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农村解决有女无儿户(注:本文所指的是有二女和二女以上的无儿户,以下简称纯女户)的超生问题,已越来越急切地摆上计生工作的议事日程。研究纯女户的生育与节育状况,对指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地区计生工作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时点资料,结合计生统计报表及日常掌握的情况,对纯女户的比重、孩次结构以及落实节育措施情况作一粗浅分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金昌市从实行养老储蓄金入手,彻底解决农村二胎有女无儿户老有所养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截止1990年6月30日,人口出生率为5.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5场,多孩率降到。.汀%,计划生育率提  相似文献   

3.
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986年以来,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计划外超生现象十分严重。对计划外超生,各省、市、县和基层乡村组织制订和采取了许多限制方法,对超生者罚款,是全国各地乡村比较普遍实行的重要的处罚方式。似乎通过对超生者罚款,并不断增加罚款数额,就可以有效地制止计划外生育。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在对计划外超生具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同时,又有较大的消极作用,不能有效抑制超生。 超生罚款的一般做法是:对计划外二胎确定罚款数额,计划外多胎递增罚款。由于各地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育决策行为的序次模式的视角出发,将农村一男户和一女户的再生育意愿在数量和性别两个维度上进行比较,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采集的三省六地"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的Pr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男户和一女户的意愿再生育孩子数量没有显著差异,都希望再生一个孩子;二者在意愿再生育孩子性别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一女户更想再生一个男孩,而一男户更有可能想再生一个女孩。中国农村中"一儿一女"的孩子结构诉求仍是主流。理想孩子数量与性别结构、婚育新观念等文化因素显著影响再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纯女户的再生育意愿强烈已经成为制约低生育水平稳定的一个突出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制度,变革农村婚嫁模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是切实转变农村纯女户生育意愿、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西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也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56.8%,比全国高出3.4%。由于江西省农村多数地区仍然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农民对家庭依赖性强,对子女依存度高,农村人口计生工作难度仍然很大,实行计划生育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农村计划生育纯女户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瑞昌市认真突出“以人为本”,对农村纯女户家庭真情实行“三帮”:一帮发展生产。计生部门充分发挥服务优势,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建立22个帮扶点,投入关爱基金20万元,积极创建“三结合”经济实体,会同有关部门对计生家庭给予资金、技术等政策倾斜,现在形成规模经营已达18个,重点帮扶致富对象已达300余户,人均收入达3000元。二帮安居。为解决农村家庭创业后顾之忧,重点帮助纯女户灾后重建。计生部门制定帮扶措施,为纯女户家庭筹集建房奖金、购买建材、雇请技工,组织党、团员,到纯女户困难家庭参加义务劳动,使300户纯女户全部搬进新居,对灾后23个乡、镇的乡中心服务所、村服务室进行全面重建、扩建,并出动计生服务车巡回在灾区176个行政村,提供生殖健康服务,为4715个重点服务对象开展查病、治病。三帮灾后困难计生家庭子女就学成才。由计生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为740户受灾计生家庭上门服务,为子女办理中考加分手续,帮助家庭困难女孩完成九年教育,全年减免学杂费21740元,使12户困难家庭享受了低保;市里还积极为6250户0~6岁独生子女办理平安保险,33户计生纯女户办理养老保险。由于对灾后农村家庭重点“三帮”已经有400户农村家庭,领取独生子女证。  相似文献   

8.
1 抓好试点推动全面新会县大敖镇从1987年11月20日开始抓征收超生费工作,全镇15天时间,共征收超生费3.7万余元,占应收款的74.4%。全体干部大受鼓舞,全镇群众深受教育。大敖镇镇委的决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近几年来,抢生、超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对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带来很大压力。该镇1984年以来,人口出生率都在20‰以上,年年突破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因超生的人数多,计生工作的包袱越背越重。该镇作过一次调查,外出抢生、超生的人数每年达30人以上;同时,人口的过快增长,又对经济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镇“七五”计划要求,到1990年实现产值超1亿元,人平收入1200元。人口计划不落实,经济目标就难以实现。镇委书记冯长玲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占全国80%以上的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人们的生育模式。目前,农民的生育模式同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是造成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根源所在。一、当代农民的生育模式人口生育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群体内进行的对人们生育子女数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一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受人口规律的支配,以具体的人口生育率表现出来。中国农民要求子女数  相似文献   

