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出门"打的",乘电梯上七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二、半夜上网,去歌厅、舞厅,困了不睡觉,之后失眠,再吃安眠药。三、管儿子叫"小兔崽子",管宠物狗叫儿子。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8,(7)
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忽然不再叫我"爸爸",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马爸爸"。这让我感到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有个女孩叫静静,5岁了;女儿有个男孩叫桥桥,4岁了。两个孩子整天不好好吃饭,可零食停不住嘴,吃完这个要那个。虽然东西没少吃,但身体都不太健康。一天吃午饭,老伴给他俩各盛了多半碗饭,每个碗里放了一个小勺。两个孩子只吃了一两口,就说什么也不吃了,急得我举手要打。这时,老伴赶忙拦住我,说道:"这么小的孩  相似文献   

4.
头顶良心     
那是在我国最困难的年月里发生的故事。在鄂西南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叫果子的少年由于极度饥饿处于昏迷状态。家里已经断粮十几天了,全家人以后山的野粟子和苦苦菜为食苟延性命。果子不能吃这两样东西,吃下去就反胃,吐得昏天黑地。家里实在没别的东西好充饥了,果子的禁食意味着死亡。无奈之际,果子爹来到了后山坡,山坡上有一片南瓜地。南瓜蔓上连鸡蛋大的南瓜  相似文献   

5.
己已巳     
《阅读与作文》2013,(Z1):28
字典国里有这么三胞胎兄弟。大哥叫"己",二哥叫"已",三弟叫"巳"。有一天,独体字妈妈见只有老二呆在家里,就问老二,老大哪去了。老二说:"‘己’去了‘改头换面’发廊,理发去了。妈妈问老三哪去了。老二说:"‘巳’到‘异想天开’图书城  相似文献   

6.
生命烛     
从前有一个穷佃农,叫麻田。麻田上了年纪时,他的妻子才给他生了个俊秀的儿子。那天,家里来了个陌生的漂亮女人,她说自己住在附近的一座庙里,特来祝贺麻田家新生了个婴儿,她邀请麻田带着孩子去庙里接受礼物,麻田喜  相似文献   

7.
也说称呼     
小时候我们老太太最爱支使我:“生,去把火笼上。生,去把缸里的水挑满了。生,去买趟肉去,要肥着点儿的。”在这个家里,我最小,老儿子,可我真没享受过老小的待遇。我纯属一个小菜碟儿。到现在,我都56了,哥哥姐姐们还叫着我的小名:“生。”我在他们眼里永远是小兄弟,长不大了。就连我二大爷家的二姐,她的儿子按说管我叫舅舅,但从来没叫过,都叫我“生”。我没脾气。  相似文献   

8.
老鼠的自述     
我是一只小老鼠,名叫泡泡。在兄弟姐妹中,我是一个年龄最小、最爱劳动、机智聪明、贪吃的小老鼠。我对人类有极大危害,但对人类也有好处。一天,妈妈叫我和姐姐去外面工作,我兴奋极了,提着小篮子,和姐姐出了门。一路上,我活蹦乱跳的,跟在姐姐的身后乘上汽车,穿过马路,来到了一个叫火妮的人的家里。她家里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同事去德国看儿子归来,说起见闻:不论是吃自助早餐,还是在商店里购买,柏林的苹果都是很小,绝对属于"歪瓜裂枣"一类的。这种小苹果,样儿丑,可是真好吃,咬一口,味真冲,这才叫苹果!根本不像我们国内水果摊上卖的那样,又大又漂亮,而且外表越是漂亮价钱越贵;当然,越大越难吃,夸张一点,"味同嚼蜡"。听此言,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22)
新加坡的一位领导人曾经在群众大会上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个新加坡商人来中国做生意,去一个餐馆吃饭,想吃"炸鸡蛋",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炸弹",差点没吓着我们的店小二。原来,他不知道炸字是多音字,一个念二声,一个念四声。  相似文献   

11.
英国一座小城有位叫弗雷德的邮局职员,是个送死信的高手,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信,经他之手投送无一不中,死信就变成了活信。弗雷德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喜形于色地把一些新发现告诉妻子。吃过晚饭,他总是点了烟斗,牵了小儿子、小女儿的手到院子里讲故事,他像一个成功的侦探那样快活。可就在一个不幸的日子里,他的小儿子病  相似文献   

