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家族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家族在中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普遍的家族化现象,渗透到融资方式、产权制度、人事制度、管理方式.从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来看,家族化利大于弊,但是其消极后果在后期阶段充分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企业必须走出家族化,融资方式和产权制度的转变相对容易,人事制度和管理方式就要困难得多,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性的人事制度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如何解决权力结构一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私营企业再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及其在经营管理上所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入手 ,对私营企业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 ,寻求更大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结构单一、股权高度集中、产权主体具有难解的政治情结和浓厚的宗法色彩等特征 ,由此造成企业内部治理带有集权色彩和家族治理的痕迹。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分别从企业形态、控制权和管理岗位三维度演变 ,最终实现控制权转移 ,全部管理岗位对外开放以及股权分散化。必须促进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革 ,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 ,为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同时 ,要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降低私营企业制度变迁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初期 ,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有其必然性 ,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 ,家族化管理的封闭性、经验性、集权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的顺利转型面临着制度障碍和委托—代理问题。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宏观上加强对民营企业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构建的指导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家族化的文化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具有浓厚的家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用人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及经营理念等方面。通过对企业家族化的文化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去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在人事管理、产业结构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家族企业向符合现代要求的企业转变是一种趋势,家族首领将逐渐为专业经营者取代,家族化的管理也必将为更先进的管理方式所淘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私营企业工会化的组织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6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私营企业工会承认的组织特征,主要有私营企业主个人禀赋越高的私营企业越倾向于工会承认;上市或改制而来的规模较大并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体力密集型的私营企业的工会化水平相对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调整与拓宽工会承认路径,将那些工会承认水平较低的行业与地域的私营企业纳入到工作的重点上来。  相似文献   

9.
执政为民:中国民本传统的崭新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而要准确理解"执政为民",有必要厘清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积淀,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也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与"民本"思想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崭新超越:一是从工具理性到目的理性的超越;二是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超越;三是从道德理性到制度理性的超越;四是从为民作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超越.这种超越凸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崭新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东亚企业家族化的经营模式 ,是日本 70年代末经济腾飞、东亚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而作为这一原因的企业家族化 ,有其伦理动因。这需要在“新教伦理”与儒家文化的选择上 ,在亚洲金融风暴、知识经济的到来的新背景下以及儒家文化自身的演变、企业家族化的局限诸多方面上加以认识 ,才能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沿海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已经形成中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领跑者现象。沿海地区崛起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高技术、高增益、高损失为特征的风险产业将逐渐占据现代产业的主导地位。沿海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掌握的工艺创新信息和处理手段还不足以形成规模和有序的动力机制或良性的激励闭环,推动沿海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沿海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基本制度在形式上接近中国企业组织创新的目标模式,走在制度创新前列。  相似文献   

12.
西部航空工业企业运营模式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运营模式"为核心,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部航空工业企业运营模式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西部航空工业企业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运营模式",并对这三种运营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了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西部航空工业企业运营新模式,为西部航空工业企业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如何调整其运营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苏南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强有力的竞争力。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实施正确定位的经营战略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信用度 ,提升企业主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草  梁瑞华 《南都学坛》2002,22(2):114-117
中国应摒弃 1 870年以来一味以大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 ,着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 :现代科技使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优势 ;比较利益分析证明发展中小企业适应我国的资源条件 ;中国的文化氛围适宜经营中小企业 ;全球各地华人企业经营状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人办中小企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O2O模式在中国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便利性而展开。由商品信息搜寻及比较、买卖双方信息交互、购买支付方式、商品获得和退换货等构成的五大便利维度恰好涵盖了整个购物过程。五大便利维度在发展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对O2O模式的发展带来不同的阶段性影响并表现为一定的函数关系。这一函数关系的变化轨迹刻画了中国O2O模式不断发展的客观路径: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普及为起点,逐步经历了支付方式变革、物流配送业快速发展等所带来的便利的改善,进而促进了O2O模式的繁荣。O2O模式让消费更便利的本质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将商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完成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转换,高效实现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为O2O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起点和支撑,“门到门”的物流配送业则成为O2O模式发展的“天花板”,二者的发展状况共同构成了O2O模式的发展通道;在此通道内,改善便利的导向将继续引领O2O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今中国社会,人们惯用“哥们”、“兄弟”等“家庭语言”,这是社会关系“家族化”现象。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社会关系“家族化”与现代化发展背道而驰,阻碍着公民社会的产生。其文化根源在于传统的家族观念。传统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并延伸到政治领域,形成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关系网,反过来又加深了家族观念的深远影响。寻求社会关系“家族化”的破解途径,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培育公民意识、遏制政治腐败和完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7.
仓储企业存在盈利点单一、盈利模式缺乏创新、盈利空间缩小等问题,致使仓储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如何调整仓储企业的盈利模式,使其不仅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空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我国仓储企业盈利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探讨仓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仓储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和扩散转移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加以改造,用以解释我国目前的产业集聚格局,并预测我国产业集聚的未来发展演变趋势.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部分运输成本低且主要使用普通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运输成本高或密集使用资本、技术、高技能劳动力的制造业将仍然布局于东部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不断完善自身条件,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嵌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的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主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在传统理论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于国际贸易考察的出发点是“国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没有给企业留下应有的位置。结果便是贸易理论诠释现实国际贸易的能力式微 ,从而形成种种不满正统贸易理论的暗流。这预示着将继往贸易理论重新整合统一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和必须。而这一整合的努力是通过转移关注的视角——即从关注资源配置转向经济组织——而完成的。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转向出发 ,考察企业在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地位的升迁变化 ,把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传统、折衷、现代三个阶段 ,目的是想指出企业的重要性 ,同时也想提醒人们国际贸易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不可缺失的 ,不能以“国家”主体替代“企业”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