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47-50
拉康哲学在今天的哲学、心理学和文艺理论界影响广泛,但由于没能正确分析实践与意识的关系,导致其存在根本性缺陷。他以悲观极端的方式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论断,但忽视了实践机制对人意识形成的根本建构作用,没有对他者的来源和本质作出合理解释。事实上,他者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积淀的文化。由于其理论辩证性的缺失,他将实践结构中个体意识的建构单向绝对化,导致其理论构架没能走出主客二分的近代哲学构架,并隐含有价值悬设。事实上个体意识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小我"和"大我"在社会历史场域中的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2.
《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均采用了"他者视角"编织出人性神话。《南京!南京!》中的"他者视角"是国际化浪潮中电影的价值观与世界接轨的大胆尝试,而《硫磺岛家书》则是直接源自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人性观。这种普适性的人性视角忽略了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中特殊的人性,规避了对沉重的历史真相的阐释,存在对日本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4.
杜鹰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4)
从文化的角度看,美国主流评论与出版界的商业化运作共同决定了《女勇士》的自传性质.《女勇士》中花木兰的形象反映了第一世界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等的旨趣,体现了混合基督教善恶论的美国地缘政治意识,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故事背景则衬托出花木兰东方“他者”形象.在文学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华裔女作家仍处于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闫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27-130
"五四"时期,乡土小说的产生、繁荣,是在西方文明这个"他者"的介入下,作家借用了"他者的眼光"来观照自身的乡土文化并诉诸文字的结果。乡土小说中普遍的"反叛与眷恋"的二重主题,反映出文化变迁中主体的矛盾冲突与调适过程。"他者眼光"实际上是一种借鉴异质文化以批判、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启蒙视角。 相似文献
6.
《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文章试图在社会建构论的观照下,从比较视域对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两种话语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西方的理性文明对印度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灾难,通过印度补充医学市场中的以帕西为代表的市场医学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印度文化中的生命文化与爱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63
尤多拉·韦尔蒂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备受瞩目。韦尔蒂在其多部短篇小说中描写了社区边缘人物"他者"。文章拟从韦尔蒂的两个名篇《六月演奏会》和《月亮湖》入手探讨韦尔蒂如何通过"他者"叙事建构群体身份和个体身份。一方面,群体中的主体通过排挤、驱逐他者,将他者消声,实现其群体身份的维护与建构。另一方面,"他者"也可以反作用于群体中的个体,进而瓦解"他者"与主体的边界与壁垒,使个体突破社区文化的羁绊,建构独立自主的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8.
9.
围绕"此在"与"他者"的理论内涵展开论述,指出"此在"和"他者"的具体哲学含义,重点阐释它们在大学文化中存在的辩证关系:"此在"是"他者"的"此在","他者"为"此在"而存在的内在逻辑思维,显现出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内在张力和发展维度。能否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影响着图书馆本身的发展,而且决定着其存在之基础的大学文化的品质和未来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10.
宋晓杰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7-20
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日益呈现出无调性的逻辑,以他者与征兆为理论断面进行分析,意识形态往往被设定为断裂的非同一性的非实体性关系,它存在的可能性恰恰成为促使其断裂的社会之不可能性,从而具备了形象性与被制约性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杨新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59-62
小说《苏拉》是作家莫里森对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主体建构自我过程的探索和思考;苏拉、奈尔和夏娃这三个人物形象,代表着作家对黑人女性生存体验的关注.在一个不公平的体制下,无论像苏拉般地拒绝大他者,还是如奈尔般地接受大他者,抑或像夏娃一样地象征大他者,三个黑人女性构建自我主体的努力都以失败结局.莫里森借助拉康的哲学语言,阐释了美国黑人女性在大他者淫威下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12.
姚静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
文化是重要的国家基因。吉祥物福娃与海宝作为文化符号,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璀璨夺目,传递出国人对世界人民的友好与善意。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吉祥物的能指、所指以及编码共性的分析,认为只有当吉祥物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特质与普世价值相结合的完美形象时,才具有全球性的文化魅力,才能在跨文化传播中担负起推广民族文化、促进地区间交流、重塑国家形象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运用目的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由于不同文化因素的导入,交际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文化缺失,尤其是在文化语境当中.本文通过顺应论视角以《王宝川》剧本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产生及如何减少该现象的策略,以增强建立文化平等的意识,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武义雪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他者理论是后殖民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德国、日本两国为背景,对小说《舞姬》中主人公的他者建构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探讨了精神他者和物质他者是怎样被建构和反抗建构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4-117
日本明治时期广泛传播的结核病被认为是恐怖的死病,然而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却出现了结核的浪漫化现象。田山花袋《名张少女》中少女阿园因患结核发热、咳血直至死亡的情景由另一女性——阿园情夫的妻子我的第一人称叙事展现出来。借助文学对结核的浪漫化想象使得我对阿园的叙事充满怜爱,这向人们展示了结核与爱情的另一种可能性。处于近代婚姻制度中的我从前近代自然人阿园的外表到内心发现了美,这显示了以自我为主体对他者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17.
尽管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是失败的,但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她实现了自我身份认定。通过对这一人物的生动描写和对她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内心不断完善的探索,亨利.詹姆斯向我们展示了跨文化交际的重重艰难,并尝试给出一个合理的文化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由浅入深分别表现为受传者对文化信息的“了解”“理解”“同情或同意”“信服”等四个层次。而文化传播过程受众多外在因素影响,要想成功地助推文化“走出去”,就需要畅达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通过与“在地性”符号的创造性融合,借助共通的符号解释项,使接受者准确捕捉传播者意图,在情感加持下助推受传者对文化符号意象的深入理解,在共通触点下实现文化的价值认可等途径,可以实现文化对外有效输出。 相似文献
19.
殷晓燕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84-88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编写的《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初始至1911年》一书,对同为唐代经典女性的李冶、薛涛和鱼玄机三人,只收录了鱼玄机的作品。本文通过比较发现,这恰和鱼玄机作品中所采用的女性原生态书写声音有很大关系,而李、薛二人之所以落选,是她们为符合男权文化要求而有意采用男性书写声音所致。西方汉学家的观点与视角,可以弥补我们研究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奉元圆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余秋雨的散文历来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厚的人文情怀著称。在其旅中旅外游记中,作家通过对历史的选择性阐释,重新建构了一个广袤时空下的人文山水。既表现出一个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对中国当前文明状态的隐忧,又通过对照性比较对当前中华民族的历史前记忆进行了另种导向,重构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