10.
<正> 据调查,目前苏北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农民盼望多生和生男孩的要求依然十分强烈,超计划生育的现象时有发生。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光靠简单的行政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调整经济利益导向机制。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归根到底,为现实的物质利益所驱动。然而,农村现行的经济政策与控制人口有较多的不相协调之处: 1.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刺激着农民的超生愿望。近几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1.
<正> 七十年代以来实行奖勋独生子女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目前这项政策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应继续贯彻执行。但是,计划生育已普遍推行20多年,形势发展了,政策如何发展、完善?政策倾斜的新重点应在何处?就这个问题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独女户、纯女户是计划生育中的最大困难户计划生育工作,称“天下第一难”。难在哪里?难在农村。农村难在哪里?难在纯女户,尤其是独女户。独女户、纯女户是计划生育工作难点中的难点。第一,独女户、纯女户是强烈的盼子户几千年来人类自由生育,近20年来推行计划生育,相当一部分群众跟不上,家庭生育动机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相差甚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计划生育调查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口“计划外生育”(超生)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基础、生育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度是影响不同地区“计划外生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生育水平实际上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事实上,“计划外生育”或“超生”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同界定标准有很大关系,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超生”现象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战后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十分迅速,并且很快相对稳定下来。这对当时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什么日本人口出生率能够迅速下降,并且长期保持着稳定下降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其总趋势战前日本是个人口出生率很高的国家。它当时每年人口的出生率一般都保持在30‰左右的高水平上。战后初期,由于日本当时曾出过一现个“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连续几年都超过33‰,比战前的平均人口出生率还高。例如1947年,日本人口出生率为34‰,已接近战前出生率最高点(1920年为36.3‰)的水平,甚至超过某些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4.
整顿治理流动人口超生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站在创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整顿治理流动人口超生现象的思路和对策。首先,明确指出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超生现象的表现和危害;其次,深刻分析了造成流动人口违法超生的原因和因素;最后,详细论述了有效控制流动人口违法超生现象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1991《人口研究》第一期刊登了陈永平同志的文章,题目是“儿子与超生”,副题是“农村人口难以控制之谜及对策”(以下简称陈文)。陈文对农民追求儿子的动机和由追求儿子而带来的农村多生超生现象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独女户、纯女户是计划生育中的最大困难户计划生育工作,称“天下第一难”。难在哪里?难在农村。农村难在哪里?难在纯  相似文献   

17.
罗小锋 《人口研究》2012,(3):104-112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生育指标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作生育指标的动态分析或者比较不同地方的生育指标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 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生水平,结合死亡率可分析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但用出生率说明生育水平时要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出生率=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受普通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比例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用出生率分析生育水平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以上海市卢湾区资料为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1960年最低(21.37%),1980年高达29.76%。用1951年人口构成算得的1960年校正出生率为28.63‰,比1960年实际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苏南地区是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所辖的12个县(包括6个县级市).这一地区以其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综合发展的“苏南模式”而引起中外瞩目;人口发展也因进入了“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同样引起普遍关注.它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的出生率,同全国的出生率在降至20%左右出现连续回升、波动形成鲜明对照.更具意义的是,这一人口转变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的,由此呈现的先导性和人口转变经验,显示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口控制是既定前提,经济改革是社会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既定前提受到严重挑战,挑战的表现是人口发展过程的波动,波动的实质又在于农村生育控制的波动,即在既定目标下的超生。农村生育控制中的超生,已是不容忽视的现象了。 所以出现超生现象,在我看来,不在于我们人口政策所规定的控制措施的不缜密或不严厉,也不在于我们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