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将六朝岭南农业发展纳入六朝岭南霸业建立、政治地位急剧上扬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并通过对史料的认真耙梳和分析,结合考古资料,较全面地论述了六朝岭南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文章认为,六朝时期岭南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范畴源自老庄论有无,在魏晋六朝时期经玄学之争实现了由哲学、美学领域向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转化,并在玄学思潮、言意之争、人物品评和文学创作等共同构筑的场域中,内涵日益丰富起来。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实践为虚实含义的演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文在论及虚实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发展面貌后,以刘勰隐秀说与当时永明诗风为个案,透视虚实发展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上处于二分裂动荡、南北对峙的六朝时期,在史学上却出现了发展的高潮,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六朝时期“百学芜秽,而治史者独盛”的景象,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历史条件所促成的,但六朝的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是六朝史学繁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六朝统治者重视史学首先表现在史官制度上。因  相似文献   

4.
六朝时期,镇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都会。尤其是三国东吴早期定都镇江,促进了镇江文化、书法的发展。加之晋室南迁,众多书法名家随之来镇,形成了“书人辈出,南朝风流,千古美谈”(祝嘉“书学史”语)的兴盛局面。本文着重阐述六朝时期镇江书法兴盛的条件和因素,并通过近年在镇江出土的一批六朝墓志和书法碑刻来论述其书法艺术的价值与风貌。  相似文献   

5.
六朝时期,生产力的持续进步,推动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使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逐步整合,即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六朝时期的非抑商政策,也成为六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比较战国秦汉,六朝时期商品经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商人数众多,商业城市和农村集市的兴起,以及长途贩运贸易发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六朝江南妇女的经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江南妇女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养蚕纺织等手工劳动。此外,还从事植物的采集活动,并参与酤酒、卖茶等市场活动。这与六朝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六朝祖饯诗从建安曹魏时期发端,经过两晋刘宋的发展繁荣,到齐梁之际达到高峰。综观六朝祖饯诗,应制性诗作与感怀性诗作在感情抒发和结构模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六朝是送别诗史上一个高峰时期,究其原因,与古代祖饯仪式活动、其时上位者的提倡及古人重别感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六朝祖饯诗的发展在六朝诗歌史和诗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唐人送别诗有着客观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范畴源自老庄论"有无",在魏晋六朝时期经玄学之争实现了由哲学、美学领域向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转化,并在玄学思潮、言意之争、人物品评和文学创作等共同构筑的场域中,内涵日益丰富起来。文学批评史中的"虚实"范畴不单来自哲学和思想史,而且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实践为"虚实"含义的演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文在论及"虚实"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发展面貌后,以刘勰"隐秀"说与当时"永明"诗风为个案,透视"虚实"发展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火灾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通过防火立法和火灾预报对火灾进行防范,并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配备消防设施,火灾救治中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对人的生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地位早为学术界公认 ,这种地位的获得是因为杜甫“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胸襟和胆识 ,这在杜甫对六朝文学的态度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六朝是中国古代诗歌长足发展的时期 ,六朝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美的不懈追求直接育成了近体诗。但是 ,六朝诗歌也因其冶华而饱受诋毁。初盛唐诗歌的繁荣 ,离不开对六朝的借鉴 ,但“四杰”、陈子昂 ,甚至是李白却因为变革诗风的主观认识而对六朝文学大加贬斥。真正理性、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六朝文学应该是从杜甫开始的 ,在对六朝文学的一片骂倒声中 ,杜甫对六朝的主要诗人却多所…  相似文献   

11.
才学化是六朝赋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追求,南朝赋有着较为典型的才学化倾向。"人的觉醒"与"赋兼才学"是南朝赋形成才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六朝时期新兴的社会思潮"人的觉醒"与传统的赋学观念"赋兼才学"叠加在一起,使六朝赋的才学化特征比汉赋突出;"人的觉醒"促使六朝士人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情,促使赋家在赋的创作中运用种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出超人(包括前人)一等的才学,故南朝赋的才学化倾向比魏晋赋典型。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旅游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旅游思想极具特色,认为旅游具有修身养性、寻美追奇、提高素养和参佛悟道等价值,并且开创了想像游和卧游等独特的旅游方法。这对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往,研究者习惯称六朝为个性解放的时代,并以此为前提来观照此期的婚恋小说,而忽视了礼法观念与婚姻制度等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失偏颇。六朝的婚恋小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起来研究才能合理解释它的产生及其诸多特点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普遍以“绮彩”、“声律”为重的六朝愉情揣性的诗坛,文人袭用旧调、敷叙旧事(乐题本事)一类的故事乐府缘何屡屡频现,不绝于史。笔者以为,这是文人创作兴趣的转移、儒学传统的倡导、乐府本身的叙事性、六朝诗学思想的浸润和类书编纂的兴盛等综合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汉魏六朝隐逸诗的研究少有涉及;后20年,关于汉魏六朝隐逸诗的研究大大加强,研究的角度和覆盖面较之以前都有较大的突破。但大多注重研究诗人个体的隐逸思想及诗作,缺乏对这一时期隐逸诗的总体透视。  相似文献   

16.
汉魏六朝辞赋与志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六朝辞赋的叙事性和虚构性,决定了其与同时代志怪的必然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以意象、情节和题材为典型,表现为辞赋作品描绘神祗鬼怪、虚构人神同游、幻想神仙意趣、伪托人鬼交通等。而上述表现,特别是以神女为中心意象的传统主题及其表达模式的文学嬗变,客观上证明:其一,汉魏六朝辞赋是早期辞赋在新时代的拓展;其二,汉魏六朝辞赋在吸收志怪叙事特定信息的同时,又对志怪叙事产生积极作用,以致影响着文言小说的时代走向。  相似文献   

17.
六朝教育格局的多样化,其背景是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为教育形式、内容、方法、对象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官学与私学并存,是六朝教育的基本格局。贵族官吏的办学,学者的私人授徒讲学,家庭教育与家学传承,补充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格局,有利于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有利于各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回顾六朝教育格局的多样化,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浅析《古诗十九首》畅情的美学价值与意义@顾敏$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贵州水城553001~~  相似文献   

19.
科举考试兴盛于唐宋时期,开通了平民入仕的道路。读书人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创造了一些雅致的表示科举及第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出自《尚书》,有的来源于《庄子》和其他古代诗文。本文以时代为线索,对这些典故词进行了初步分析。了解这些词汇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进一步探求科举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萧放 《东方论坛》2003,(3):51-58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阶段 ,秦汉确定的帝国思想体系崩解 ,以佛道二教为主的宗教思想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 ,区域性地方信仰亦随着地方文化发展而凸现 ,六朝时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南朝的最后灭亡与其精神涣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