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民事法律行为要件的理论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核心。然而,对于民事法律行为要件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的学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有的学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或生效要件,二者是同一的,只要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即生效。至于各种观点所包含的内容,更是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2.
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法律事实,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且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行为不应以合法行为为其要件.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意思自治是一种法哲学的理论,表现在各种制度之上,其本质在于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逻辑前提。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属当事人意志;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当属国家意志,以此为基准可区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民法作为权利法,一般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一经成立便推定生效,但可被举证破除,这就能兼顾民事交易的效益与安全,从而达到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衡平  相似文献   

4.
民事法律行为①是实现私法自治最主要的方式,该行为的做出以私法自治为依据,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和本质特征,其性质应为适法行为,不应以合法性为成立要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地确定合同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对合同的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分析认为,根据民法理论和中国现行立法的规定,合同的性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认定为本原民事法律行为、传统民事法律行为和中国立法下的民事法律行为;相应地,合同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不同的性质定位下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法律行为内容合法要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行为内容合法是法律行为有效成立的要件之一 ,但其适用却是异常复杂的 ,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正确地界定不得违反法律的法律范围至关重要 ;该要件是一项效力性规范 ,其功能表现在对私法自治的内容限制 ,以及提供了一条使公法规范进入私法领域的管道 ;通过对具体强行法规范目的的解释来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是理解和适用该要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法律行为制度是我国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我国民法学研究的中心环节。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首先是依据民事主体的意志而产生。马克思在谈到商品交换这种最广泛最典型的法律行为时指出:“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有着本质的区别.行政行为的成立着眼于行政行为的存在与否,而行政行为的生效则关注行政行为是否发生行政主体所预期的法律效果.有关行政行为的诸要件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是一事实判断或法律属性判断标准,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是一法律逻辑判断标准,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一法律价值判断标准,而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则是一司法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合法性的基本原则是指高等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发生具体学生管理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和行为标准。理解并遵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合法性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合法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合法性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主体合法、规章制度合法、程序合法、比例适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其含义究竟指什么,在学界存在争议.本文先通过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历史考察,找出了争议的根源,然后结合有关法典的规定、法学理论,分析了把民事法律行为理解为合法行为的不当之处及由此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论鉴别民事法律行为的标准──兼与王利明同志商榷宋炳庸王利明同志在《政法论坛》1987年第6期上发表的《试论无效民事行为的违法性》一文中指出,“如果民事行为是合法有效的,即能够产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则这种行为即为民事法律行为。”显然...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界说出发,在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标准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法应以设权的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要件是目前诉讼法学学界、司法实务界的共识性结论,但对于合法性要件的具体内容,目前学界尚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证据概念及证据的本源意义入手,从逻辑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视角对证据的合法性要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法性不能成为证据的一个特征或构成要件,而是法官在某一事实材料已经成为某一案件的证据之后,综合案件内外各种因素进行价值选择和利益衡量,进而决定是否采纳该项证据的一种证据规则。法律对证据的形式、收集证据的主体、程序和手段等加以规定,仅仅是为了巩固其真实性、关联性,或为了保护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或基于其他价值考量,而对于证据本身,并不能用简单的合法或非法标准加以判断并进而肯定或否定其证据资格。否定证据的合法性要件不仅是理顺证据制度逻辑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负担加重的背景下提高其举证能力和法院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与国际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质上以理性选择为理论出发点 ,从国际关系中权力的要素、属性和类型入手 ,论述了国际关系中权力合法性关系的基础与作用。认为在合法性关系与共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 ,国家追求合法性关系就会促进共识 ,从而实现相应的稳定。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有资格促进这种稳定 ,本文以美国为例 ,分析了霸权国国际行为。认为霸权国国际行为目的是降低自己的国际行为成本 ,增加收益 ,维护霸权地位 ,这就需要霸权国在国际社会中实现最大程度的权力合法性关系。在追求这种合法性关系中 ,霸权国所导致的稳定是局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 ,通过对甘、罗夫妻共诉卢某财产纠纷一案的分析 ,认为我国民事立法中关于赠与这一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还存在一些问题 ,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社会中各种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的大量发生,传统民事法律将个人信息置于隐私权之下的保护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个人信息利益保护的要求。个人信息侵权符合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因此,应将个人信息权确立为一种新的民事权利,而且应在遵循合法原则、告知原则、安全和完整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基础上完善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包括辅助侵害责任和代理责任制度和信息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内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金融调制行为是经济调制行为在金融法层面的体现,在本质属性上是一种经济法律行为。笔者把金融调制行为定义为金融活动中调制主体所行使的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行为的总称。除了具备经济法律行为的一般特征外,笔者提炼的四个“统一”构成了金融调制行为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同时,笔者还对金融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合法性要件进行了初步的宏观建构。  相似文献   

18.
法律行为的调整方法是民法的基本调整方法,一项具体的法律行为会对民事主体双方产生拘束的效力,并且往往这种拘束力是在自觉自愿之中实现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项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会对行为之当事人产生拘束力?是当事人双方之意志?是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还是社会公众的一般信赖使然?本文在分析阐述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或者自然人和企业之间、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只要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无精神疾病、可以做出完全真实的意思表示,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下,就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滑稽模仿近年来逐渐在我国流行,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与滑稽模仿有关的纠纷也崭露头角。但从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来看,尚缺乏对滑稽模仿的法律定位,滑稽模仿者与原作品作者之间的权利、利益纠葛一直无法得到很好解决。分析了滑稽模仿行为的构成要件及该类行为的合法性理由,建议在现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中增加一项内容,即专门针对滑稽模仿行为进行规定,确认其合法性,以达到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