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大批"民汉兼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在新疆成功的实践和发展,对促进新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育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都有的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即一方面鼓励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生活的汉族群众学习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另一方面,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干部和学生在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汉语言文字.本文所说的双语教育是特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教育.早在解放初期,新疆人民政府就明确规定,汉语课是民族中学的必修课.1981年自治区制定的民族中小学教学计划又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1982年自治区教育厅召开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座谈会,自治区有关领导讲话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认真贯彻教学大纲.并提出以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师是完成和实现双语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自身所具有汉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语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本文试图以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背景,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能力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探求提高双语教师专业水平的相应策略,促进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定不移地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坚持以政府组织实施为主导加快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双语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从基本区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适合民族师生需求的汉语教材;在双语教育中加大汉文学、汉文化的教学力度;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双语教学评价标准;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现代化,努力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队伍,是新疆双语教育成功实施的保障,它将直接决定着新疆双语教育全面推进的效果。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其前提和基础是掌握好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学科知识、汉语知识、基础文化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新疆某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调查了新疆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区、不同学习类型(民考民、民考汉)、不同专业等大学生的双语教师从教意愿.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双语教师的培养主体应该是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学生及民考汉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设置双语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双语教师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建梅 《新疆社会科学》2012,(6):150-156,164
文章梳理出新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三个主要问题:双语教师增长与学生规模增长速度不相吻合,教师数量整体短缺;重视培训忽视培养,难以从源头上解决双语教师质量问题;教师民族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双语双文化人培养。并提出控制发展规模,以合格教师数量确定学生规模;重视培养与完善培训;确定合格双语教师入职条件;明确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原则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普及初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尽快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与民族素质,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的课题。十八年前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顾问林佳婚同志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双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如何使民族地区孩子加快速度学好科学知识,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民族孩子要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也要学好汉语文,这是培养民族人才,繁荣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关键之一。因此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双语教学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9.
新疆高校民族教师汉语授课口语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疆医科大学民族教师的汉语授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新疆高校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授课在口语能力上还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异,同时对新疆高校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长期接触和相互影响产生了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现象,使新疆成为双语和多语共存区域。探讨和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和多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母语、汉语和外语学习、教育形成一个可接受的双向借鉴、渐进的渗透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的双语教育需要突出多元文化的特点,文化的注入应贯穿在整个双语教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加大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的力度,深入调查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推进新疆双语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的关系,认为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客观事实为双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是双语教育开展的背景和基础,而双语教育则是保护和传承新疆多元文化,并促进其与现代化接轨,二者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才能达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其中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有维、汉、哈、回等四个民族,中学教师培训已得到妥善安排。其余少数民族,因人口甚少,称之为“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蒙、柯两个民族人口均为十三万多人;锡伯、塔吉克两个民族人口均为三万人。新疆基础教育使用维、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所具有的时代性、地域性、真实性、生动性等特性使其成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诠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记录和保存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学校教育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现状的调查,认为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文化理念,建立具有新疆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研究和编写地方教材,全面提高教师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是当前传承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魏昀 《新疆社科论坛》2012,(3):72-75,90
研究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价值观变迁是促进新疆繁荣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新疆社会和谐发展与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期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价值观变迁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落后等客观因素的阻碍作用;宗教长期影响的制约作用;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意识形态的破坏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积极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发展新疆经济,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新疆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导致的独特的层次型的双语现象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而新疆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局面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器,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碰撞与冲突中的求同存异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新疆社科论坛》2008,(4):F0003-F0003
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前身为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学研究部,成立于1990年3月,是新疆师范大学学生数量较多的教学单位之一,主要承担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汉语教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及全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等教学任务。学院下设预科系、对外汉语系、培训中心和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等系所,设有课程与教学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点。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合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要加强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应以突出的民族化特点来安排课程和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研究和编写教材,丰富和充实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教材;加大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训力度;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