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洛文化是黄河和她的支流洛水相交汇地区形成的一种具有典型性性质的区域性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生态环境的变化较为显著地体现在河洛文化的兴衰之上,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河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日常的生产劳动、军事活动以及宗教信仰,具有天人合一性、民间规约性、观赏性、地域独特性和文化团块性的特征。应该把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经济开发与保护、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大众传媒和学校体育相结合,做好民俗体育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洛文学是地域、文化、文学三者的共生互创.河洛作家研究要探寻创作主体的情感地理,从"地方亲属关系"中呈现地域文化人格与原型意象.河洛作品研究重在解析文本的地域文化品质,揭示河洛理学文化、宗教文化、王都文化等对河洛文学的"深度构成".河洛文学史的书写要凸显长河意识、多元意识、当代意识.对河洛文学的研究,既是对文学传统的追忆与眷恋,也是对今天的聆听、关注、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河洛文化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无疑为推进河洛文化研究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河洛文化研究》的出版就是这方面的表现。该书高屋建瓴,对河洛文化的发展作了寻根溯源的工作,对河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系统梳理,并探讨了河洛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在河洛文化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洛文化研究存在"厚古薄今"的思想障碍。北宋之后的河洛文化被打入冷宫,除了文化自恋心理之外还有文化霸权和文化基础主义作祟。研究当代河洛文化是对整体性河洛文化的一次时空穿越,可以清晰地勾勒地域传统的演变轨迹,呈现地域自古至今交错叠印的人文岩层。  相似文献   

6.
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漕运和仓储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秦和西汉定都关中 ,河洛地区在漕运和仓储上起着中转性的作用 ,为了漕运粮食的便利 ,中央政府对包括河洛地区在内的黄河水运通道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定都洛阳 ,政治中心的确立 ,使河洛地区也成为仓储和漕运的中心。仓储分布于各州郡和黄河、洛河沿岸。  相似文献   

7.
河洛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大一统"思想,并通过古代都城、隋唐大运河、丝绸之路等有机载体世代相传。优秀河洛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基。研究河洛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化是两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汉代社会文化的缩影。汉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丰富和拓展了河洛文化的内涵,河洛地区形成了以重孝、追求现世安乐和长寿、升仙为主的社会信仰。其中孝道对后世影响巨大,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相似文献   

9.
近期,薛瑞泽、许智银两位先生的专著<河洛文化研究>,同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研究河洛文化的重要学术著作,本人有幸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0.
蒙文通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版的<古史甄微>一书中提出,中国上古实际上存在着邹鲁、三晋、吴楚或者称之为海岱、河洛、江淮三个系统的文化传统.以传说而言,江淮地区之民族以炎族(三苗、九黎)为代表,传说人物有共工、神农、炎帝、蚩尤等,是一种农耕民族;河洛地区之民族以黄族(华夏)为代表,传说人物有黄帝、颛顼、尧、舜等,是一种游牧民族;海岱地区之民族以泰族(东夷)为代表,传说人物有伏羲、女娲、燧人等,是中国最早的土族居民.以风俗习惯、思想素质而言,"泰族为长于科学、哲学之民族,俨然一东方之希腊;炎族为长于妖祥、崇宗教之民族,颇似印度;黄族为长于立法度、制器用之民族,颇似罗马也."以诸子而言,纵横、法家乃三晋北方之学;道家如老庄以及词赋家如屈、宋,并是南方之学;六经、儒、墨之流,则为东方邹鲁之学.三方文物之各殊,在在可见,固非言史之一端而已.  相似文献   

11.
河洛地域是道家文化滋生成长的沃土。先秦老子的开源、魏晋玄学的流行、宋代洛学的出场、金元全真道的兴盛,构成河洛道家文化的"大传统"。而河洛王朝崇奉与王都战乱是影响河洛道家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河洛洞天福地与庙宇宫观传达出乡土社会的"小传统"。河洛道家文化既规定了地域文学的历史语境,也内在蕴藏着它的一个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2.
河洛文化的滥觞开启了河洛文化的历史。从考古所发掘的材料可以看出,河洛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生产工具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文献材料来看,伏羲氏时代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而进入五帝时期,河洛地区政权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引导河洛文化走向新的历史阶段。考古资料和文献学视野下的河洛文化内涵相互印证,表明河洛文化是中国境内最先发育成熟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河洛文化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中国当前史学和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河洛文化 ,内涵十分丰富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对于内容如此丰富的一种文化 ,我们需要作出基本的界定。笔者认为 ,河洛文化最基本的层面是两个 ,其一 ,单独地看 ,它是一种区域文化 ;其二 ,全面地看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 ,长期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河洛” ,本是一个地域概念 ,因河流而得名 ,因河流而扬名。众所周知 ,由中国古代的语言习惯所决定 ,“河洛”之“河” ,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河洛文化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多学科参与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河洛文化内容的丰富性、转化活化的复杂性都对河洛文化研究提出了挑战,多学科参与十分必要。要通过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科参与进来,也要树立研究的国际视野,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河洛文化,更要搭建高规格、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为多学科参与创造更多条件,共同推动河洛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5.
河洛文化研究首先以地域文化研究的面貌呈现,其所延伸出来的河洛文化定义也多半参照于此。在长期的文化观念中,与河洛文化产生联系的是“河图”“洛书”神话,这种说法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河图洛书并非单指与“河图”“洛书”相关的神话,因为,河图洛书并不是以神话面貌出现的。河洛文化的发展过程与河图洛书的嬗变过程有在时间上的吻合,也有在文化理念和思维上的共通点。河图洛书与河洛文化作为两个文化符号,两者之间有文化联想,有河、洛地名联想是十分自然且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小农土地私有制作为封建社会最不稳定的土地制度 ,在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每一个封建王朝初期 ,出于封建政权巩固的需要 ,政府贯彻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小农土地私有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到封建王朝的中后期 ,伴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恶性膨胀 ,小农土地私有制因之急剧萎缩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三重门"形成于传统社会,并在现代社会延续与变异;"三重门"阻碍现代话语背景下的两性和谐;开掘河洛文化资源,建构两性和谐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5日,我为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的专著《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写了一篇小序。今天又是9月5日,应薛瑞泽博士之约,再序他的所著《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时间相隔刚好一年。世事之巧,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 薛瑞泽博士在不长的期间,连续出版两部有分量的力作,并非偶然,而是他勤勉努力的成果。就前一书来说,我曾在其序中提到,他自从学于郑州大学高敏先生门下作研究生,即注意婚姻史的探索,发表有多篇论文。现在这部《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积累更厚,自九十年代初,薛瑞泽博士就有《东汉洛阳…  相似文献   

19.
楚人重史与长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 ,楚人重史学 ,有优良的传统 ,申叔时论教导太子 ,重历史教育 ;左史倚相熟悉训典与百物及得失成败之故 ,裨益政治 ;屈原《天问》问及传说与历史 ,其历史意识卓然可观。凡此 ,对后世史学有很大影响 ,亦为先秦时期长江文化之一奇葩。  相似文献   

20.
开展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商会史的研究,对深刻认识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转型,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借鉴历史人类学相关的研究视野、考察方法和关怀旨趣,构建民族地区商会史的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也能弥补以往商会史研究的诸多空白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