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问题在美国有无意义?由于纯粹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模式并不完备,因此,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答案.这些答案既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模式的修正,也包括否认当代阶级问题这类议论.上述分析所引起的争论具有两大特征.首先是,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二者都认为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明确.其次是,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阶级结构方面,而对阶级的主观成分却较为忽略.本书力图重新分析社会阶级.第一,我们要尽量排除那些限制性假设,而大部分有关阶级的争论都是根据这些假设推断出来的.第二,我们要重新注意对社会阶级的主观解释,这是因为,如果不注意阶级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则无法评价阶级的含义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一些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不仅坚持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对社会阶级下过明确详细的定义,而且认为在马克思的不同著作中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是不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其实,在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应该注意在不同的研究范围使用不同的分析。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有些是抽象的分析,分析构成一种生产方式的基本成分、模式和思想类型;有些则把阶级作为构成一个具体社会结构的特殊成分来分析,或者甚至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因素来分析。在马克思的分析中不受时间限制并具有普遍意义的不是具体的分析,而是关于社会阶级对立等普遍规律的分析。而马克思的某些命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沿时间脉络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北京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已经在向后工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育与职业结构的升级是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用资本的所有制作为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根本因素,这是对的.但是,马克思认为这样一个阶级定义适合于用来分析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阶级结构,那就有问题了.例如,二十年代苏联学者发现,用这个阶级定义去分析亚洲社会,就遇到很大困难.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封建领主之所以取得权力和大部份剩余产品,不是因为他是财产所有者,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官员.因此,封建中国的官吏是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引起许多争论.  相似文献   

5.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把他们的国家称之为“自由国家”,并鼓吹用西方的自由价值观,来“影响”和“缩短”共产主义的“预期寿命”。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观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由”进行科学分析,划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资产阶级自由观的思想界限,并肃清资产阶级自由观在我国的影响。一、要用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自由自由,从其哲学含义来说,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依据这种认识对世界的改造。自由,从其政治含义来说,就是指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怎样看待政治自由?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要用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自由。资产阶级为了掩盖资本主义自由的阶级本质,用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把自由说成是抽象的、超阶级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抽象的、超阶级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自由要求和自由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性与人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用以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概念,是衡量人的社会行为的标准。由于人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又划分为阶级,因此人性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这就是说,这个概念具有两重性,对于具体的人来说,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人类整体来说,它又是个具体的概念。人性问题的复杂性就在这里。 怎样才能得出这个概念来呢?这就要用马克思讲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其一般属性来(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用这些抽象的规定去分析具体事物。经过这种科学分析,具…  相似文献   

7.
书讯     
书中详细论述了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它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政治文化的特点在于,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质的概述,是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为一定社会阶级利益服务对该社会或阶级来说最典型的方式的总和。对揭示政治文化的特点、明确确定它的界限来  相似文献   

8.
丈夫的阶级地位足以说明问题了吗?──美国、瑞典、挪威和澳大利亚的阶级定位和阶级身份[澳大利亚]J.巴克斯特阶级分析历来是集中于男人在职业系统中的位置:女人在这方面完全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或是按照家庭中男修户主的地位来划分她们的阶级。这种阶级分析意味着,...  相似文献   

9.
朱殊洋 《探求》2006,(Z1):90
一、假设与模型导出 假设:①社会上只有两大阶级,第一阶级是生产的非权力阶级,第二阶级是非生产的权力阶级,因此第一阶级可以独立生存,而第二阶级不能独立生存,第二阶级的生存依赖于第一阶级的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数量;②两大阶级的矛盾取决于他们的物质利益的人均占有量之差,即取决于物质利益的密度的差额而不取决于物质利益的绝对量;③第一阶级的物质利益密度的变化率受自身物质利益密度的影响,并呈饱和态势;④第一阶级的物质利益密度都会受到第二阶级剥削强度的负面影响;⑤第一阶级物质利益密度对第二阶级密度的影响是正的,这说明第一阶级的物资财富具有资本效应.  相似文献   

10.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人们一直用心血与笔墨在探索这个问题。近三十年来用阶级斗争观点看《红楼梦》,似乎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是个“阶级论者”。有的干脆把书中人物分成“两派”:一派是被压迫阶级加叛逆者,她(他)们的形象是美的;另一派是压迫阶级与卫道者,她(他)们的形象是丑的。其实,用简单的办法去剖析社会、人生、思想感情,是不行的。感情的摇漾、心弦的共鸣、愁云的蔓延、爱与恨……凡此种种,作者用他审美的观点去观察、判断、描绘,是一种复杂而绝妙的情态。必须用美学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接近于正确。 曹雪芹高于一般古人,《红楼…  相似文献   

