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鲜明地指出,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隐喻不仅是辞格或日简单的交际附属品,也是一种由语言承载并凸显的思维方式.文章在将充分的理论考察与足额的例证阐析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传统的夸张修辞不仅是表层的语词超常组配,更是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认知路径,换言之,夸张的本质是隐喻性的.汉英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身体结构及其体验范式决定了两种夸张隐喻的趋同性;而中西方民族的文化模型又衍生出跨语言夸张隐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论把语法看成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层面,其描述可置意义于不顾;而认知语法所处理的则是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结合体.意义被视为概念化过程,通过认知过程来解释.语言结构及其使用也以经验为基础,并与认知心理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法研究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结构和内部关系的描写或解释.从认知角度对语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全面地解释语法.语法的认知方法直接关注的是语言系统,象征性命题对于语法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认知方法采用的两种假设是象征性命题和基于用法命题.语法的认知往往通过具体的语法模型才能实现它的目标.语法的认知模型包括概念结构系统模式、认知语法、语法构式方法和语法化的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本文探讨致使移动结构的认知基础,即致使移动图式,并分析其隐喻表连.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致使移动结构在认知基础、语义、句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两者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其差异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认知结构及其相关理论为复译的必然性提供心理学基础.译者的认知结构有限性是复译产生的必要条件,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有限性是复译产生的充分条件;译者认知结构的动态发展是复译产生的内部原因,译本读者认知结构的动态发展是复译产生的外部原因;不同译者的多元认知结构是复译产生和存在的主观条件,不同读者群所拥有多元认知结构是复译产生和存在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它的四个心理空间为很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基础。在此将联系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Blended spacetheory)对间接夸张作深层次的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7.
谈语言与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语言与认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即认知在语言习得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语言因素是否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与语言是相互独立还是关联.皮亚杰认为语言不是特殊能力,随认知建构而发展.认知决定语言.乔姆斯基则主张语言是生来固有的智力结构的产物.语言习得有它的生物基础,即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理解性地学习证实了皮亚杰的看法,而孩子能如此惊人而准确地掌握语言又支持了乔姆斯基的观点.研究表明语言与认知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笔者认为人类的语言天赋,认知能力和父母的外界指导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构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数学认知结构的定义特征和构建的一般过程,并阐述了构建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认知结构的表征与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选择性输出与输入、退化与修复、突变与渐变、自组织整合与自组织修正等过程都与联结键(类比化学键)有关,联结键至少有十余种类型并形成了十余种学习方式。从这一理论获得了认知结构新的表征方式:从最基本的认知结构片断到复合认知结构单元再到复杂的立体认知结构系统。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干支循序建构,一种是混沌组合建构。  相似文献   

10.
认知结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形成的重要心理结构,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笔者依据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构成进行探索,得出学生认知结构是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操作、动力和控制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境中的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对英语写作动态结构考察中,不难看出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写作者认知自己的思想、发展思想、把思想组织成文章的复杂过程.而要实现写作目标,最终取决于写作者的智力、认知、心理、情感等内部因素.了解语言学能和认知策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语言应该是在运用中学习,并在运用中进步,才会对提高语言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耗散结构的形成看教科书“学材化”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在远离平衡态时实现的,认知结构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存在涨落四个方面,论证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一种耗散结构,进而阐述了"学材化"教科书在认知耗散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念领域的重叠源于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而类同形式元素在线性语言序列上的复现(即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对应于类同概念元素在一定认知构型中的复现,因此,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是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认知基础.对类同物复现的不同视点(或认知模式)能够解释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不同现象.这有别于以往用一种语言现象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现象,如用动补结构的产生来解释近现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而是从人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重叠现象.我们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类推对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但不是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产生的原因,其原因是人们对类同物复现的识解模式的转换.同时,重叠认知模式的选择又要受到词类和词义、重叠格式及句法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句法和语义是语法的两个重要方面,研究者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但是似乎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语义结构又是从哪里来的?本文以几个个案为例,试图通过认知图景来解释语义与句法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语义结构实际上是由认知图景决定的;但是,认知图景对丰富复杂的句子的变化形式的解释是不充分的,解释相关现象需要借助其他理论.  相似文献   

15.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策略主要应注重三个方面:熟悉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设计数学问题或问题链、突出适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大+时间名词”的认知方式,揭示“大+时间名词(+的)”结构表达时的主观情感倾向及该情感倾向产生的原因,梳理该结构产生情感倾向的认知路径.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特殊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教学语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图形/背景在王维田园诗中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被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运用理论被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通过对王维田园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对王维田园诗进行透彻和深入的剖析, 从而为古代诗词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量词或表量结构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而且一部分量词或表量结构还具有隐喻性。本文基于隐喻的相关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结构中的隐喻现象分类进行探讨,并对此结构的形成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英汉语量词和名词的隐喻搭配体现了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视角,反映了认知主体对计量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认识突显和相似性是名量隐喻性搭配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通过对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分析,探讨认知结构学习模式对于英语阅读教学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方法研究认识过程的心理学.艺术认识作为存在于艺术活动中的认识,与抽象思维不同,它是由感觉、注意、记忆、反应等环节组成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些不同的环节或过程便构成艺术认识活动的结构.在艺术认识活动中存在着历时性结构和共时性复合结构.借此,可以进一步分析认知活动中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