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毛晋汲古阁未刻本《漱玉词》国内久不见其传本。上海徐培钧先生从日本得到日藏彭氏知圣道斋抄《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的复印件 ,从中我们了解到该本的收词情况。结合该本成书之前 ,尤其是宋代刻成的各种词的总集 ,以后的各种辑本以及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们分析后认为 ,汲古阁未刻本《漱玉词》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 ,是李清照词作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辑本  相似文献   

2.
宋代赵彦卫说:李清照“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云麓漫钞》卷十四)遗憾的是李词大多失散。王延梯先生《漱玉集注》辑录李清照存诗19首、词45首(另附录15首)、文5篇。与传世的各种集子相比,这是较完整的一个。其中共用迭64次(包括所附之词)。  相似文献   

3.
清季民初,词籍辑佚迅速兴起。针对前人辑佚词作来源少、真伪混杂、不注佚词出处、不辨版本源流的不足与弊端,赵万里将清儒考据学的优秀经验施之于词籍辑佚。他甄选古本、善本为辑佚底本,明辨辑佚来源“不注撰人”之体例,并且利用校勘、辨伪阙疑存真,制定了严谨的辑集体例,确立了“客观”的词籍辑佚范型,对之后的词籍辑佚及词籍整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精于流略之学、反思清儒辑佚得失、坚守阙疑求真的精神以及得天独厚的观书条件是赵万里词籍辑佚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世传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据研究,这首词最早见于明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之《精忠录》,后又见于最近发现的天顺二年(1459)立于汤阴岳庙的《满江红》词碑。这就以铁的证据,否定了王越伪作说,以及此词最早见于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岳墳词碑说。明中叶以后,除阶编《岳集》,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以及后人增补《桯史》附录,也都收入这首词。为下文论述方便,兹将其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说明】一、这份“系年”主要依据《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王国华、赵万里编,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国维全集·书信》(吴泽主编,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国维《人间词甲稿》1906年原刊影印件、《人间词乙稿》1907年原刊复印件、王国维《人间词》1909年手抄稿、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复印件、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王静安先生著述目录》(载1928年4月清华学校研究院编辑的《国学论丛》第一卷第三号,即《王静安先生纪念号》)、王乃誉《日记》手稿、王高明等编《王忠悫公哀挽录》(1927年7月出版),并参稽王德毅《王国维年谱》、甘孺《永丰乡人行年录》  相似文献   

6.
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出版)是一部整理辛词有先导之功的大著。多年来,它成为许多书刊、文章介绍研究辛词的主要依据,影响是很大的。一九六三年,杭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室和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的同志,曾制定过共同分编一套“辛弃疾丛书”的计划,分派到我的任务是编纂《辛弃疾总案》。此后,在断断续续地从事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对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作了一些考察,发现邓著在稼轩词的编年和笺注上都有不够完善之处,因而,认为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以邓著已取得的成绩为满足。编年与笺注是互有联系的。创作背景不明或搞错,就很难对词意有正确、深刻的理解;反之,词意的误解,也有可能导致作年的错编。特别是辛弃疾那些抒发政治感慨的词,多数有具体史事为其背景,正确地加以编年,尤为必要。从这一点上看,邓著明显的不足有二;(一)全部稼轩词六百多首,邓著加以编年的还不到半数,其余或未编年,或认为作年莫考。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辛词,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我们经考察认为.只要多方面’细细寻绎,辛词的大多数还是可以认定其作年时期的。(二)已编年的作品,有一些是编错的。有的稽之于史料,察之于词意,便可发现矛盾。这种情况,也非个别。本文即就这两类情况,各择辛词一首为例,分作两题,通过具体分析,中述己见。其中《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我们认为是属可编年而未编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则属已编年而编错的。这两首词都是目前各种注本、课本中入选、为大家所熟悉的稼轩代表作。我们想,即使只就这两首词本身所反映的史卞内容作探讨,若能获得更正确的解说,也还是有意义的。因而,提出我们的看法。至于上述对邓著有关编年等问题涉及到全书的详细意见,我们将用另文讨论。本文的写作,曾承宁波十中蔡国黄同志抄示史料,提供论据,顺此志谢。  相似文献   

7.
读了《缀玉集》(广州巨慧文化创业有限公司2006年元月出版),我们对萧先生和卢老师的了解比以往更为深切。《缀玉集》是萧萐父先生和卢文筠老师的书画作品选集。书分两编:上编《破雪春蕾》,主要辑存卢文筠老师画梅的会意之作;下编《绵邈尺素》,主要辑存萧先生近年手书吟稿、书札  相似文献   