11.
国外艺术恩主制的衰落与艺术的商品化张来民贵族对艺术的保护,可以简称为“艺术思主制”(Thepatronagesysteminart)。毋庸置疑,这一艺术保护制度是与贵族阶级在历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紧密相连的。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和壮大,贵族阶级日趋...  相似文献   

12.
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仇立平 《社会》2006,26(4):23-42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三种取向或范式,认为中国的社会分层在关系型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主张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并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理论对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占有关系的命题作了简要说明;由此形成了当代中国四大阶级:管理者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和劳动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管理者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但是承认阶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阶级对抗甚至暴力革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阶级冲突将走向阶级合作。  相似文献   

13.
表面上超然于阶级对抗之上的国家是依靠什么机构来充当资产阶级的可靠仆人的呢?这个问题一直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感到为难,迄今为止还没有作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全面回答。我们在这里虽然不能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有两件事似乎是明摆着的。首先,我们在分析时应该避免用腐化、  相似文献   

14.
<正>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看来,超人类社会的道德是没有的”①。“义”作为一种“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②。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地主是两个彼此对立的阶级。因此,就“义”来说,当然也有两种彼此对立的“义”。 农民阶级的“义”,在历史上是进步的。它既是奴隶阶级之“义”的发展,又是本阶级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保证。柳下跖说:“出后,义也”③,把在阶级搏斗过程中,不怕牺牲,为掩护同志而自己撤退在后,叫做“义”。《水浒》里的晁盖,提出“竭力同心,共聚大义”,依靠革命农民的“同心”、“共聚”,来实现“大义”。这里的 “大义”,就是造地主阶级的反,革地主…  相似文献   

16.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乌克思主义最起码的常识。”(《列宁选集》第四卷441页)这是列宁在关于工会任务问题争论时,针对托洛茨基的“工团主义”和布哈林的经济、政治二者并重的折衷主义而提出的。列宁这一思想是我们批判“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锐利武器。 (一) 政治是一个阶级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列宁说:从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的原理中,决不应当做出经济斗争(即工会斗争)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一般说来,最重要的、‘有决定作用的’阶级利益只能用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以资本资产,组织资产和文化技术资产占有状况为依据,将当代中国城镇阶级结构描述为:由科层官员阶级、工人阶级、私有资本阶级、雇佣阶级组成的基本阶级;由专业技术人员阶级、基层管理人员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中间阶级;以及由企业家阶级、农民工、城镇贫民和跨国资产阶级组成的过渡阶级及其群体。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其划分的中国城镇阶级,阶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民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性质的思想理论,或者作为一种阶级性质的国家制度和政权形式,历来是各种党派、各种政治势力所极力要垄断的宠物和进行政治斗争所保存的杀手锏。民主社会主义自然也不例外。它打着民主和社会主义双重旗号,其苦心便可略见一斑。它用民主来装饰自己,表明自己、捍卫自己,包括自己的理论体系、行动路线和未来理想;它也用民主来奚落政敌,抨击对手,包括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  相似文献   

19.
吴清军 《社会》2008,28(4):59-86
本文梳理了西方学术界自马克思以来关于阶级的概念与阶级分析的发展脉络,分别阐述了马克思、M.韦伯和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等学术流派的观点。马克思与M.韦伯分别确定了两种阶级分析的学术范畴,后继的学者则按照这两种学术范畴对他们的阶级概念进行了解读与重新定义,但是新的定义导致了阶级概念更为模糊,阶级概念成为了社会科学与政治斗争中一个颇受争论的核心概念。自198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者与新韦伯主义者都致力于研究阶级概念的操作化问题,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供经验研究的理论框架,两条阶级分析的脉络自此逐渐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20.
孙亮 《阅江学刊》2011,3(5):20-28
理解阶级概念必须紧紧地抓住其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特质,才能够更准确地切入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哲学对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超越。马克思并不在"纯粹哲学"的层面或者"纯粹科学"的层面来制服以资本为基本建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是将理论的聚光点打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之上,这将唯物与阶级、阶级关系的存在论、阶级政治"面向事物本身"的政治属性等质性内在地凸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