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七五”期间,云南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总结云南八十年代特别是“七五”以来的经济工作,我们是按照中央的方针,从云南的实际出发,以“集中力量打基础、扬长避短抓优势、解放思想促开放、共同繁荣是目标”为思路来进行部署的。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所确立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各项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七五”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也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必须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勤俭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及会议前后举行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局部调整和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顺利解决了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两项重大问题。会上,胡耀邦同志的开幕词,赵紫阳同志关于“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的讲话和李先念同志的闭幕词,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问题。这些讲话和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十分重要,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搞好改革,推进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意义极为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4.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前景。建议指出,“七五”期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争取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大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当前大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更好地保证九十年代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在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和批准的“七五”计划,是一个开拓前进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七五”计划最重要的特征,是把改革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深入进行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等体制的全面改革,坚持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既是“七五”计划的重要内容,又是顺利实现“七五”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正确估计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七五”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和主要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计划应取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建议》对于我国实现本世纪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总理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对我国“七五”计划建议作说明时指出:“‘七五’计划能否实现的又一个关键,是要创造更多的外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充分说明对外贸易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近一两年来,发展速度不快,广东的对外贸易还出现徘徊局面,很不适应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有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但是就当前来说,仍然是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束缚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更好地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建立合理的外贸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正> 《建议》不仅指明了我国“七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指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按《建议》的精神和要求,制定“七五”期间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建议》指出:“社会科学要加强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大力开展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七五’期间,要围绕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和以城市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在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入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七五”计划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整个经济工作的全部关键又在哪里呢?“关键有两条: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多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的调整,这些经济调整,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它在实践过程中,凝聚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尤以针对“大跃进”后产生的恶果而召开的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调整、改  相似文献   

11.
组织课题研究是社联工作的一项创新活动,也是引导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益尝试。 组织课题研究是社联工作的新开拓 以往的社联工作的注意力通常放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上。对于要不要组织课题研究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可是,在实际活动中促使我们作出了抉择,把组织课题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上。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探索和提供智力服务;同时,党和政府在制定“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时候,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参与重大经济、社会问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矛盾。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就可以迅速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一文的精神,党的八大制走了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后来由于“大跃进”、“公社化”、“以阶级斗争为纲”、“穷过渡”等“左”的错误以及林彪、“四人帮”的破坏,致使这些正确的原则无法执行。直到粉碎“四人帮”,党的三中全会才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由于党  相似文献   

13.
研究巴蜀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关于制定“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中央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最近,在北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李瑞环同志进一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建认提出,要“坚决把建设重点切实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这是积多少年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发展我国工业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七五”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经济体制,为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经济腾飞创造条件,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把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上述方针,作为迅速改变我省工业落后面貌,振兴河北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5.
从1966年到1976年史称“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十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内乱的社会状况和“左”倾错误思想盛行的背景下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社会主义和何以发展社会主义。这期间,党的八大以来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逐渐被抛弃,党在探索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大破坏、大倒退,留下了许多值得长久反思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如何理解和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一)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立的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六条方针,其中一条是:“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一条是:“必须以马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关怀和支持,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七五”期间,桂林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95亿元,为“六五”期间的3.5倍。主要是城市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城市公用配套设施也达到相当的规模,并逐步配套齐全,功能日趋完善,较大程度地缓解了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发展的矛盾,促进了桂林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时代的历史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实质。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应立足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与时俱进,致力于党的政治现代化。执政党的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路线、方针、政策的现代化,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现代化需要有干部队伍和思想理论的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支持。以民主化为导向改革党的执政体制是执政党政治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党的执政体制改革须以党在组织制度方面的民主建设为前提。以上构成本文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政治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订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充分地表达六亿人民革命热情和建设幸福生活的愿望。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第一、党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党预见了在整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同时也预见了我国在目前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战略方针,最根本的就是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改革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方面坚持在改革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紧密联系改革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不仅是推动改革,促进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城市全面改革的开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