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问:我母亲两年前因胆结石做了手术。但到现在腹部有时还疼,并且伴有烧心、胃酸、胸闷、头晕等症状。请问,我母亲的情况是手术后遗症吗?吃什么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答: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身就不典型,平素可有上腹不适、隐痛、腹胀、嗳气及恶心等消化不良等,常被误认为“胃病”。因此在做胆囊切除术前,应将之与胃炎等胃肠道疾病进行鉴别。你母亲如果在胆囊切除术后仍存在腹胀、腹痛、烧心、胃酸等不适症状,首先应检查胃肠道,在排除胃肠道疾病后,考虑可能是胆囊术后综合征。该综合征是行胆囊摘除术后,出现与胆道有关的症状,如右上腹疼…  相似文献   

2.
对朱映南、詹建民两读者来信所提问题,答复如下:一、胆囊切除(结石)术后如何调养1、胆囊结石切除术后,在少数病人中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在胆囊切除后,仍持续保持着术前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引起这些症状有许多原因,要找医生查查,重点要看胃、十二指肠和心脏等器官有无病变,以便作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男性,53岁,因为腹胀一周阵发性右上腹疼痛7个小时就诊。门诊血常规报告WBC7.5×10^9/L,N68%;彩超报告阑尾肿大,约6×1.5cm;体检:右上腹明显压痛,轻度反跳痛,腹肌稍微紧张,叩诊肝脏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入院后腹部CR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腹痛待查胰腺炎、胆囊炎、升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检查后腹腔镜探查发现:结肠肝曲下方有包块,大小约6×5cm,表面凹凸不平。颜色暗红,周围少量渗液,淡黄色:中转开腹探查发现结肠肠脂垂扭转坏死、内疝,结肠各段未发现肿瘤;术中快速切片报告为脂肪组织出血、坏死;胰腺、胆囊及阑尾正常。术后病检报告为肠脂垂出血坏死,血管栓塞;阑尾单纯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问:一年前,邻居王大爷因患胆结石症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术后一切正常。他本以为从此能"高枕无忧",却没想到,如今右上腹又出现了类似胆结石  相似文献   

5.
【案情介绍】2002年4月4日,刘某某因间断性右上腹疼痛入住某市级医院某分院,在此之前,刘某某曾在该院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次日上午7时30分许,刘某某从家中赶到该院,8时40分进入手术室,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硬膜外穿刺成功后,9时41分进行探查胆囊、剥离浆膜,此时刘某某出现心率明显减慢、血压下降现象,立即给予阿托品、麻黄素快速静脉滴注,同时加快输液并停止手术。因刘某某心率为20次/分、血压为50/30 mmHg、血氧饱和度降至40%、呼吸严重抑制,出现紫绀,被告继续治疗未有好转,即采取气管插管术,给予辅助呼吸。后刘某某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围术期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白细胞介素-6及皮质醇恢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3. 3%,观察组则为6. 7%。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腹痛2月余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腹部为主,呈间断性隐痛,疼痛程度中等,可忍受,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缓解,未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恶心,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中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胆结石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普外科切口感染原因。方法监测调查普外科一个月切口感染状况。结果普外科一个月的各类手术56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4例,切口感染率7.14%。4例切口感染均为Ⅲ类手术,Ⅲ类手术20例,感染率为20%,感染菌种全部为大肠埃希氏菌(ESBLs)。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例无一例感染,一般阑尾切除术10例感染2例,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无一例感染,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感染1例,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主要与手术类型有关,与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62. 92±5. 37岁,男女比例14∶26),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64. 03±5. 37岁,男女比例12∶28)。两组患者均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观察组康复过程中加入同伴教育,进行2周以上干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术后第1天、2天、3天疼痛进行评估,采用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天、2天、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中加入同伴教育利于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七氟烷与异氟烷分别复合丙泊酚两种全麻方法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选取94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与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气管插管即刻时MAP与HR数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拔管10分钟后观察组苏醒效果(OAAS)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维稳,安全可靠性较高,麻醉效果较好,有效减轻患者康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处肢体症状的差异。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20年7月至12月连续收治的3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14例及女性组184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比较穿刺侧肢体症状的差异。结果女性组与男性组数据比较分别为:术后2小时的疼痛评分(3.51±1.33)分与(2.31±1.21)分、手术前后掌中周长差值(0.62±0.25)cm与(0.48±0.36)cm、穿刺侧肢体瘀斑发生率12%与3.7%、穿刺处渗血率11.4%与5.6%,以上差异均明显(P0.05)。低体重指数的老年女性患者组的穿刺处肢体症状表现得尤其明显,疼痛评分为(5.0±0.2)分、手术前后掌中周长差值为(0.89±0.04)cm,穿刺处渗血率22.9%,穿刺处血管闭塞率为14.3%。结论老年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出现穿刺侧肢体症状较老年男性患者明显,低体重指数的老年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处肢体症状的情况尤其明显,应加强对老年低体重女性患者冠脉造影术前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60例行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全麻前列腺全切术后.7例发生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1.7%;轻度症状患者5例,重度2例;术后第1天出现症状者1例,术后第3天4例,术后第5天2例.结论 膀胱全切术后精神障碍患者以老年男性多见,多数发生在术后3-5天,故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用于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患者,全部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52例患者,全部接受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不适等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排便不适症状发生率,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用于盆腔脏器脱垂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于手术切皮前15分钟给予对照组皮下注射2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观察组皮下注射2mg盐酸氢吗啡酮,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拔管时、拔管后10分钟及拔管后30分钟MAP与HR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有效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双管喉罩通气的效果。方法纳入86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3例)和研究组(n=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研究组患者采用双管喉罩通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插管前(T_2)、置入喉罩/插管后(T_3)、置入喉罩/插管后3分钟(T_4)、喉罩/拔管移出前(T_5)、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T_6)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气道峰压(Ppeak)、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间点PETCO_2和Ppeak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置入喉罩/插管后、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的HR和MA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置入喉罩/插管后、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的HR和MAP与麻醉诱导前对比升高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置入喉罩/插管后的HR和MAP与麻醉诱导前对比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双管喉罩通气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苏醒快,是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全肺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91例,依据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常规治疗,专项护理干预组增加了专项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呼吸道术前干预,疼痛干预,辅助通气干预,排痰干预,监测水、电解质数据和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并进行了心律失常各类疗效比较。结果专项干预组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平均每天心律失常数目和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数目等检出心律失常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疼痛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74例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统计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2小时、术后1天的SAS与SDS评分以及术后1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局部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11.7分钟,术中发生中重度疼痛(VAS级评分≥4)6例,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8±1.2小时,术后发生切口浆液肿8例,阴囊积液2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术后随访6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高效的,但应注意加强术中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CO_2气腹压力为10~13mm Hg,对照组为14~16mm Hg,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应激反应状况。结果 CO_2气腹建立后30分钟,两组患者的HR,MAP,Pa CO_2,Cor,IL-6,CRP以及Glu等指标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低CO_2气腹压力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