对.长久以来被我们理解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是停留在存在者层面的真理.它固然也是真理,却不是最原始的真理,它是原始真理所展开的一面,它的清晰和确定意味着原始真理当中另一些东西的未被领会. 相似文献
16.
对于被认为是符合论在当代最主要的批评者之一的真理同一论,麦克道威尔和多德等人虽然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但都认为它是自明之理。对此观点,本文试图通过考察麦克道威尔关于真理同一论的思想,以及他与多德及其他一些哲学家围绕"自明之理"对真理同一论展开的争论,而意图表明,这些哲学家所提供的真理同一论都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7.
逻辑作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环节,被公认为具有先天必然性的有效真理。而这一必然性的真理是通过概念表现出来的。概念作为逻辑的基本单位在不同的逻辑中有不同的定位。黑格尔就成功地用思辨的概念改造了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中的知性概念,并把思辨概念作为客观思想来彰显事物的真实本性和世界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经验概念的混乱理解,我们错误地把经验与理性对立起来。根据哲学家们的论述,任何被称做经验的东西,都不是指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体中或意识中的最初感觉,也不是我们对某种印象或刺激的反复回忆,而是经过了或知性(康德)或观念(洛克)或推理(休谟)等整理后形成的一套知识系统。由于对任何概念的理解应当从这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相互关系中考察这个概念的具体特征,因而我们对真理概念的使用应当基于我们对经验的理解。由于经验是一个包含了理性活动的认识过程,我们对句子的真假判断也就建立在我们的经验活动之上。只有在经验活动中我们才能理解真理概念,也只有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才能恰当地使用真理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从各种相关的讨论来看,在真理的看法上影响最广的是符合论,该理论认为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但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是我们无法确保命题与外在于我们的实在之间能否符合,而技术化的处理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困难。从对真理的日常用法分析可以看出,拯救符合论的一个可行途径是把真理建立在人类的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20.
哲学以探讨真理为己任。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占据主流的真理观是真理符合论。这一真理观受到了马克思、尼采和实用主义者等的质疑和挑战,而海德格尔则提出一种新的真理观。陈嘉映在继承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思想内容,提出了一种中国式表达,即真理就是讲道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