12.
笑话4则     
夏令营安娜送儿子去夏令营,叮嘱他别忘了给家里写信。儿子点点头,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个热心人对安娜说:"我给您出个好主意:您先给孩子写信,告诉他给他寄了钱,让他吃得快活,玩得快活。""这样他就会来信吗?""当然,但您千万别真的寄钱给他。"小亨利的姑姑来到他家做客,见到亨利,对他说:"亨利,我想送一件礼物给你,让你高兴高兴!""太谢谢了!姑姑。"亨  相似文献   

13.
解缙献宝     
明朝初年,南京水西门大街有座豆腐坊。老掌柜姓解,叫解沛然。他有个儿子,没有大名,因为他家是卖豆腐的,孩子就叫小豆子。小豆子很聪明,妈妈疼爱他,就叫老解送儿子去念书。过了一个多月,老师找到老解,很生气地说:“你那孩子以前在别的学堂念过书,你为什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12)
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玲,锅炉热处理专业老师叫吴嫣梅……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我晓得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知。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想的。初中一个女孩叫倪杨,小女孩身体不好,老是生病,每次班主任点名叫她,都是倪杨——倪杨——,最后就干脆喊成"娘"了:"娘没来  相似文献   

15.
心灯     
何竞 《社区》2005,(17):58-58
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奶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我国最困难的年月。在鄂西南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叫果子的少年由于极度饥饿而昏迷在家中,少年的母亲也饿得两眼发黑,一丝力气也没有。家里已经断粮十几天了,全家人以后山的野粟子和苦苦菜为食,苟延性命。果子不能吃这两样东西,吃下去就反胃,吐得昏天黑地。可是家里实在没别的东西好充饥了,果子的禁食意味着死亡。无奈之际,果子爹来到了后山坡,山坡上有一片南瓜地。南瓜蔓上连鸡蛋大的南瓜蛋都没了,甚至连瓜叶也被人采去吃了。果子爹顺着瓜蔓找到一个小坑坑里,用手扒开坑口的松针败叶,看到一只大南…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6,(4)
大年初三,中年农民王汝高打起铺盖卷去成都打工。临行前,王汝高向全家人发誓,一定要衣锦还乡。他啃着一块基本上只能看到肉的遗址的猪骨头,对双眼落在骨头上的小儿子说:等你爹到成都成了成功人士,顿顿给你吃白干饭,用油炒。王汝高到成都也还算顺利,第二天就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活,和一个肥胖得比回锅肉还油腻的芳名叫李黄花的厨娘,一起负责烧锅煮饭。时间过得快,一晃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情人节到了。王汝高原本是不晓得有情人节这种古怪节日的,他只晓得端午包粽子,中秋啃月饼,春节耍龙灯。但王汝高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早上上街买菜时,他就  相似文献   

17.
在以色列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  相似文献   

18.
柳如 《社区》2013,(7):55
他们同岁,55岁那年有了他们的小孙女,从此老两口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因为她要到城里给儿子看孩子。儿子在城里上了大学,然后在那里安了家,有了孩子。儿子也想让他来,可他总有无数个理由来拒绝:家里得有人看,家里的鸡狗也要人来喂,还有地里的庄稼、山里的果园,总之离了他那是万万不行。儿子知道他的脾气,没有坚持。他送她和儿子到村头坐上客车,直到远去的车变成了一个黑点,再也看不  相似文献   

19.
娱乐广场     
打耳光 江湖 郎中卖给 张老汉一 剂药,说: “你吃了 我这药, 保你的老 年哮喘病 去根儿,如果病根不除,你老随便打我的耳光。” 张老汉回家吃过药,病不但没好,反而更加重了。于是盛怒之下的张老汉叫儿子替他去打江湖郎中耳光。 儿子早上出去,直到天黑才回来。张老汉问:“怎么去了这么久?”儿子回答说:“打耳光的人排成队,我等了一天才轮上。”  相似文献   

20.
易明 《北京纪事》2016,(6):82-84
世事无常,今年从清明到立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纠结".清明回乡,古人要做三件事,寒食、踏青、扫墓.在福建连江这个小县,这时节有几种小吃特别火,比如常见的烧饼,地方上叫"光饼",是戚继光打倭寇时的军粮.路边的推车上支个烤炉,从早到晚手脚不停,比平常要多做五六百个,忙到半夜收工.因为人们扫墓要用到这烧饼,下山以后这饼夹一块红糟糟过的熟猪肉,是甚好的寒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