8.
一部《漱玉词》,人人爱不释手。有人凝视着天资聪颖、多愁善感而命运不佳的女主人公形象,默默地洒下同情之泪;也有人为主人公对生命与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和向往感动得颤抖不已;更有人从词中读出了深沉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而深受鼓舞,真乃“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也读,我却惊奇地读出了“孤独”二字:一个孤独的女性形象,一颗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孤独的灵魂,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孤独感。一部《漱玉词》,似乎是由于作者李清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贺新郎》词自一九七八年发表以来,各报刊先后发表文章,对这首词的思想及艺术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特别是强调了这是一首抒发无产阶级的崇高爱情的诗篇,从而,用毛主席的创作实践,有力地批判了林彪、“四人帮”把爱情列为文艺创作禁区的罪恶行径,促进了文艺思想的解放。但这些文章在解释《贺新郎》词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之处,为此,我们写了这篇句解式文章,谈谈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 ,一直倍受瞩目。她的《漱玉词》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极高的美学品味在两宋词坛独放异彩 ,素享盛誉。本文从其女词人的身份入手 ,结合词的抒情审美特质 ,在抒发女性本位情感 ,塑造女性自我形象 ,展示女性生活情状三个层面上对《漱玉词》的审美旨趣作了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以豪放词著称于世,所谓“龙腾虎掷”(刘熙载《艺概》)“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人们也往往将辛弃疾归于豪放一派,赞誉“豪放唯幼安称首”(王士稹《花草蒙拾》)。这是指辛词的风格基调和总的艺术特征,无疑应予首肯。然而,作为一个大家词人,辛弃疾词又呈现着多样化的风格与特色,他还有不少写得词意柔婉、情致缠绵的作品,“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  相似文献   

12.
<正> 《王梵志诗校辑》第○七四首有句为“地下须夫急,逢头取次捉。一家抽一个,勘数犹未足。科出排门夫,不许私遮却。”“排门夫”一词,《辞海》、《辞源》未收,《校辑》也无注释,仅作为难词编在所附《王梵志诗语辞索引》中。按,“排门夫”是由“排门”一词再复合“夫”字而成的唐宋时俗语,意为挨家挨户闯门捉兵。“排门”词,《辞源》及《辞海》未收,它的时代较早。南朝梁何逊《七召》:“于是整容投刺,屣履排  相似文献   

13.
《续诗品》版本较多,今据乾隆刻本及《昭代丛书》、丁福保辑《清诗话》、郭绍虞注《诗品集注·续诗品注》等主要版本校勘(下文先引出者为乾隆本,其它以辑、注者姓氏简称),其余诸本无特异处,不拟胪列。至于异体字,如“(?)”作“(石臣又土)”、“(艹夸)”作“华”等,则不备举。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元辛文房称其清才旷逸,诗笔遒丽,名盛当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宋临安府棚前陈宅书籍铺刊本卷同,见四部丛刊初编一六七缩印本(以下简称书棚本)。至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分体编排,已非宋椠旧貌。清初季振宜辑全唐诗时,即据汲古阁本,康熙扬州唐诗局以季氏稿本为底本,编其诗三卷,共二百六十三首,其中作品又分别见于唐人十五个作家集中,达二十首之多,真伪混淆,历时已久。今依《全唐诗》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词宋无专集,仅文集附十八首。后《双照楼续辑宋金元百家词目》有《半山老人词》一卷。经清末朱古微、今唐圭璋先生广为搜辑,见于《全宋词》共二十九首(其中《清平乐》[留春不住]宋有人以其艳语非荆公所作)。王安石处于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晚欧阳修十七岁,长苏轼十六岁。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古代文学史上成就卓然的女作家,她的词被推崇为婉约派的始祖。仔细流览《漱玉集》中近六十首词作,不难发现,约有二分之一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写到酒。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之一);“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萧》);“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等等。这样高的写酒比例,在我国历代文学家中是极为少见的,连素有诗仙,诗圣之称的李白、杜甫也难与之相比。清照词为什么特别爱写酒,这对清照词的创作及艺术风格会带来什么影  相似文献   

17.
论《漱玉词》的女性意识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百花园中,《漱玉词》以其清丽旖旎的绰约芳姿令人瞩目。“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沈曾植《菌阁琐谈》)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都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不无推崇地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  相似文献   

18.
求诸两宋词坛,咏物一体至南宋始盛.清蒋敦复云:“唐、五代、北宋人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在李清照之前,张先、晏几道、王安石、苏轼、周邦彦等人都有咏物之作,且不乏佳构,但他们缺乏自觉的咏物意识,在他们的作品中咏物之作数量也不多。而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咏物词占了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西湖与宋词     
一谈宋代的西湖词,得先以唐代的词作引子。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詠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相似文献   

20.
南宋陈咏编的《全芳备祖》,是研究南宋以前我国农史、文学、植物学的一种重要资料。明天启间王象晋据之编成《群芳谱》,三十年代,赵万里先生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就用过它。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引《全芳备祖》的,所在多有。这本重要古籍,可惜得很,我国一向没有刻本流传,抄本倒是不少。据笔者所知,国内公私所藏,起码十个以上。一九七九年,日本友人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我国刻本(残本)全部照片送给我国,农业出版社配以华南农学院农史研究室所藏徐氏积学斋抄本过录本为之影印,列为《中国农学珍本丛书》第一种。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结晶,是一桩值得称道的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