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德学 《经营管理者》1994,(12):11-11,13
<正>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实行的是一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组建管理制度,表现在股票发行公司的对象的确定、选批公司的类型、股票发行额的确定以及上市时间和规模等都用行政手段来决定。股市和股份制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形式或企业组织形式,用行政手段来组建和管理有悖于股票市场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不利于股市的发展。因此,探讨一下我国股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就显得很必要了。考虑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明白政府在股份制改革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盈亏状态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博彩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构造股票博彩指数和资本利得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然后使用Fama-MacBeth回归并分析该交互项系数估计量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结果发现,尽管我国股市投资者总体上表现出博彩偏好,但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会厌恶风险,不愿意冒险买入或继续持有"博彩型"股。本文还构造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以中位数为界将全样本分为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和低落期,然后通过分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博彩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较之于情绪低落期,投资者在情绪高涨期会更加偏好投资"博彩型"股票;此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进而间接影响投资者对"博彩型"股票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熊伟  陈浪南 《管理科学》2015,28(5):106-115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股票特质波动率、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噪声投资者引入Merton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市场均衡模型,以2007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识别SVAR模型,实证检验股票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和投资者情绪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股票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正相关;股票收益率对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弹性,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增加和噪声投资者比例的上升而增大。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流动性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高特质波动股票与低特质波动股票截面收益差异大小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越乐观、市场上流动性越强,高特质波动组合收益率与低特质波动组合收益率的截面差异就越大。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投资者行为的认识,从更符合中国资本市场情况的角度分析股票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一柏 《经营管理者》2013,(15):250-250
<正>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投资者,面对上市公司年报、季报报表应该怎样去看呢?股份公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就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即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一、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5.
个人投资者情绪能预测市场收益率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情绪(包括散户投资者情绪和大户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市场收益有助于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的预测,个人投资者情绪却无助于市场收益的预测.这是因为,个人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流动性有正面影响,但是股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导致个人投资者情绪不能预测市场收益率.中国股市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里,而且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投资行为更理性.本文从股票流动性这个新的角度来解释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有助于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情绪比个人投资者的情绪更不易受股市大盘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焦志鹏 《决策探索》2007,(13):70-71
一、企业改制和资产评估概述 企业改制是指非股份制企业按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行为.无论以哪种方式设立股份公司,投入资产中非货币资产的价值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认定,最常用的方式为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认知资源.通过通顺度、熟悉度、地理和行业信息度、以及产品代表度四个维度构建股票代码的评价体系,发现名称辨识度不同的股票在IPO上市首日收益、IPO后短期持有收益上存在显著的不同.基于投资者有限关注度视角,发现股票名称辨识度通过吸引个人投资者关注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且对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的影响更加显著.交易行为方面,机构投资者会利用个人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特征,与个人投资者进行反向交易.随着股票交易信息增多,该收益异象和交易异象会随时间推移而转变.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受认知局限的影响,而机构投资者会基于个人投资者的有限关注进行交易博弈.  相似文献   

8.
基于股市下跌背景的处置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磊  曾勇 《管理评论》2005,17(3):24-29
行为金融理论偏重于研究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行动的,可以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实验。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它阐述的是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趋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较长时间持有亏损股票的行为倾向。本文通过研究某证券营业部近万个帐户的交易行为,考查股市下跌背景下中国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9.
赵胜民  刘笑天 《管理科学》2020,23(3):100-115
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前景理论视角下探究特质波动率、投资者偏好行为及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特质波动率对投资者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股票有未实现的资本损失时,特质波动率越大的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强,预期收益率与特质波动率负相关;而当股票有未实现的资本收益时,特质波动率越小的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强,预期收益率与特质波动率正相关.文章使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计算特质波动率,使用前景理论效用值衡量投资者偏好,以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通过分组检验和Fama-MacBeth回归的方法证明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的分析在为股票特质风险方向的理论研究形成有益补充的同时,也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0.
