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少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社会稳定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此,试从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家庭中的人及其他内部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家庭本身或者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泥潭。残缺型家庭、放纵型家庭、粗暴型家庭、父母有不良恶习型家庭、缺少思想沟通型家庭都是“不健康”的家庭,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家长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青少年认识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启蒙者,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家庭,并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及家长素质四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前 ,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关系决定了家庭预防的现实可行性,而青少年由于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外因,因而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其原因的探讨也进入白热化状态,文章选择与青少年成长最为密切的家庭原因为出发点,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不良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分析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是受其犯罪心理支配的,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家庭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的缺损、家庭环境的恶劣、教养方式的不当等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其重要作用的家庭出现了失灵的局面,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从矫治家庭失灵实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因素不可忽视,大多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来源于家庭的不当的教育方式、缺损的结构形式、不良的环境条件和不完善的教育功能等因素.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家庭结构(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支离型家庭)和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精神功能).要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和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结构,强化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0.
虽然青少年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强化家庭预防机制则应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切入点。论述了强化家庭预防机制的合理根据,包括强化家庭预防机制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高居不下,人数逐年上升的现状,相关学者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在处于相同的学校、社区、社会环境的情况下之所以有些未成年人会犯罪而大多数人不会,主要原因就在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本文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特别强调了家庭法制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提出良好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只依靠社会的倡议和家庭的自觉,应该从法律上规范家庭教育的职责,保障家庭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成人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会环境不良,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预防犯罪还应该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记录消除制度符合未成年犯罪人特点的处罚与保护制度,有利于他们重返社会.本文论述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记录消除制度的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提出了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记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 ,未成年人犯罪指已满 14周岁 ,不满 18周岁的人实施的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有主体的低龄化、犯罪手段的成人化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 ,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原因 ,建议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 ,教育未成年人时要宽严适度 ;学校尽力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帮助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 ,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海 《东方论坛》2005,(6):100-108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土壤.网络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冲突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根源,网络文化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表现为: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强化青少年的犯罪心理、降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能力,因而使传统的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新型的青少年犯罪大量出现.所以,必须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提出的挑战,多方面优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才能扼制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青少年犯罪有其主、客观原因,我们教育界应当把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时代特点进行法律教育,帮助其确立公民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功能的进一步扩大,大众传媒越来越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健康向上的传媒内容,能促使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美化世界,反之亦反。大众传媒由于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影响形式的多极化,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影响甚大。本文试图从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入手,探研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末后十年,天津市青少年犯罪情况呈不同以往的新变化:青少年犯罪人口比重逐步走低;女性犯罪构成低微却不可逆地缓增;低龄化被年龄逐步升高取代;外来青少年成为犯罪青少年主体;犯罪的前科“阅历”逐年降低;钱财取向的犯罪目的持续强化增长;团伙犯罪的数量逐步下降,而规模却稳步增长;总体稳定的罪名结构出现了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