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期,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无名的裘德》中,通过对裘德知识、爱情追求失败的描写,再次揭露了人类置身于其中,而又无能为力的宗教制度、婚姻制度、阶级缺席等对人性的压制与扭曲。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哈代对宗教制度的批判:宗教对人类追求人性自由的践踏;宗教对人生活的麻痹;宗教成为人们利用的工具,以达到个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现代寓言.小说通过对一群英国学童在荒岛上行凶作乱的臂喻性描述,探讨了人类经验与人类本质的根本问题,指出了人性本恶的道德寓意.<蝇王>作为现代寓言与传统寓言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该书的思想内涵极为深刻、复杂与多元化.它既有基督教思想及古希腊宗教文化的烙印,又深受现代哲学、心理学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的影响,同时,它还具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其次,该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该书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描绘出众多充满生活气息的事件,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此外,<蝇王>还是一部精彩生动、引人入胜的儿童历险记,有着极强的故事性、娱乐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格林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问题的核心》是一部宗教小说。从同情和怜悯,道德焦虑、宗教情怀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小说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位知名作家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書刊簡訊     
法国百科全书第19卷:哲学与宗教Encyclopédie Francaise,Tome XIX:Philoso-phie--Religion,ed.Gaston Berger(paris:LibrairieLavousse.1957.pp.424 with 32 plates.)由孟奇(A.de Monzie)創办的法国百科全书,不是象英国百科全书那样的一部一般知识辞典,它的目的在于逐卷系統地論及人类研究的各个不同領域。本卷有詐多法国著名作者撰稿,分为哲学和宗教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侦探小说通常被归类为娱乐性大众文学,其固有的缺乏社会性的弊端常引致评论界的忽视。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女王的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一大特点是阿加莎可以将现实问题巧妙地融入到小说的情节中。《白马酒店》是她众多作品中立意特殊的一部,在继承传统侦探小说模式的同时,人类认知的发展贯穿于情节的始终,迷雾之下的结局印证了人类从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唯物辩证思维的转变,堪称是一部科学的普及教育之作。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观点看来,宗教是科学的敌人,它窒息科学、扼杀科学,与科学水火不融。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只是注意到了宗教与科学相互冲突的一面,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面,常常为人们所忽视,那就是:无论宗教还是科学都对自然与生命的奥秘怀有极大的兴趣。一部人类发...  相似文献   

7.
<正>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合作、互助的历史,又是人类冲突、对抗的历史。文化、文明、宗教形成之后,这种冲突提升到新层次即心灵或精神层次。人类文明或宗教冲突的历史说明,冲突与对抗既可以发生在跨文明或跨宗教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文明乃至同一宗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载体.研究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地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9.
宗教批判——神性与人性的僭越与同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宗教日益世俗化的当下,如何看待人与宗教的关联,反思宗教如何与人类共存?在人性与神性的现实思维框架下,建构一种怎样的内在逻辑,从而引导两者在世俗与神圣的交织中融合、挣扎、潜行?宗教批判是西方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现状的思想映射。在神性与人性之间,正确厘清宗教的功效与消极影响是宗教批判的价值所在。为此,本文试图正本清源,从宗教的产生、信仰的特质、人类自身的反思等视阈,以期解读它们的隐晦、深邃、现实的冲突与媾和等,并通过对宗教的反思与批判,在神性与人性之间搭建一座连接思想与灵魂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态的不断变化。宗教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形态的变迁与人类自觉的自我意识同样是紧密相连的。基于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辨析,通过对宗教意识及费尔巴哈宗教观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马克思所开启的视阈内对宗教问题做出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想象:宗教与艺术的心理联结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艺术一样,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但又与艺术不同,是人类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形成自我意识以后,对自身以及自身力量的一种虚妄认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个阶段上,宗教与艺术这两种文化现象奇妙地联系和结合在一起,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十分注目的事实。在这样的联系和结合中,宗教对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虽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7,(2):108-110
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复杂的认识论根源,宗教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并没有离开人类认识的大道,而是植根于人类认识之树。在认识领域分析宗教的根源,有限与无限是一对不可回避的重要范畴。宗教无限观念产生的认识根源体现为:有限是一种依赖、一种恐惧、一种感恩、一种需求、一种孤独。人类的幻想和想象把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按现实人的模样,塑造了神灵的形象,把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故赋予神,并最终产生了彼岸世界。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自主性的提升,对神的依赖就会减少,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就不会从宗教中追求永恒。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无限的追求就不会有任何宗教的信仰。如何辩证地把握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我们理解宗教存在与发展的认识论根源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战后英国宗教教育的发展和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英国学校的宗教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从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到教学的内容以及评估都发生了改变,通过描述英国学校战后宗教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可知现代宗教教育体系在英国演变的具体形式。从而反映出英国学校宗教教育的面貌及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蒂里希的文化神学是以宗教的本性为其理论思考的起点的。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功能,而是人类精神生活所有功能的深层。宗教,就这个词的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指终极关怀。蒂里希的兴趣中心是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他把基督教与世俗文化连结起来,力图揭示人类文化活动诸多领域的宗教因素。宗教是文化的实质,文化是宗教的形式。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蒂里希文化神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艺与宗教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马克思曾把宗教看作是人类头脑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说明在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反映着人类精神对外在世界的异常复杂关系,可以构成对人类文化精神本质的某种说明,而在人类思维史上这种说明并非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中世纪的道德宗教和十九世纪末出现于自然科学中的宇宙宗教。这三种宗教形态的存在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以主体感觉(宗教观念、态度和情感)的方式存在;二是以教义(信条、规范)、教会(社会关系实体)的形式存在;而“万物有灵  相似文献   

16.
《黑暗的左手》和《新夏娃的激情》中的性别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双性同体"这一思想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涉及神话、宗教、医学、文学和人类学等不同领域,既隐含着人类对于两性问题的困惑和焦虑,又表达着他们对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期盼。"双性同体"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彰显,更是体现了人类关注自身问题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一直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所关注。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新夏娃的激情》和美国后现代作家厄秀拉.勒.魁恩的《黑暗的左手》两部作品中的"双性同体"观是对后现代女性乌托邦作品对社会性别的很好解读。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者赫丽生和康福德在《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一书中,不仅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两种主要的起源说进行了批驳,而且以人类原始宗教为视角,恩尼奥托斯半神为视线,通过对大量神话传说、考古文物、早期文献,以及早期人类宗教习俗的分析和解读,对古希腊竞技会的起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了竞技会起源于母权制时期枯瑞忒斯为成为年度恩尼奥托斯半神而举行的赛跑的结论。这一研究和结论不仅让我们明白了国内各种起源说不可深究的原因,而且对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赛会的起源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作全面了解 ,特别是提高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关系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概述了两者关系的主要线索 ,以及在教学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方法论 ,并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一宗教始于什么时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粗略地看,我们可以说我们能上溯宗教之源于人类开始存在的时候。自那时候起,贯穿于人类历史,几乎没人怀疑宗教对人类存在的必要性。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关于宗教本身的怀疑产生了。人们提出了“宗教对人类是真正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后,英国宗教一方面出现"宗教信仰危机",教派林立、教徒虔诚度下降、参加宗教活动人数减少;另一方面,各教派世俗活动十分活跃,广泛参与现世的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危机"与"宗教世俗活动高涨"都是战后英国宗教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