股价"同涨同跌"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多股集体"暴跌"会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而股价同步性的问题受到监管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0-2017年股票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做出的预测为主要研究对象,验证了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与公司股价同步性间的关系,讨论了机构投资者和市场情绪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是"非信息驱动"的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降低了市场上的特质信息含量,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上述关系在熊市中更为显著,并且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加剧其羊群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2004年1月~2008年6月中国证券市场基金和股票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组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股票的市场关注程度、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基于资金流量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详细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股票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揭示投资者情绪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的波动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提高而增强;市场关注度越高的股票,投资者赋予的情绪越低;投资者对股票的情绪波动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运行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泡沫的预警、监管机构制定政策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北京市30 个证券营业部对1 117 名股市个人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 总体 上,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主要关注大盘走势和庄股动向, 同时也考虑产业政策、个股技术指标、 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信息; 根据股市个人投资者选择股票时的12 种可能影响因素, 文中把 股市个人投资者聚类成为分析型、从众型和综合型3 种潜在类型; 根据对个人投资者聚类的结 果建立了投资者潜在类型的判别方程;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教育水平特征、股龄特征以及跟庄 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为刻画投资者情绪,基于东方财富网股吧帖文与朴素贝叶斯方法,提出融合股评看涨看跌预期和投资者关注程度的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进一步,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瞬时Granger因果检验、跨期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及影响.实证结果揭示:虽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均无预测能力,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有当期影响;开盘前非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开盘价具有预测力,开盘后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收盘价和日交易量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此外,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情绪的Granger原因,即投资者情绪的形成依赖于前期市场收益率.这些实证结果为深入理解参与股吧评论的交易者的行为以及行为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部慧  解峥  李佳鸿  吴俊杰 《管理科学》2018,21(4):86-101
探讨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为刻画投资者情绪,基于东方财富网股吧帖文与朴素贝叶斯方法,提出融合股评看涨看跌预期和投资者关注程度的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进一步,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瞬时Granger因果检验、跨期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及影响.实证结果揭示:虽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均无预测能力,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有当期影响;开盘前非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开盘价具有预测力,开盘后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收盘价和日交易量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此外,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情绪的Granger原因,即投资者情绪的形成依赖于前期市场收益率.这些实证结果为深入理解参与股吧评论的交易者的行为以及行为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证券市场上移动终端交易的迅速普及为背景,探讨了这种趋势对投资者行为及其投资损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移动端投资者,尤其是占据其主导地位的移动端个人投资者,更加倾向于买入具有眼球吸引力的股票;2)移动端投资者相较于固定端投资者产生的乐观偏差对未来股票价格存在负面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在具有眼球吸引力的股票中更为显著;3)从中短期投资表现来看,移动端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率显著低于固定端投资者.研究结果表明:交易终端的差异会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分歧,移动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潜在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表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和投资者参数确定的传统假设,考虑状态变化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以及参数不确定性下投资者学习行为对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运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刻画市场状态变化,采用贝叶斯学习准则描述投资者的学习行为,建立状态变化和投资者学习行为下资产组合选择的离散时间模型,使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和动态最优化方法给出模型的参数估计,使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投资者的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动态变化,可以将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在短期,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将全部财富投资于债券,不投资于股票,但市场处于牛市时股票的投资比重会大大增加;在长期,牛、熊市下股票和债券的权重会稳定在某个水平.市场状态的不确定性造成投资者产生对冲不确定性风险的需求,当市场向好时,投资者学习行为导致其投资于更多的风险资产;当市场状态无法确定时,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更为谨慎.考虑市场状态变化的投资组合选择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总体效用.  相似文献   

17.
池丽旭  庄新田 《管理科学》2011,14(10):54-66
应用前景理论思想,以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处置效应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和风险偏好特征,并且进一步确定了决策者投资过程中的参考价格水平. 实证结果表明,1) 宏观面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股权分置改革前,投资者的非理性较强,表现出长期持有损失股票,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票的处置效应特征; 股权分置改革后,投资者更愿意长期持有盈利的股票,对收益表现出一定的风险喜好. 另外,投资者表现出的私房钱效应削弱了处置效应的强度. 2) 投资者除了将动态购买成本作为参考价格,其情绪还会受到股票历史最高价格的影响. 3) 最后,针对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验证了止损策略的收益优于买 入后持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曾勇  朱晓林 《管理科学》2013,16(8):47-53
2003 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银行业改革的步伐,先后采取了剥离不良资产、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文中采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方法对32家中资商业银行2002—2008年的各种效率指标进行了估计和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中资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国有大型银行的效率仍然最低; 虽然针对国有大型银行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革没有缩小与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在效率方面的差距,但剥离不良资产的行为却带来了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政府鼓励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又促使中资商业银行提高了其资源配置效率. 整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显著提高了中资银行总的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传播和羊群行为的股票市场微观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管理学报》2010,7(2):273-277
基于投资者之间信息传播及决策羊群行为,构建股票市场微观模型。不同于已有研究,综合考虑了投资者网络特征,即网络密度对信息传播速度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运算,研究在影响信息传播速度上,不同权重的网络密度和股价波动状况影响因素,对股票宏观统计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的网络密度和股价波动状况权重系数,不影响股票收益率分布的非正态、尖峰厚尾和收益率波动聚集等特征;投资者集簇规模及股票绝对收益率呈负幂律分布;权重系数的变化会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分形特征。投资者之间信息传播速度受到的一定程度的股价波动状况的影响,是股票收益率具有状态持续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上市公司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和风险定价理论提出对照假设,应用排序组合法和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投资水平高(低)的上市公司后期股票收益低(高)于前期;投资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动态变化,高投资公司前期的股票收益高于低投资公司,后期则相反,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投资过度反应;投资扩张后,股票收益不一定下降,而且控制投资因素后股票收益与盈利、账面市值比、贝塔没有显著正相关,结果不支持风险定价理论。投资效应的原因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为此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表明中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投资效应,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要求,这为加强金融监管和投资者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